天天看点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作者:夏天文艺工作室

按:本文近两万字,共六部分 (源流篇、人物篇、文物篇、传说篇、诗文篇、族情篇),虽由个人角度与个人手笔写就,却是数代族贤共同的心血结晶,是关于莆仙卓氏的一次总巡阅。

一、源流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正如失散的孩子终生苦觅父母一样,各地宗亲也一直追问不休:“我们村是从哪儿来的?何时? 何地?何人?何事?……”同问:莆仙卓氏从何而来?常答:找族谱!

莆田有一句责人之言:“做事无谱!”经过史无前例兼彻头彻尾的“文革”浩劫,纸质古谱多数被毁,甚至连墓志铭都从祖坟中挖出砸碎了,你还让我找族谱,你有谱无?

有些村庄,从耄耋老者至青年才俊,英才济济,竟无一人晓得祖先从何而来。族源成了难解之谜!但难解不等于无解,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族贤之所以成为族贤的贤能之处。

生于莆田华亭柳园的卓群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族贤。卓群是晚清武进士卓元庆的曾孙,民国同安教育科科长卓福豹的独子,有着强烈的家族自豪感。他少小离家,年过花甲,思乡日甚,1985年起即决意重编族谱。1994年,他单身冒险渡江去闽候县南通镇洲尾村,访得埋入地下的古谱,惊喜万分。同年又专访莆田县东庄镇石厝村,看到民国24年的手抄谱恰可与洲尾谱联接,感动异常。经多方比对辨析,他认为唐贞元十三年(797)卓基(字隐之)任莆田县令,即是卓氏入莆之始。之后,卓群编就《柳园村卓姓族谱》和《中华卓氏族源》等拓荒之书,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卓姓源流研究的先行者。贤哉,群也!

那么,莆仙卓氏源流之谜岂非已然告破,答案板上钉钉?未必。不同的古谱对卓氏入闽入莆的记载并不一致,甚至难圆其说。按《洲尾谱》“宏公于晋永康中(公元300年)任晋安刺史,于是南迁于闽。”而按《尤溪谱》“卓氏入闽始祖宏公,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随王审知入闽,后升晋安刺史,因家于闽。”同一卓宏同一刺史,时差580年,直接影响到对入莆时间的判断?关于大规模的衣冠南渡事件,史上本有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两个时期。卓姓入闽到底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还是在唐天宝间胡羯乱华?现存最早的卓姓族谱序作者南宋卓得庆叹道:“周室班爵之籍无存,孟子亦不得其详也!”

但源流研究总是要继续研究的,经过比较辨析去芜存精,是可以作出某些取舍的。关于卓氏入闽,尤溪(洋头和北洋)谱载:"吾族入闽虽自固始,光禄云公亦从审知,实自宏公为晋安刺史又在永嘉之先,不在审知定闽之时矣。"而关于卓氏入莆,更多的证据也聚集在中唐卓基身上。《宗谱记》:“迨邑宰府君居于莆阳之黄石”,《卓氏族谱叙》(明代礼部尚书兼国子祭酒胡濙源):“唐大历中尚书驸马都尉之六世孙出宰于莆田,因家游洋之竹林,是为莆田始祖。”《卓氏宗谱源考(闽侯小箬乡大坂村谱)》:“至仲子尚书驸马都尉讳忭者六世孙隐之唐贞元中出宰于泉州莆田县,于是占籍卓林村。至裔孙卓云,从父邑于卓岭,奔于游阳镇,避乱于游洋之东径,闽之有卓氏。”又有旧谱云:“尚书驸马都尉忭公六世孙唐贞元间出宰莆田,因家焉,为莆洋始祖,生男二宏文应林。”卓姓入莆的时间虽有小异,更多大同。

于是有了大致的共识:

楚威王之裔卓滑为立姓始祖。

东汉初太傅卓茂是卓姓人文始祖。

卓宏(卓茂后裔、弋阳太守卓袆之子)西晋永兴二年(公元305年)任晋安刺史,为福建卓姓始祖。

卓基(字隐之,卓宏后裔唐尚书驸马都尉卓忭的六世孙)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一说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任莆田县令,为莆田卓姓始祖。

而莆阳卓氏定居的卓林之地,“壶山揖于前,寿水绕于后,良田万顷,林木蓊荟,巨流映带,号称沃野,亦莆之佳景也。”

878年卓基之孙殿丞公卓拔萃一家为避唐末黄巢之乱,经异人指点,徙居仙游游洋东径。“盖东径之地,周匝数里,林麓郁如也;山迴水转,气象邃如也。”拔萃次子卓云为唐光禄大夫,莆仙卓氏首登进士者卓厚,卓厚之侄特奏名进士《西溪文集》作者卓立,纷纷从此地走出。游洋东径,无愧于“莆仙卓氏发祥地”之誉。至卓成章时,部分卓氏迁回莆田,居于长寿。入元后,卓姓又四处逃难,或隐匿本地的山沟海角,或逃往宁化后转徙广东的惠州海丰等地。当然,也有部分卓姓族人是因为出仕而定居异乡的。

明代名臣彭时(状元及第,内阁首辅)在《题长寿乔木图引》中写道:“莆城有地曰长寿,卓氏居之。卓系出南阳,唐尚书附马都尉六世孙出宰于莆,因家焉。传四世曰云,金紫光禄大夫;十一世曰厚,官吏部尚书,乃先世之最显者也。吏部之从子用成(即成章),始择于长寿;再传至其孙得庆,历官户部尚书,而族益显。迨入于城,大陆朝子孙日藩,势有不得不迁,其拆居水南塔麓,今广东之参政之大父(即祖父)始也。”此即莆仙卓族家世的极简史,也是莆仙卓氏源流的小提纲。

如今,莆仙卓氏已从宋时城中显姓演变成典型的农村版姓氏。莆仙卓氏散居于四五十个村落中,从沿海到平原再到山区,都有卓姓后裔生活。据各村自报的人数汇总,卓家人口(含异姓家人)有一万七千人,人口超过一千的只有东庄石厝、平海卓东、华亭柳园和忠门卓厝四村,其他村落多数不过几十上百人,在分布上比较集中于沿海地区。而据福建省公安厅数据,2016年底,莆田全市卓姓人口数为15353(秀屿区7988,城厢区2507,荔城区2498,涵江区813;仙游县1547),次于宁德褔州泉州,居闽省第四。但莆仙卓姓始祖卓隐之的后裔却是枝繁叶茂,南宋时即有赟公、宣义公、振义公、应元公等分支陆续入粤繁衍,构成广东卓氏(广东卓氏人口二十多万,占全国的近40%)的主体,隐之后裔遍布闽粤桂琼港澳乃至东南亚等地,为中华卓氏一大宗。

对于莆仙卓氏源流的探讨,仅近两年就召开过两场跨市跨省的研讨会,对接成功的族裔已越来越多。当然,争论仍会存在,有人持不同意见,正说明他们在思考在探讨。南宋卓得庆说:“今夫目睫之间,十手所指,犹不能自见,况自汉而晋而齐而魏陈隋,历唐而五代以迄我宋,盖有千余岁。试尝考之,自固始至莆,皆北而南也!”至少,“自北而南”迁徙方向是确定的,哈!

“何人由何时何地来?”亘古至今都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但不管它解答得怎么样,我们终归要走出这个问题,去关注后继的或许更重要的问题。譬如,出了哪些人物?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如今莆仙卓氏过得怎么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它们正呼吁我们投入新的话题天地,饱食新的文化大餐。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二、人物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现存的不少卓姓古谱都提到卓驸马(名忭字仲子),但提到驸马似乎又只是为了带出他的六世孙卓隐之(莆田始祖),“唐大历中尚书驸马都尉之六世孙出宰于莆田”。查询唐代驸马,似无姓卓的。卓忭是何方人士,有何从仕经历,配偶是哪个公主郡主,万能的百度也不能给除名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即使卓忭只留下一个名字,全莆仙的卓氏也知道自己与驸马渊源极深。因为“谱牒远承唐驸马”的联句就刻在各大宗祠的大门上。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关于入莆始祖,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也仅比驸马的多一丁点。名基,字隐之。活动时间:唐大历及贞元间。官职:莆田县令,称邑宰君。可供佐证的史料依然阙如,但卓基已被各类古谱新谱定为入莆始祖,他的后裔遍布海内外,为数颇众。大家越探讨,他的声名就越远播,他的地位也越巩固,一些微信群中的宗亲已经以“隐之公第n代”为昵称,以便区分与互称了。

卓厚,北宋名臣。莆田卓姓首登科第者(1076年),官至承议郎尚书,以敢诤善谏者称,忠良敬之,奸邪畏之。

卓得庆,南宋理宗年间(1232年)进士,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旨授户部尚书兼福建制置司参谋官。听起来位高权大吧,但是景炎年间(共两年),南宋已是被元兵紧追不舍的南逃小朝廷,因此此时的卓得庆也只是临危受命的顾命大臣了。当南宋还是完整的南宋时,有政绩也有硬气的卓得庆因忤逆权臣贾似道,被贬出牧漳州。宋末丞相文天祥曾特意到兴化军登门拜访卓得庆,并为之作长诗《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等名篇。国危思良将,板荡识忠臣,可此时的卓得庆已年逾古稀,只剩一把老骨头了。

我查了一下景炎二年(1277年),这年的历史大事是“三月,趁元廷内乱、南征元军北调之机,陈瓒兴兵收复兴化军城。十月十五日,唆都率元军由福州攻兴化军,城内军民3000多同仇敌忾,与元军“巷战终日”。唆都下令屠城,城内军民3万余被杀,守将陈瓒被俘,遭车裂。”与45岁的陈瓒(后被封为兴化府城隍爷)同样壮烈的是,本该是被保护对象的72岁老人卓得庆却携二子协助陈瓒守城。他对家人说:“宁前一尺,毋却一寸。与其藏沟渎而生,曷若守家庙而死。”当时的情形是,前面的泉州与后背的福州早已失守,兴化已是孤城。卓得庆知城必破,知破必死,而又知死赴死,此之谓威武不能屈!三人死后被誉为“忠孝父子”,名副其实。非“忠孝”二字,又以何誉之?后世卓氏遂自以“忠孝”为堂号,以纪念这位硬气的老人。

卓天锡,莆田黄石镇塔兜人,后寓居广东揭阳县。明景泰五年会试登进士榜第四名,功名荣耀。官至贵州按察使,为一时能吏。从金愉的《送郡侯居易卓公赴任常州》的“定使穷民沾德化,还教奸吏摄廉明”可知,天锡为官京城时,已享清廉之名。天锡出仕江南重镇常州六年,当他升任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时,又有多位当地名士作诗送别,“文章政事两驰名”“文章已见传昭代”,可见卓天锡既善于政治,且擅长诗文,政绩和民望均不同凡响。

《兴化府志》云:“卓天锡聪敏有治材,所至皆有德政。并工于词令,为当时杰出的词人、文学家,有诗文集行世,人称真雅士。”兴化知府岳正为卓天锡立“重恩坊”,御史夏埙也在连江里塔山(今黄石镇澄云村)为之树立“礼闱经魁”之牌坊,能被官方立牌坊纪念的官员,值得在此记述。

卓晚春是明代莆阳奇人,至今被誉为小仙。他生于东庄营边,幼孤行乞,八岁善算筹,指掌上虽千万不爽。初不识字,年十四能诗,十六善草书。唐顺之(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作《小仙草书歌》“卓仙举笔重千斤,笔走龙蛇一字成,横书竖立贯天地,点撇弯钩总是情。”

卓晚春放荡不羁,独来独往,“当道贵人求见者甚众,卓子必与之分庭迭宾主”,人或称之“卓狂”,或目之“伪仙”。他常蓬跣,冬月履霜,虽霜夜必露宿石上,日走浴溪,饮水十数瓯。有人推测他炼内丹,体热。“虽无尺寸之帛,所衣之衣脱下即为旁人持往。无分厘之资,每得于人者,辄以施人。”可谓无欲无求好善乐施。令人津津乐道是,卓晚春似有超验异能,“言休咎事皆奇中”,他甲寅岁托言北行,过宁海桥,语人曰:“桥石断,莆阳变矣。”丙辰桥果断。因为留下了一些神迹和预言,因此晚春当时就被视为活神仙,至今闽中各地流传着许多卓仙的传说。

卓晚春先引导林龙江放弃功名并倡建“三一教”,后成为“三一教”的积极推动者。各地三教祠正殿的三尊偶像中必有一尊是卓晚春,可见他受三一教徒景仰之深。莆田倭祸达二十年,卓晚春与林龙江同安危共患难,救民于水火,深得群众敬颂。现在与卓晚春有关的名胜遍布莆仙大地,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卓午祠、白云洞、仙厝等,香火旺盛,朝拜者众。

熟知卓晚春的三一教主林龙江说,卓子每到中元节,都具肉备酒去祭祀父母之墓,他每每登高眺望,长跪挥泪。晚春八岁前父母双亡,却终生不忘父母,这与击缶而歌的道教祖师又不同了。

莆田为第一进士县,但影响最大的妈祖林龙江卓晚春等人,却都是些没有科举功名的布衣。可见,能够惠及大众的人物,才是人民心中名人,即使他身上没有多少故事,后人也会帮他编造出大量故事的。如果说莆仙卓氏官方第一名人为卓得庆,那么民间第一名人无疑是卓晚春。

明末东庄营边人卓迈则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因卷入魏忠贤案而在明史中多处出现,甚至在一些演义书中被归入阉党之列。卓迈从政时间约25年,任职的最后一年才从云南道回到顺天府,他在党争中的确被魏忠贤拉拢过,替魏修过生祠,劾过对手。但卓迈后来也奉旨对魏忠贤进行磔尸与对崔呈秀进行抄家,这说明朝廷也并不太把他当作魏党看待。明廷事后追究发现卓迈与魏党有牵连,才予削职,这在当时算是最轻判了。史载,案发三年后(1631年),卓迈还在莆田西湖自家住所接见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可见卓迈入狱并卒于狱中的说法并无史据。

卓迈自1603年举人参政到直至任云南道都御史,远处云南,受魏忠贤摆布的客观条件少,能正常履行职能。华亭镇柳园村卓迈墓的石坊褒其“忠淳特鉴”“清正共推”,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卓奇英,华亭柳园人,清咸丰年间(1851)中武举人,教子有方,八子均有科名(二子考秀才,三子举人,三子进士),朝廷赐 “五子登科”“六子科甲”二匾。卓奇英中举时仅28岁,但父亲达三公年已八旬,膝下又有三个幼子,一副家庭担子压在肩上,所以他果断留在家里孝亲育儿。当时族内不睦,连年械斗,田园荒芜,处境困难。奇英决定设帐授徒,扩建了紫祥楼(顶仙师),使外地学武者不愁食宿。将练功石按重量分为六级,级差40斤,循序渐进。又从福州买回360斤铁大刀并横置大门口,要求有力者进门即挺举三番。奇英公还买了两匹好马,修了一条石马路。最后,他吸取长子因考试挫折而早夭的教训,对落选者进行挫折教育。由于措施得力,教育有方,莆仙两邑来学者达数百人次。

不薄古人爱今人,接下来我要介绍两位现当代卓氏人物。

枫亭人卓文彩,1927年生,童年拣猪粪,少年卖油饼,青年为富家割稻、割草、浇菜、洗碗等,每天做一大堆杂活,却仅供三餐而无工钱。1946年卓文彩被国民党抓壮丁当了兵,1947年被解放军解救。之后他参加了辽沈、战役、渡江等各大著名的战役,多次立功。1956年复员回仙游工作,1988年从税务局离休。卓文彩平凡而曲折的经历,堪称卓氏族人在新旧时代的人生缩影。

忠门卓厝土楼的卓光华,他的故事值得详述,也值得大家细读。这是一个敢拼敢闯屡挫屡起的莆商,他从为种小小樱桃而赌上亿万家资,他因谱写了曲折的创富传奇而登上央视。

卓光华1964年出生在贫穷渔村,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大。他新婚第二天就离家北上,想赚钱给四个弟弟娶媳妇。为了在北京站稳脚跟,他睡公园住桥洞钻狗洞。卓光华会木工活,他拼命揽活,从一个木匠渐渐发展成做木材加工与建筑建材的商人。2008年卓光华不仅在北京有车有房,还有两家建材市场,每年租金就能收入七八百万元。北漂穷孩子成功变身为老板。

但卓光华却不愿守成,转型去投资生态农业,并差点因此倾家荡产。他偶然发现全国没有一家上规模的樱桃种植园后,这个已远离农村的商人开始想搞农业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的农谚改变不了他那股“敢为天下先”的倔劲儿,但光有倔劲就能成功吗? 卓光华对农业一窍不通,一开始他以为有几千万投资就能搞定了。没想到,拿地拆迁2000万,平地1000万,锄草200万,盖个大棚也要50万,投资简直是个无底洞,到2013年,7000多万元花了出去, 一千亩土地种上一万棵樱桃了,但天有不测风云,辛苦栽种了三年的樱桃居然在一个月内全部死掉,技术员也跑得无影无踪。樱桃的影子没看见,手里的现金却花没了,建材市场也卖了一个,甚至跟人借了2千万,卓光华的名下只剩最后一家建材市场和自住房了,如果都卖了还债,那自己之前二十多年的奋斗将化成泡影。但是卓光华清醒认识到反季节樱桃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他下了狠心,孤掷一注,把所有的财产包括自己住的房子全卖了,在产业园上总投入达到1.2亿元。

自从卖掉所有财产后,卓光华知道自己不能把身家性命交到别人手里,他必须自己掌握樱桃种植技术,他每天把自己困在樱桃基地里,从零开始学种樱桃,边种植边试验,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他甚至到全国各地考察,与专家讨论技术,与农民交流经验。上天不负苦心人,栽了跟头的卓光华再次站起来了。经过8年的持续投入、技术积累和团队坚持,2016年首批上市的“卓樱桃”大获成功,赢得市场高度认同和消费者好评, 次年又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售。耗费了卓光华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亩5万棵的樱桃树开花结果上市了!

对有机农业的执着和热爱,百折不回的坚忍毅力,支撑着卓光华走过九年的风雨之路。卓光华的奋斗经历不仅仅是莆仙卓氏闯天下的缩影,同时也是改革开放时代莆商乃至一切弄潮儿的可歌可泣的创业史。

卓得庆在谱序中写道:“吾宗自殿丞而降至南宋,誉重书香八世,名标仕版者十余人”,其中唐代有上柱国兵部尚书卓应林、金紫光禄大夫卓云、五代十国有闽国公卓岩明,“虽未足与甲族阅比,其亦累世而显著。”唐宋莆仙卓氏可谓诗礼家风,簪缨世胄,衣冠礼乐,人物风流,因此卓得庆叹曰:“呜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盛德之祖百世祀之。”

至明天顺三年,“今卓氏自莆田始祖迄今二十一世,仕者六十余人,继今以往,又绵绵未艾。”至晚清,华亭镇柳园村武科兴盛,异军突起,朝廷先后赐匾“五子登科”“六子科甲”,莆田名士张琴赞曰:“闽南言武科者,首屈一指,盛矣哉!”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莆仙卓氏中进士者不少于12人,与作为中国第一进士县莆田的地位是相称的。文献名邦之名,卓氏不辱也。然而,能否真正流芳传名,却不能以科举和出仕为标准。事实上,莆仙卓氏留名者,不乏,既有当世显宦,又有民间布衣,重要的是,他们都为国家为社会为百姓做出了贡献,都因致力于立德立功立言而终告不朽!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三、文物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卓氏在莆仙这块土地上生活已一千二百年,他们留了不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遗产,庄边镇的尚书桥、石厝的五七楠公墓、黄石的北辰宫,柳园的明御史墓与清代牌匾,营边的卓午祠等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文物。柳园卓氏传统正骨医术则堪称有特色的非物质活文化。

南宋户部尚书卓得庆故居在莆田城内衙后街(在县衙之后)北侧,旧莆田县工人俱乐部左侧有卓氏祠堂。旧时的衙后街店铺林立,如今则是经营木制家具、书画装裱、文化用品的一条街,部分保存了古街的旧貌。

东庄石厝的宋代五七楠公墓是莆仙卓氏的重要古墓。卓楠是隐之公第十四世孙,人称桃源始祖,官居兵部提领,长子卓应辰任潮州府大使。父子同葬于大象村。五七卓公的后裔人丁兴旺,不但遍布本省的莆田仙游惠安尤溪等地,还远播广东海南等省。1988年夏古墓重修,石厝人每天出动劳力七八十个,早出晚归,苦干三月。时值三伏天,一天三换衣服,但大家还是克服困难,连续作战,完成了修墓任务。八月廿八日举行隆重祭祀仪式,12个村3080人参祭,队伍长达四里,给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思桥位于兴化永泰莆田三县的必经官道上,也是游洋卓族迁莆城长寿的唯一通道,农工商贾来往频繁,至今留有古驿站及马槽等文物。据卓林忠考证,去思桥是卓成章于宋绍熙年间(1190-1194)捐建的,此时成章已迁至莆田长寿,有感于老家乡亲们出行不便,便为大家建了一座桥,取名“去思桥”,去家而思乡之意。文天祥写给卓得庆的《又送卓大著知漳州》中有“赤子歌来暮,同寅赋去思”,可旁证去思桥与卓家的关系。去思桥建成后,能邀请到邢部侍郎黄艾为该桥撰状,也需卓氏这样的仕族才能做到。卓厚(1076年中进士)曾官承议郎尚书,后卓得庆又官至户部尚书,得庆父卓栋获“赠户部尚书”称号。后人为纪念卓族修桥之德,便称“去思桥”为“尚书桥”,连村名也改成了“尚书桥村”。

卓午祠位于东庄镇下营边村。村中原有“三间厢”平屋一座及东西厢房两大间,古井一口,空地一块,松树一棵。为了纪念卓晚春真人,信众从1977年起历时十年将旧屋翻建成为纪念馆,取名卓午祠。2003年村民又募集巨资进行全面翻修。现卓午祠总占地面积二十多亩,宏壮华丽。对联“卓午重兴开胜地,柳营光辉焕新天”写出了卓午祠的崭新面貌。对句“师徒共道,林卓同春”(华亭镇柳园村卓褔豹题写)揭示了林卓两姓共建共祭的美妙关系。祠前有一个十八亩大的仙池,壶公山身影亦常倒映其中。每年卓真人诞辰日与成道日,市内外的宗亲和信徒都会汇聚卓午祠共襄盛典。

北辰宫位于莆田市黄石镇水南塔山(澄瀛村),规模宏大,是莆田五大宫庙之一。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筑物保留了明代的典雅风格。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的寿诞庆典盛况空前,为莆阳之冠。据北辰宫志,该宫系吴朱卓三家共建。倭寇侵莆,瘟疫横行,告老在家的浙江道御史朱俨号集三氏建北辰宫以伏魔祛邪。清道光年间的《北辰宫故典歌》里有这样的句子:“朱兄吴使富且贵,卓氏一门称素封(指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地灵人杰出真奇,科甲联芳代有人;御史知州按察使,为姻为友复为邻;朱吴卓姓号三家,日在文峰笑语谈。”其中按察使即卓天锡,他的曾孙一辈应参与了北辰官的创建。

柳园是莆田明清官员风水宝地,后山村“石牌龟”有五座神道碑,对应的古墓都在柳园南山。现存古墓中规模较大的是明末的卓御史墓、清初的程知府墓以及清末的卓氏八大老墓群。

明卓迈御史墓,顶覆石板,墓门雕花,墓臂双狮守望。墓室在文革中被打开,墓志铭被砸碎,现存残片质坚色黑,楷书工美。墓园矗立着一对高大的石门坊,北门正两面刻有“大冏卿”与“清正共推”,南门则刻着“世侍御”与“忠淳特鉴”。石烛石马石羊石虎成对布置,石烛于建国后毁没,一虎一羊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濑榜路开通后失盗,现仅存石马一匹,甚为精美。“八大老墓群”坐落第一山脚的乐公寺西北,八大老即获赐“六子科甲”称号的卓家八兄弟,他们去世时正值清末民初,墓葬省俭,然八墓成群,自有气势。

市报曾以《华亭柳园祠堂惊现清末圣旨誊黄牌匾》为题对柳园村的一个木匾作过报道,此匾就是当地村民俗称的“圣旨牌”,约有120年的历史。该圣旨记录了光绪帝对本村进士卓元崧父母教子有方的褒赞,匾文由莆田最后一位文进士张琴誊写。牌匾长约1.8米,宽约1米,红底金字,正楷书体。文革期间牌匾被斩头去尾,移作猪圈门扇,故首尾文字已损,所幸正文部分完好,字迹清晰,字形端美。

咸丰戊午年(1858年)的“清代十二围屏”是为卓起尊九旬大庆制作的,距今约160年,有省学政吴保泰亲笔书印。围屏共12块,每块高约4米,坚实沉重,保存尚好。边框乌亮,红漆鲜艳,金字辉煌,浮雕图案为屋宇陈设与花卉人物,风格富丽。与2009年央视评选出的“莆田民间国宝”的十二围屏相比,除年代稍后外,其体积重量、外观色泽及木刻漆艺等方面均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十二围屏更早的是制于道光戊申(1848年)的卓起尊八旬寿匾,经修补外框后悬挂于厅堂上。其大小与圣旨牌相近,中书四大墨字“耆年乐善”,字体魁梧,笔划茁壮。两侧凸刻的落款,字缘棱角分明,笔划横细竖粗,结体端方严正。

柳园卓氏骨科源于武科,是非常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练武既拉弓箭,又挥刀动石,偶有损伤,必思医治,故骨科医术渐兴。进士卓元庆授云南云骑尉,因路遥亲老,坚持不就,随其父卓奇英授徒习武,兼学正骨医术,编研医籍,医治骨科病人成百上千。清末科举废止后,卓氏骨科却方兴未艾,甚至随柳园人下南洋而远播吉隆坡、印尼等国。如今柳园村内有名的骨科医生为数不少,他们或专职,或兼职,或出诊各地,或居家坐诊,甚至建立骨科医院,患者也常慕名而来。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四、传说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与多数姓氏以儒教文化为压倒性文化不同,以卓真人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在莆仙卓氏文化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卓晚春与妈祖、九仙等人共同组成了莆仙传说人物系列,以浓郁的浪漫色彩与传奇特征,对莆仙大地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卓晚春最有代表性的传说,主要是代姑讨水、画观音像、法语救人等数则。

卓晚春自幼父母双亡,被好心的大姑母带到北高南渚林扶养成人。南渚林地处沿海,十年九旱,缺水严重,村民们劳动十分辛苦。这一天,卓晚春看到姑母汗流浃背,心中不忍,他说自己饿了,让阿姑回家煮软粿,自己愿把讨水的活全包了。阿姑把软粿送到田头时惊呆了,自家的秧田里已灌满了水!她又惊又喜赶到晚春跟前问:“你用的是什么法子?!”卓晚春指了指身后的九龙山说:“有的是水,我取来就是了。”阿姑满怀疑窦,连忙过去看个究竟。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山岩下原有一个低洼处,平时不见滴水,这回不知怎么的,清泉咕咕地往外直冒。阿姑回身追问卓晚春,卓晚春迟疑了片刻说:“我在外跟了不少师傅,学习相地脉找水。”

乡民们闻讯,从田野上、村道里匆匆赶来,大家先是惊奇,接着欢呼雀跃……而卓晚春却已经悄悄离开了。说来也怪,这口泉水从此以后终年水流汨汨,遇着大旱也不干涸。

关于晚春讨水,还有一种更灵异的说法。阿姑煮好软粿带到田头,却见小仙连戽桶都没有动过,便有点生气。小仙夹起一块软粿放进嘴里,把一双箸子插进田边一块石头上,箸子一拔,泉水就从两个石孔涌出来,很快灌满了一坵田。姑母喊道水流太大了,小仙就用软粿塞住其中一孔。至今,剩下的那一孔还在冒着泉水。

晚春幼孤行乞,四处浪游,见识多广,才艺博杂,学会了一些常人所不能的本事。贫贱故多能鄙事,好学故旁通百家,聪明故一学即会,以至于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一通百通。因此,在平民百姓看来,卓晚春似有通天彻地的奇技异能。他的传说貌似无稽奇谈,其实也有一些依据。在下面的故事中,我们将领会他的高超画技。

一日,卓晚春云游到华亭埔头的兰亭寺,他信步踱到殿上,只见佛龛上空着,便从灶间中捡来一根木炭,在墙壁上狂画。这时恰巧有几位老人入寺,看见一个乞丐模样的人在佛龛上涂抹,赶紧大声喝止。却见卓晚春头也不回手也不停,只在口中唱诵着道情诗。老人们莫名其妙,不由地注视墙壁,却见墙上已现出一个端庄慈祥的观音菩萨,煞是逼真传神。卓晚春回头笑说:“我这画,虽是用木炭画的,但是很难擦掉,你们要认为好的话就留着吧。”说罢跳下佛龛扬长而去。有一老者不信,上去用手擦拭,果然怎么用力也擦不掉。消息传开,有见过卓晚春的人说,画者必是卓小仙无疑。这幅壁画至今保存在埔头兰亭寺。

兰亭寺的观音像到底是何人所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卓晚春被收入《名山藏》《福建画人传》《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书籍,他的绘画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明嘉靖年间,倭寇在莆田烧杀抢掠,沿海百姓深受其害,纷纷逃到兴化府城内避难,流落于街头巷尾。不久又有传言说倭寇准备攻打府城,消息传开,人心惶惶。

这日,卓晚春又来到道友林龙江家。当晚,明月清亮亮的,透出一股凉气。卓晚春突然仰天叹道:“明月虽好,可惜城将不保矣!”林龙江问他何以见得,他回答说:“么四四,而么独旋不住,九转还丹也。天机不可泄漏,后当自知。”晚春又说:“倭寇入城之时,先生可把碗箸面饭乱打乱倒在家门口,再把家人倒锁在家中,可保无虞。”说完,飘然而去。第二天,果如卓晚春所言,倭寇攻入了府城,到处杀人放火,林龙江急令人把备好的东西抛打在地,然后反锁上家门。不久,大批倭寇冲进赤柱巷,发现林家门口一片狼藉,以为这一家已遭洗劫,就不再破门而入。

城破之前,城中纷纷传言,说是有人看见卓小仙一手拿着“箸子”(筷子),另一手拿着“池子”(小碟子),边敲边唱:“箸敲池,池敲箸,城里城,三日内,无人走。”大家听了将信将疑,不少人抱有侥幸之心。又传,陷城之前,卓晚春曾在熙宁桥放犁拦路,以本地话的谐音作为倭难之兆。

卓真人到底救了多少人,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按照他指点的办法去做的百姓都得到了平安。

卓晚春的传说带有想象与虚构的特点,去除灵异怪诞的外衣后,我们可以发现,传说中其实寄寓着民众的主观意愿,融合了信徒的朴实情感,因此卓晚春传说实际上已被酵化成一种历史文学宗教三结合的民间文化。

莆田府城在南宋末年与明嘉靖年间曾两遭屠劫,第一次涌现出陈文龙陈瓒卓得庆等抗元英雄,第二次涌现出林龙江卓晚春等抗倭名士。这两次战争给莆仙大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痕,也铸成了莆仙宗教色彩浓郁的文化特质。值得莆仙卓氏后人自豪的是,在这两大塑造莆田文化性格的时代里,均有卓家先贤与焉。

华亭柳园村有一个出米岩传说。出米岩在村里俗称老鼠石,巨鼠腚部有一出米孔。传说,出米岩附近的九座寺僧人众多,时有断炊之虞。某日,阴雨连绵,道行高深的住持了然大师(原籍四川)持铁杖路过,他目视老鼠石,心念“米”字诀,猛然杖击石壁,石孔即刻出米。僧多米多,僧少米少,恰供食用。一炊事僧性懒心贪,嫌每天取米麻烦,竟擅自将孔口凿大,惹怒了佛祖,以致岩石气破米绝。

这种戒贪的传说其实没啥特色,邻县的出米岩也是这般传说。但柳园出米岩体量巨大,石貌突出,给来往行人留下较深印象,岩下又建有寺庙,在同类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故事虽趋于同质化,但同质化正是中国文化伦理化的体现。况且每个村要进行道德教化,都需要一些本土化的教材,因此,故事虽不高明,但听无妨。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五、诗文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抒写莆仙卓氏的优质诗文,或莆仙卓氏创作的优秀作品,都是值得我们传承与推介的。

南宋末名臣文天祥曾造访卓得庆,留下三首诗歌。《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这首长诗中有不少名句:“人生天地间,一死非细事。……吾体天地塞,吾气天地帅。……吾顺苟不亏,吾宁始无愧。……卓哉居士翁,方心不姿媚。蒙谗以去国,七年无怨怼。风雨三间茅,松楸接苍翠。斯丘亦乐哉,未老先位置。宇宙如许大,岂以为敝屣。当其归去来,致命聊自遂。天之生贤才,初意岂无为。民胞物同与,何莫非己累。君方仕于朝,名高贵所萃。……”本诗高度评价了儒道兼修的卓得庆,认为他具备去国不怨与高洁不媚的人格,又激励他从顺宁精舍的闭关修炼中出山为朝廷效力。

卓得庆殉国后,南宋著名词人余谦一写下悼文:“呜呼,中华礼乐化为腥膻,幅员溃裂,宇宙晦蒙,乡冠白发,币纬丹衷,每闻警报,痛入肝胸。谓公少陵,谓公柏冲,每怀国恩,报效无从。谓公渊明,谓公西龚,昔优游兮荣绣,今倾洞兮剑锋,虽微城之郭封疆之守,凛然伏节死义之风,矧一门之下壶,为同日之臧洪,裨天下之为人臣子者知。……万斛泪不足以供其恸哭,千字诔不足以泄其哀恫,魂兮归来,举此一钟。”祭文以短句排比的急促句式,高歌痛悼,击节唱叹,饱含感情,再三致意,富有感染力。

余谦一的《挽尚书卓乐山先生(二首)》:“大名星斗上,劲节雪霜中。一死清朝重,千年洛社空。”更是把卓得庆的死节放在大时空的体系中予以定位定性,力证其生之重大与死之不朽。

明代能吏卓天锡家族的《长寿乔木图》引来了众多名臣的题诗,至今留下十余篇诗文,成为莆仙卓氏的一笔精神财富。

明代名臣彭时(明宪宗时内阁首辅)的《题长寿乔木图引》简述了莆仙卓氏的起源和显达,指出“予闻人有恒言,皆曰乔木故家,盖惟故家然后有乔木,见乔木则知为故家必矣。然故家之称,岂其乔木重哉!必其家世永传,有诗书礼义以善其习,有荣名显官昌于斯时,足以昭世德而厌人望焉!”该文把长寿乔木与卓氏族史联系起来,互相譬喻,彼此彰显。同时还中肯地评述了卓天锡:“今参政君读书明理,登名进士,拜官刑事,以清勤平恕称。守郡佐藩,俱有善政,而行己接人,率循礼义,蔼然有家法。将来名位之显,媲美于先世,抑何难哉?”指出以天锡等族贤就是“长寿乔木”与“故家之宝”。

尹直(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的题诗中有一对句:“谱谍远承唐驸马,衣冠旧袭宋尚书”,它早已成为莆仙卓氏的传世祖联,镌刻在各村的宗祠中,传播于宗亲的口头上。

莆田状元柯潜也题赠一诗,中有“莆田何处多乔木?太守名门塔山麓。移根远自郡城东,翠翠冥冥荫华屋。”揭示了乔木从城内长寿移植至黄石塔山的路线。

吏部侍郎林文俊的赠联“东径旧芝兰青绯百世,乐山重桥梓忠孝一心”点出莆仙卓氏的两大亮点:家族发祥地游洋东径和卓得庆父子的忠孝品德。

明代思想家、书法家、《兴化府志》编者之一周瑛的“衙后旧尚书远播千年簪笏,水南名太守别来一样乾坤”则把得庆尚书与天锡太守这两大卓氏名臣相提并论。

如果说上述诗联是有着很高的思想艺术品位与姓氏文献价值的士大夫的阳春白雪之作,那么卓晚春的道情诗就是为民众喜闻乐阅因而声名远播的大众化佳作了。

卓晚春真人既是明朝中叶富有传奇色彩的道士,也是莆田民间最负盛名的诗仙。卓晚春的仙迹虽为民众津津乐道,但毕竟附会过多,而他与三一教主林龙江谈道的言论则过于玄妙,难以索解。幸好,卓晚春还留下三四十首通俗的道情诗,为我们进入他的心灵世界提供了平价的门票。卓晚春的诗歌既通俗形象又超凡脱俗,既有仙风道骨又富有亲和力,现已被民间信众刻上石板,以碑林形式展示于世了。

《跣足一》是最能体现其逍遥自在心灵的诗歌:天上逍遥卓晚春,桃源深处隐乾坤。倒骑黄鹤归海上,脚带青天几片云。”《跣足二》是最能表现他豪放不羁性情的作品:“披衣兼跣足,开口笑王侯。千年浑似醉,一世懒梳头。”《春燕》则充满了新春的气息和欢欣的情怀:“燕子飞飞弄春晴,一年归去一年新。山头白石依然在,桃花开口也笑人。”最能宣示愤世嫉俗之意和忧世伤生之情的则是《莆阳事》:“君问莆阳事,官贪吏要钱。八方七不静,十室九无烟。黎庶苦中苦,乾坤颠倒颠。若过壬戌岁,方见太平年。”

从数十首诗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出,作为道人,卓晚春不为物累,执着而又洒脱地走着体道之路,追求一种逍遥自由的境界。儒风浓郁的莆阳有了卓晚春诗歌,就拥有了一种异质的文化;而后现代社会有了卓晚春的天地境界,也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物化的俗世,开启一个别样的精神世界。

另外,从时人写卓晚春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对其人其才有更全面的认知。请阅读以下三首诗歌。明代林龙江《口占赠卓子》 既跣足,复蓬头,独立缥缈之飞楼。楼前紫烟生玉树,驾鹤欲向蓬莱去。欲去却被白云留,如今啸傲在何处?亦居市,亦居山,人家形迹欲寻难。茫茫超出寒暑外,不在天地日月间。明代卢文辉《上阳子卓小仙画赞》 蓬头跣足称小仙,纵横洒笔飞云烟。丹成驾鹤乘风去,莫是蓬莱刘海蟾。明代唐顺之《小仙草书歌》 小仙举笔秀才惊,笔走龙蛇一字成。横书竖立贯天地,点撇弯钩总是情。

莆田名士张琴在武进士卓元庆墓志中写道:“吾乡柳园卓氏,以武科世其家。道光咸丰年间,有卓翁奇英者,六子科甲,乡人尤艳称之。闽南言武科者,首屈一指,盛矣哉!”在给武进士卓元岗的六十寿序中又说:“莆地清代科名稍衰,而华亭卓氏,武科特盛。”对想要了解柳园卓氏武举文化的人来说,张琴的文字是不可多得的权威资料。

下面谈谈今人的诗作,以示莆仙卓氏后继有人,文脉未断。

华亭镇柳园村卓承琪(1910-2002年)著有五卷旧体诗《则鸣诗稿》。卓承琪早年撇下家小投笔从戎,八年抗战出生入死,曾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勋章”。他的《读文天祥〈题赠兴化卓大著顺宁精舍〉有感》从体量与诗意上看,似可与文天祥的作品遥相辉映。“宋代英雄多,抗元原易易。一片忠君声,齐心杀敌意。忠勇来何方?动力生于自。沙场泣鬼神,浩气充天地。……富贵与功名,视如弃敝屐。不幸国将衰,壮志嗟难遂。……大势纵日非,后起自有为。驱除挞虏声,光复光明至。还我好河山,不负初衷义。举杯祭忠魂,《正气歌》三字。”

卓福豹(1912-1985年),民国同安县教育科长,解放后任职福建省博物馆,人称诗书画“三绝”,作品流传海内外。“情种平生悔恨迟,偿还孽债此当时。救穷无补诗千首,图活仅存笔一枝。”本诗写于文革期间,诗人在困厄中的自艾自叹,令人嘘唏不已。《致叶绚青》是他晚年遥忆少时寄读表妺家的诗作,纯真之情,追悔之意,让人怦然心动。“少小知情会意时,寄餐共读慰相思。可怜梁祝同窗梦,误却天缘说合迟。/学谊倍亲戚谊情,抒怀忆旧证同心。难忘重约来生愿,未信来生有好因。/并肩痴对古城边,往事如潮心欲煎。连理花开空并蒂,可堪回首话童年。”

族贤卓群先生是八闽乃至全国卓氏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他是福豹的独子,幼年寄居于出米岩寺,由祖姑抚养。在1997年的《卓群自述》中,特殊的经历,动情的回忆,古朴的文体,几可诱人泪落:“世居莆阳,祖住柳园。父母双亲,母早亡,先父悲。独子耀祖,黄口小儿;父赴外任,子何所依?出米岩寺,祖姑领养。呜呼乌耀,夜伴佛灯,日栖山林,上山割草,下地耘田,日出劳作,日没而息。初生牛犊,虎狼不识;深涧清溪,鱼蛇同游。幼读私塾,兼诵经书,乌耀不孤,但啼无泪,不能自已。日日想,夜夜念,勤耕读。人忠厚,有志气,仕出身。……”卓群兴趣广泛,年近八十犹入老年大学,2010年的《学诗》另有一番兴味:“闻鸡而起学吟诗,搜尽枯肠乐不疲。仄仄平平饶诗趣,痴迷何怕有人嗤?”

柳园籍八旬老人卓文理,浙大理工科毕业,农机研究所高工,写起诗来颇有其父卓承琪之遗风。他长年旅居常州,晚境感触渐多, “无梦白痴少因循,蜉蝣历世亦乾坤。儿时旧事偏多记,眼下情形苦断魂。偶获诗材吟不见,收藏细物唉沉沦。南星斗簿编生死,愿逐晚春看暮云!”(《难矣老乎》2013-01)体现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学养。在以下两首诗中他回忆了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的经历。《新正散忆》:“童蒙家道散如烟,值学疏庸记不全。父母曾无遮福荫,功名竟怯对涡旋。平生习惯蜂劳作,薄暮身同蚁负迁。季国耆闲钩旧谊,业师尊长两留连。”《命勿渎易》:“慈母怀中稚不忧,童儿走读伴嬉游。青头学校愁分数,习业修持后品流。既壮行程违故里,耆休客地伏常州。羸驽无有千里骨,槽枥靡嘶蹄未酬。”人之将逝,其鸣也悲,卓文理晚年诗如泉涌,与我邮件来往频繁。三年前某日,他说自己有点小问题,要暂停通信,去医院一遭,之后就再无音信了。

本人卓梅森因近年以来介入卓氏文化工作现场,遂有一系列抒写卓氏的作品。前年应中国诗赋学会之邀而作的《中华卓氏赋》以“悲欣惊奇”四字为情感主线,点面结合地写出卓氏“迁徙流离”(公子卓等人)、“经营工商”(赵人卓)、“杀生取义”(卓敬卓还来)与“奇行卓识”(卓文君卓茂)等四个方面的发展史,讴歌了卓族英杰们卓尔不群的族魂,被论者认为具备史诗的品格。《中华卓氏联》“卓鸣前楚喁后汉,姓蘖西河荫东夷”上联写先祖卓滑卓茂,下联写卓氏先人迁布的区域。东汉太傅卓茂,深得百姓爱戴、官吏信服和皇上敬重。西汉卓文君,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其爱情故事千古流芳,妇孺皆知。拙联“世代父老汉太傅,谁家儿女卓文君”即以他们来代表中华卓氏的优秀女儿。口语化五言长诗《瞅这莆仙卓氏宗亲会》写出宗会内部的矛盾纠结、民间组织的困窘处境和主力成员的可贵坚持。《您贵姓,免贵姓卓》以写个人的言行见闻为主,不设思想禁区,尽量务实求真,以大散文的篇幅和整散结合的词句,进行了淋漓尽致而又收纵自如的个人化表达。我撰写的《莆仙卓氏之歌》已分别谱为美声版和戏曲版两种唱法。《莆仙卓氏人物印象》则为宗亲会的兄弟们写了大约二十首的印象诗,尽量在四句话中勾勒出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特色贡献。如隐头诗《文桥常务》:“文不实用宁学武,桥能飞架堑为途。常思卓氏非无人,务有功德报先祖。”《修墓首》:“马岭云白头,墓废斯人愁。尚书遗骨地,忠孝起国首。”

2017年复建的卓得庆顺宁精舍落成在即,莆仙卓氏宗亲会在全国卓氏各微信群中发起征联活动,征得一批优秀的对联,给纪念抗元英雄的庆典活动增加了文学色彩。这是卓氏文化建设的一种尝试,也是有开创意义的好事。入选对联如下。潮州卓训辉撰塑像联:舍身取义垂典范,立德传家勒美名。莆田卓明庭撰大门联:父子共得丹心昭日月,家国同庆碧血染春秋。海丰卓临江撰大柱联:顺宁弘典范精舍人文光史册,兴化铸忠魂尚书气节壮山河。陆丰卓明撰墙联:缅怀忠烈儿孙那敢淡遗志,告慰英灵家国焉能忘俊贤。本人先期撰写了三副对联,抛砖引玉,抄录如下:1、乡土多情埋忠骨,族亲一意安英魂。2、窀穸屡载古谱黄纸墨字,精舍重现常泰碧水丹山。3、退一尺生进一寸死护宋父子仨忠孝,无千金产有千秋名守节家国俩顺宁。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六、族情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莆仙卓氏族情即各聚居地的区位、人口、源流、字辈、人物、文物、掌故、诗联、风俗、书画、联系人等多个方面情况。以下选择几个村落予以简介。

东庄镇石厝村是莆仙卓氏人口第一大村(4100人),也是不少莆仙卓氏乃至省内外卓氏的祖籍地。该村纵横四里,依山傍海,地域宽阔,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开族地。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石厝人就发扬先辈艰苦奋斗的作风,围海造田200多亩。后在政府支持下,开展了规模更大的围海造田运动。因交通条件不足、劳动工具落后,一切全靠村民肩挑手抬,经过千辛万苦的劳作,终于筑起了高9米、宽60米、长2000米的堤坝,新增田园400多亩。两次围海造田,前后五年时间,人们如蚂蚁搬家,付出了无数辛勤的汗水,终于把翻滚咆哮的海水挡在坝外,给本村增加了600多亩良田。这是石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一项工程,也是一件值得后人永久铭记的大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体制下放后,大多数青壮年离开家门走向全国各地,他们创业维艰,拼搏努力,在商业大潮中大显身手成就巨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家都盖上了新楼房,建筑面积大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如今的石厝,近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远看村庄俨然一个海滨小城!富裕起来的村民,在修葺祖墓,翻建宫庙等公益事业上出手大方。2009年竣工的潮音寺,总面积大约6000平方米。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钢结构的剧院能容纳500名观众,秀屿区民政局授予“石前农村幸福院”“东庄石前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两块牌子。

东庄镇营边村卓氏人口不到400人,但在明代出过卓晚春真人和卓迈侍御史。如今,每到卓真人诞辰日(农历三月十六)和成道日(六月十二日),都有众多的信徒和宗亲到卓午祠参与盛会,仙人圣地营边村因此也成了莆仙卓氏宗亲的聚会地点。

忠门镇卓厝土楼现有卓姓人口1000余人。解放前该村有九座土楼,是一个农贸与海货的繁华集市。改革开放后,青壮年走南串北打工做生意,有了更大的发展。卓厝至今流传着卓驸马的故事,也留下一些驸马的遗迹。驸马宫占地面积大约八九百平方米。相传卓驸马经常运粮食回乡赈济村民,船可直接泊靠在驸马府旁的码头。从码头到驸马府有五百米左右,路上全部铺上石板。现存驸马井一口,石鼓一对。

平海镇卓东村古名白湖村,是莆仙卓氏第二人口大村(3000人)。据传,始祖曰礼公肩挑货郎担,以做门兜生意为名踏遍莆田选择定居地。嘉靖三年某日,公登凤集山,北眺白湖村地界,看到良田沃野一片,左右各有小山一座,东南面大海一望无际,心中暗喜。他谓儿孙说:白湖村虽然人家不多,但这是富贵之所,天赐宝地也!如今,卓东村拥有万亩海上田园,水陆养殖业发达,种类丰富,长年丰收。

曰礼公移居白湖村后传有上卓八房下卓七房,拨尖人才辈出,各大著名高校与科研单位均有卓东人氏,2003年的莆田市高考理科状元卓敏(女)即是卓东人。曰礼公后裔遍布全国,走向世界。

西天尾镇企溪村位于延寿溪下游,村内有二十四景之一的“绶溪钓艇”。延寿桥曾于清中叶重建,企溪的卓寿凯、卓先尧、卓天赐等人均出现在捐款人名单中。七年前此地已被建成“绶溪公园”,卓氏也均已迁走。

故老相传,企溪卓氏大约在1750-1800年间从沿海迁来,先祖是做竹木和养鸭的人,故选择河道密集水运便捷的企溪作为居住地,后又做起水运生意,建起了榨油坊。民国时代,卓仙经商致富,成为当地望族。现企溪村卓氏共有860人,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工程师、厅级干部、中小学高级教师等,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城市化村庄。两届莆仙卓氏高考状元颁奖会场,均有企溪学子现身。

黄石镇东甲村有耕地1873亩,滩涂387亩,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卓氏始祖卓渭林诞生于1750年,他本是渔民,后搞海运,常与东甲村民有生意上的交往。恰逢镇海堤重修,护堤民工在海堤与土堤之间种植不用交税。堤内淡水丰富,是耕种农作物的好地方,堤外则是天然鱼池。卓渭林决定留下守护镇海堤,后在东甲娶薛氏为妻,传有六房,繁衍至今240年,现人口超过900位。始建于唐的镇海堤长4.42公里,是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甲晨光”则是莆田”新三十六景“之一。东甲卓氏热心公益事业,历代修建镇海堤的芳名碑上都有卓氏之名。

柳园村位于华亭镇居委会西侧,纵横三里,山溪园田兼备,有濑榜公路和莆永高速过境。据传明末卓天池(莆田卓姓第26世)从东庄镇营边村迁来为卓迈御史墓守坟,现卓姓人口约1700人,是莆仙卓氏的第三人口大村。

柳园是福建武举文化村,有清末卓奇英家“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佳话,该族祖传的卓氏骨科至今闻名。村内古迹主要有出米岩与仙师楼以及明清墓群。文博篇中已有介绍,不再赘述。此处仅选介一些特色文化。

每年元宵节,各村都举行隆重的社公出巡活动。而鸣锣开道的礼仪是有讲究的,一般村的社公出巡,开道锣是敲三响,而柳园村的社公出巡,开道锣是敲七响。这与柳园卓氏先祖的官职是有关的。卓元川赐封进士,四品武官,出巡办差的开道锣敲七响。因此从元川公时起,柳园村社公出巡的开道锣也敲七响,延续至今。

柳园村的对联多由名家撰并书,是莆仙卓氏文化的精华。明代尹直创作近代张琴书写的“谱牒远承唐驸马,衣冠旧袭宋尚书”与 “六子科甲闽世族,千秋俎豆宋衣冠”可用作整个莆仙卓氏的祖联。“紫云垂荫连枌社,珠石钟灵萃柳园。(张琴书)”“义取柳园开地轴,兴修榆社焕人文。(存义兴社)”“宗源蜀地蕃莆海,族肇西河衍柳园。(卓凤翥撰)”“北峙崇山三鼎立,南携绿水一泓流。(卓承琪撰林井心书)”“岩壁昔曾闻出米,庵门今又焕传灯。(卓褔豹撰并书)”“柳下武科传骨科,园中野味召品味。(卓梅森撰)”……以上对联高度概括了柳园村的自然与人文。

梧塘镇沁后村有着典型的“走番”特色,清末民初,沁后卓氏开始下南洋,抵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至民国初期,沁后卓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走华侨谋生的。他们在南洋开典当店、理发店、脚车店,也有踏三轮车做苦力的。一旦赚到钱,他们马上就会寄回老家,补贴家人生活,甚至添置家产。比较成功的人物有卓攀、卓喜孙、卓金水等人。

沁后卓族有浓厚的经商意识,很多人信奉“无商不富”“一铺旺三代”的信条。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一直惠及当代,如今仍有沁后新秀弄潮商海创业发家。

仙游县园庄镇岭北村位于莆田市与泉州市的交界处,1955年前由惠安县管辖。该村卓氏宗亲讲的是闽南方言,但他们也是莆仙卓氏的正宗支脉。明末清初,卓清吾卓清陆两兄弟从仙邑慈孝里迁来岭北,现已繁衍卓氏人丁560多人。

每年正月十六日,岭北村灵济宫举行隆重的“卜炉”盛会,再现明朝嘉靖年间民众抗倭烽火连天的场面。彩旗队、舞蹈队、铳枪队、鼓乐队,吹打拉弹,炮声不绝,香烟缭绕,人声鼎沸,真是热闹非凡。岭北的卜炉盛会堪称八闽大地上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现象。

枫亭霞街卓氏族人的聚居地也是镇政府驻地。“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自宋代传承到今长盛不衰,2005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每晚参与游灯活动的居民多达数千,上演车鼓队、灯架队、十音八乐队、女子腰鼓队等二三十项节目,而来自各地的观灯人员则多达三四万人。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礼之作)

附:作者简介

卓梅森,出生于1971年,福建莆田人。乡镇教师。莆田仙山开发发起人,筹立首尊卓晚春真人大石像。论文获过省、市一等奖,出版过高考总复习书籍。创作首部有体系的校园诗集《纸样年华》,近年作有微诗数百首。撰有《中华卓氏赋》。主编《莆仙卓氏族志》《卓晚春真人》等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