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作者:夏天文藝工作室

按:本文近兩萬字,共六部分 (源流篇、人物篇、文物篇、傳說篇、詩文篇、族情篇),雖由個人角度與個人手筆寫就,卻是數代族賢共同的心血結晶,是關于莆仙卓氏的一次總巡閱。

一、源流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正如失散的孩子終生苦覓父母一樣,各地宗親也一直追問不休:“我們村是從哪兒來的?何時? 何地?何人?何事?……”同問:莆仙卓氏從何而來?常答:找族譜!

莆田有一句責人之言:“做事無譜!”經過史無前例兼徹頭徹尾的“文革”浩劫,紙質古譜多數被毀,甚至連墓志銘都從祖墳中挖出砸碎了,你還讓我找族譜,你有譜無?

有些村莊,從耄耋老者至青年才俊,英才濟濟,竟無一人曉得祖先從何而來。族源成了難解之謎!但難解不等于無解,知其不可而為之,正是族賢之是以成為族賢的賢能之處。

生于莆田華亭柳園的卓群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族賢。卓群是晚清武進士卓元慶的曾孫,民國同安教育科科長卓福豹的獨子,有着強烈的家族自豪感。他少小離家,年過花甲,思鄉日甚,1985年起即決意重編族譜。1994年,他單身冒險渡江去閩候縣南通鎮洲尾村,訪得埋入地下的古譜,驚喜萬分。同年又專訪莆田縣東莊鎮石厝村,看到民國24年的手抄譜恰可與洲尾譜聯接,感動異常。經多方比對辨析,他認為唐貞元十三年(797)卓基(字隐之)任莆田縣令,即是卓氏入莆之始。之後,卓群編就《柳園村卓姓族譜》和《中華卓氏族源》等拓荒之書,成為福建乃至全國卓姓源流研究的先行者。賢哉,群也!

那麼,莆仙卓氏源流之謎豈非已然告破,答案闆上釘釘?未必。不同的古譜對卓氏入閩入莆的記載并不一緻,甚至難圓其說。按《洲尾譜》“宏公于晉永康中(公元300年)任晉安刺史,于是南遷于閩。”而按《尤溪譜》“卓氏入閩始祖宏公,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進士,……于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随王審知入閩,後升晉安刺史,因家于閩。”同一卓宏同一刺史,時差580年,直接影響到對入莆時間的判斷?關于大規模的衣冠南渡事件,史上本有魏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兩個時期。卓姓入閩到底發生在西晉永嘉之亂還是在唐天寶間胡羯亂華?現存最早的卓姓族譜序作者南宋卓得慶歎道:“周室班爵之籍無存,孟子亦不得其詳也!”

但源流研究總是要繼續研究的,經過比較辨析去蕪存精,是可以作出某些取舍的。關于卓氏入閩,尤溪(洋頭和北洋)譜載:"吾族入閩雖自固始,光祿雲公亦從審知,實自宏公為晉安刺史又在永嘉之先,不在審知定閩之時矣。"而關于卓氏入莆,更多的證據也聚集在中唐卓基身上。《宗譜記》:“迨邑宰府君居于莆陽之黃石”,《卓氏族譜叙》(明代禮部尚書兼國子祭酒胡濙源):“唐大曆中尚書驸馬都尉之六世孫出宰于莆田,因家遊洋之竹林,是為莆田始祖。”《卓氏宗譜源考(閩侯小箬鄉大坂村譜)》:“至仲子尚書驸馬都尉諱忭者六世孫隐之唐貞元中出宰于泉州莆田縣,于是占籍卓林村。至裔孫卓雲,從父邑于卓嶺,奔于遊陽鎮,避亂于遊洋之東徑,閩之有卓氏。”又有舊譜雲:“尚書驸馬都尉忭公六世孫唐貞元間出宰莆田,因家焉,為莆洋始祖,生男二宏文應林。”卓姓入莆的時間雖有小異,更多大同。

于是有了大緻的共識:

楚威王之裔卓滑為立姓始祖。

東漢初太傅卓茂是卓姓人文始祖。

卓宏(卓茂後裔、弋陽太守卓袆之子)西晉永興二年(公元305年)任晉安刺史,為福建卓姓始祖。

卓基(字隐之,卓宏後裔唐尚書驸馬都尉卓忭的六世孫)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一說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任莆田縣令,為莆田卓姓始祖。

而莆陽卓氏定居的卓林之地,“壺山揖于前,壽水繞于後,良田萬頃,林木蓊荟,巨流映帶,号稱沃野,亦莆之佳景也。”

878年卓基之孫殿丞公卓拔萃一家為避唐末黃巢之亂,經異人指點,徙居仙遊遊洋東徑。“蓋東徑之地,周匝數裡,林麓郁如也;山迴水轉,氣象邃如也。”拔萃次子卓雲為唐光祿大夫,莆仙卓氏首登進士者卓厚,卓厚之侄特奏名進士《西溪文集》作者卓立,紛紛從此地走出。遊洋東徑,無愧于“莆仙卓氏發祥地”之譽。至卓成章時,部分卓氏遷回莆田,居于長壽。入元後,卓姓又四處逃難,或隐匿本地的山溝海角,或逃往甯化後轉徙廣東的惠州海豐等地。當然,也有部分卓姓族人是因為出仕而定居異鄉的。

明代名臣彭時(狀元及第,内閣首輔)在《題長壽喬木圖引》中寫道:“莆城有地曰長壽,卓氏居之。卓系出南陽,唐尚書附馬都尉六世孫出宰于莆,因家焉。傳四世曰雲,金紫光祿大夫;十一世曰厚,官吏部尚書,乃先世之最顯者也。吏部之從子用成(即成章),始擇于長壽;再傳至其孫得慶,曆官戶部尚書,而族益顯。迨入于城,大陸朝子孫日藩,勢有不得不遷,其拆居水南塔麓,今廣東之參政之大父(即祖父)始也。”此即莆仙卓族家世的極簡史,也是莆仙卓氏源流的小提綱。

如今,莆仙卓氏已從宋時城中顯姓演變成典型的農村版姓氏。莆仙卓氏散居于四五十個村落中,從沿海到平原再到山區,都有卓姓後裔生活。據各村自報的人數彙總,卓家人口(含異姓家人)有一萬七千人,人口超過一千的隻有東莊石厝、平海卓東、華亭柳園和忠門卓厝四村,其他村落多數不過幾十上百人,在分布上比較集中于沿海地區。而據福建省公安廳資料,2016年底,莆田全市卓姓人口數為15353(秀嶼區7988,城廂區2507,荔城區2498,涵江區813;仙遊縣1547),次于甯德褔州泉州,居閩省第四。但莆仙卓姓始祖卓隐之的後裔卻是枝繁葉茂,南宋時即有赟公、宣義公、振義公、應元公等分支陸續入粵繁衍,構成廣東卓氏(廣東卓氏人口二十多萬,占全國的近40%)的主體,隐之後裔遍布閩粵桂瓊港澳乃至東南亞等地,為中華卓氏一大宗。

對于莆仙卓氏源流的探讨,僅近兩年就召開過兩場跨市跨省的研讨會,對接成功的族裔已越來越多。當然,争論仍會存在,有人持不同意見,正說明他們在思考在探讨。南宋卓得慶說:“今夫目睫之間,十手所指,猶不能自見,況自漢而晉而齊而魏陳隋,曆唐而五代以迄我宋,蓋有千餘歲。試嘗考之,自固始至莆,皆北而南也!”至少,“自北而南”遷徙方向是确定的,哈!

“何人由何時何地來?”亘古至今都是一個折磨人的問題。但不管它解答得怎麼樣,我們終歸要走出這個問題,去關注後繼的或許更重要的問題。譬如,出了哪些人物?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産?如今莆仙卓氏過得怎麼樣?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它們正呼籲我們投入新的話題天地,飽食新的文化大餐。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二、人物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現存的不少卓姓古譜都提到卓驸馬(名忭字仲子),但提到驸馬似乎又隻是為了帶出他的六世孫卓隐之(莆田始祖),“唐大曆中尚書驸馬都尉之六世孫出宰于莆田”。查詢唐代驸馬,似無姓卓的。卓忭是何方人士,有何從仕經曆,配偶是哪個公主郡主,萬能的百度也不能給除名字之外的任何資訊。但即使卓忭隻留下一個名字,全莆仙的卓氏也知道自己與驸馬淵源極深。因為“譜牒遠承唐驸馬”的聯句就刻在各大宗祠的大門上。婦孺皆知,深入人心。

關于入莆始祖,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也僅比驸馬的多一丁點。名基,字隐之。活動時間:唐大曆及貞元間。官職:莆田縣令,稱邑宰君。可供佐證的史料依然阙如,但卓基已被各類古譜新譜定為入莆始祖,他的後裔遍布海内外,為數頗衆。大家越探讨,他的聲名就越遠播,他的地位也越鞏固,一些微信群中的宗親已經以“隐之公第n代”為昵稱,以便區分與互稱了。

卓厚,北宋名臣。莆田卓姓首登科第者(1076年),官至承議郎尚書,以敢诤善谏者稱,忠良敬之,奸邪畏之。

卓得慶,南宋理宗年間(1232年)進士,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旨授戶部尚書兼福建制置司參謀官。聽起來位高權大吧,但是景炎年間(共兩年),南宋已是被元兵緊追不舍的南逃小朝廷,是以此時的卓得慶也隻是臨危受命的顧命大臣了。當南宋還是完整的南宋時,有政績也有硬氣的卓得慶因忤逆權臣賈似道,被貶出牧漳州。宋末丞相文天祥曾特意到興化軍登門拜訪卓得慶,并為之作長詩《贈莆陽卓大著順甯精舍三十韻》等名篇。國危思良将,闆蕩識忠臣,可此時的卓得慶已年逾古稀,隻剩一把老骨頭了。

我查了一下景炎二年(1277年),這年的曆史大事是“三月,趁元廷内亂、南征元軍北調之機,陳瓒興兵收複興化軍城。十月十五日,唆都率元軍由福州攻興化軍,城内軍民3000多同仇敵忾,與元軍“巷戰終日”。唆都下令屠城,城内軍民3萬餘被殺,守将陳瓒被俘,遭車裂。”與45歲的陳瓒(後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爺)同樣壯烈的是,本該是被保護對象的72歲老人卓得慶卻攜二子協助陳瓒守城。他對家人說:“甯前一尺,毋卻一寸。與其藏溝渎而生,曷若守家廟而死。”當時的情形是,前面的泉州與後背的福州早已失守,興化已是孤城。卓得慶知城必破,知破必死,而又知死赴死,此之謂威武不能屈!三人死後被譽為“忠孝父子”,名副其實。非“忠孝”二字,又以何譽之?後世卓氏遂自以“忠孝”為堂号,以紀念這位硬氣的老人。

卓天錫,莆田黃石鎮塔兜人,後寓居廣東揭陽縣。明景泰五年會試登進士榜第四名,功名榮耀。官至貴州按察使,為一時能吏。從金愉的《送郡侯居易卓公赴任常州》的“定使窮民沾德化,還教奸吏攝廉明”可知,天錫為官京城時,已享清廉之名。天錫出仕江南重鎮常州六年,當他升任廣東布政司右參政時,又有多位當地名士作詩送别,“文章政事兩馳名”“文章已見傳昭代”,可見卓天錫既善于政治,且擅長詩文,政績和民望均不同凡響。

《興化府志》雲:“卓天錫聰敏有治材,所至皆有德政。并工于詞令,為當時傑出的詞人、文學家,有詩文集行世,人稱真雅士。”興化知府嶽正為卓天錫立“重恩坊”,禦史夏埙也在連江裡塔山(今黃石鎮澄雲村)為之樹立“禮闱經魁”之牌坊,能被官方立牌坊紀念的官員,值得在此記述。

卓晚春是明代莆陽奇人,至今被譽為小仙。他生于東莊營邊,幼孤行乞,八歲善算籌,指掌上雖千萬不爽。初不識字,年十四能詩,十六善草書。唐順之(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作《小仙草書歌》“卓仙舉筆重千斤,筆走龍蛇一字成,橫書豎立貫天地,點撇彎鈎總是情。”

卓晚春放蕩不羁,獨來獨往,“當道貴人求見者甚衆,卓子必與之分庭疊賓主”,人或稱之“卓狂”,或目之“僞仙”。他常蓬跣,冬月履霜,雖霜夜必露宿石上,日走浴溪,飲水十數瓯。有人推測他煉内丹,體熱。“雖無尺寸之帛,所衣之衣脫下即為旁人持往。無分厘之資,每得于人者,辄以施人。”可謂無欲無求好善樂施。令人津津樂道是,卓晚春似有超驗異能,“言休咎事皆奇中”,他甲寅歲托言北行,過甯海橋,語人曰:“橋石斷,莆陽變矣。”丙辰橋果斷。因為留下了一些神迹和預言,是以晚春當時就被視為活神仙,至今閩中各地流傳着許多卓仙的傳說。

卓晚春先引導林龍江放棄功名并倡建“三一教”,後成為“三一教”的積極推動者。各地三教祠正殿的三尊偶像中必有一尊是卓晚春,可見他受三一教徒景仰之深。莆田倭禍達二十年,卓晚春與林龍江同安危共患難,救民于水火,深得群衆敬頌。現在與卓晚春有關的名勝遍布莆仙大地,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卓午祠、白雲洞、仙厝等,香火旺盛,朝拜者衆。

熟知卓晚春的三一教主林龍江說,卓子每到中元節,都具肉備酒去祭祀父母之墓,他每每登高眺望,長跪揮淚。晚春八歲前父母雙亡,卻終生不忘父母,這與擊缶而歌的道教祖師又不同了。

莆田為第一進士縣,但影響最大的媽祖林龍江卓晚春等人,卻都是些沒有科舉功名的布衣。可見,能夠惠及大衆的人物,才是人民心中名人,即使他身上沒有多少故事,後人也會幫他編造出大量故事的。如果說莆仙卓氏官方第一名人為卓得慶,那麼民間第一名人無疑是卓晚春。

明末東莊營邊人卓邁則是一個有争議的曆史人物。他因卷入魏忠賢案而在明史中多處出現,甚至在一些演義書中被歸入閹黨之列。卓邁從政時間約25年,任職的最後一年才從雲南道回到順天府,他在黨争中的确被魏忠賢拉攏過,替魏修過生祠,劾過對手。但卓邁後來也奉旨對魏忠賢進行磔屍與對崔呈秀進行抄家,這說明朝廷也并不太把他當作魏黨看待。明廷事後追究發現卓邁與魏黨有牽連,才予削職,這在當時算是最輕判了。史載,案發三年後(1631年),卓邁還在莆田西湖自家住所接見著名的意大利傳教士艾儒略,可見卓邁入獄并卒于獄中的說法并無史據。

卓邁自1603年舉人參政到直至任雲南道都禦史,遠處雲南,受魏忠賢擺布的客觀條件少,能正常履行職能。華亭鎮柳園村卓邁墓的石坊褒其“忠淳特鑒”“清正共推”,應該是符合曆史事實的。

卓奇英,華亭柳園人,清鹹豐年間(1851)中武舉人,教子有方,八子均有科名(二子考秀才,三子舉人,三子進士),朝廷賜 “五子登科”“六子科甲”二匾。卓奇英中舉時僅28歲,但父親達三公年已八旬,膝下又有三個幼子,一副家庭擔子壓在肩上,是以他果斷留在家裡孝親育兒。當時族内不睦,連年械鬥,田園荒蕪,處境困難。奇英決定設帳授徒,擴建了紫祥樓(頂仙師),使外地學武者不愁食宿。将練功石按重量分為六級,級差40斤,循序漸進。又從福州買回360斤鐵大刀并橫置大門口,要求有力者進門即挺舉三番。奇英公還買了兩匹好馬,修了一條石馬路。最後,他吸取長子因考試挫折而早夭的教訓,對落選者進行挫折教育。由于措施得力,教育有方,莆仙兩邑來學者達數百人次。

不薄古人愛今人,接下來我要介紹兩位現當代卓氏人物。

楓亭人卓文彩,1927年生,童年揀豬糞,少年賣油餅,青年為富家割稻、割草、澆菜、洗碗等,每天做一大堆雜活,卻僅供三餐而無工錢。1946年卓文彩被國民黨抓壯丁當了兵,1947年被解放軍解救。之後他參加了遼沈、戰役、渡江等各大著名的戰役,多次立功。1956年複員回仙遊工作,1988年從稅務局離休。卓文彩平凡而曲折的經曆,堪稱卓氏族人在新舊時代的人生縮影。

忠門卓厝土樓的卓光華,他的故事值得詳述,也值得大家細讀。這是一個敢拼敢闖屢挫屢起的莆商,他從為種小小櫻桃而賭上億萬家資,他因譜寫了曲折的創富傳奇而登上央視。

卓光華1964年出生在貧窮漁村,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大。他新婚第二天就離家北上,想賺錢給四個弟弟娶媳婦。為了在北京站穩腳跟,他睡公園住橋洞鑽狗洞。卓光華會木工活,他拼命攬活,從一個木匠漸漸發展成做木材加工與建築建材的商人。2008年卓光華不僅在北京有車有房,還有兩家建材市場,每年租金就能收入七八百萬元。北漂窮孩子成功變身為老闆。

但卓光華卻不願守成,轉型去投資生态農業,并差點是以傾家蕩産。他偶然發現全國沒有一家上規模的櫻桃種植園後,這個已遠離農村的商人開始想搞農業了。“櫻桃好吃樹難栽”的農諺改變不了他那股“敢為天下先”的倔勁兒,但光有倔勁就能成功嗎? 卓光華對農業一竅不通,一開始他以為有幾千萬投資就能搞定了。沒想到,拿地拆遷2000萬,平地1000萬,鋤草200萬,蓋個大棚也要50萬,投資簡直是個無底洞,到2013年,7000多萬元花了出去, 一千畝土地種上一萬棵櫻桃了,但天有不測風雲,辛苦栽種了三年的櫻桃居然在一個月内全部死掉,技術員也跑得無影無蹤。櫻桃的影子沒看見,手裡的現金卻花沒了,建材市場也賣了一個,甚至跟人借了2千萬,卓光華的名下隻剩最後一家建材市場和自住房了,如果都賣了還債,那自己之前二十多年的奮鬥将化成泡影。但是卓光華清醒認識到反季節櫻桃的巨大的市場潛力,他下了狠心,孤擲一注,把所有的财産包括自己住的房子全賣了,在産業園上總投入達到1.2億元。

自從賣掉所有财産後,卓光華知道自己不能把身家性命交到别人手裡,他必須自己掌握櫻桃種植技術,他每天把自己困在櫻桃基地裡,從零開始學種櫻桃,邊種植邊試驗,保證每一個環節都不出差錯。他甚至到全國各地考察,與專家讨論技術,與農民交流經驗。上天不負苦心人,栽了跟頭的卓光華再次站起來了。經過8年的持續投入、技術積累和團隊堅持,2016年首批上市的“卓櫻桃”大獲成功,赢得市場高度認同和消費者好評, 次年又在各大電商平台開售。耗費了卓光華無數心血和汗水的畝5萬棵的櫻桃樹開花結果上市了!

對有機農業的執着和熱愛,百折不回的堅忍毅力,支撐着卓光華走過九年的風雨之路。卓光華的奮鬥經曆不僅僅是莆仙卓氏闖天下的縮影,同時也是改革開放時代莆商乃至一切弄潮兒的可歌可泣的創業史。

卓得慶在譜序中寫道:“吾宗自殿丞而降至南宋,譽重書香八世,名标仕版者十餘人”,其中唐代有上柱國兵部尚書卓應林、金紫光祿大夫卓雲、五代十國有閩國公卓岩明,“雖未足與甲族閱比,其亦累世而顯著。”唐宋莆仙卓氏可謂詩禮家風,簪纓世胄,衣冠禮樂,人物風流,是以卓得慶歎曰:“嗚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盛德之祖百世祀之。”

至明天順三年,“今卓氏自莆田始祖迄今二十一世,仕者六十餘人,繼今以往,又綿綿未艾。”至晚清,華亭鎮柳園村武科興盛,異軍突起,朝廷先後賜匾“五子登科”“六子科甲”,莆田名士張琴贊曰:“閩南言武科者,首屈一指,盛矣哉!”

據不完全統計,曆代莆仙卓氏中進士者不少于12人,與作為中國第一進士縣莆田的地位是相稱的。文獻名邦之名,卓氏不辱也。然而,能否真正流芳傳名,卻不能以科舉和出仕為标準。事實上,莆仙卓氏留名者,不乏,既有當世顯宦,又有民間布衣,重要的是,他們都為國家為社會為百姓做出了貢獻,都因緻力于立德立功立言而終告不朽!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三、文物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卓氏在莆仙這塊土地上生活已一千二百年,他們留了不少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遺産,莊邊鎮的尚書橋、石厝的五七楠公墓、黃石的北辰宮,柳園的明禦史墓與清代牌匾,營邊的卓午祠等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文物。柳園卓氏傳統正骨醫術則堪稱有特色的非物質活文化。

南宋戶部尚書卓得慶故居在莆田城内衙後街(在縣衙之後)北側,舊莆田縣勞工俱樂部左側有卓氏祠堂。舊時的衙後街店鋪林立,如今則是經營木制家具、書畫裝裱、文化用品的一條街,部分儲存了古街的舊貌。

東莊石厝的宋代五七楠公墓是莆仙卓氏的重要古墓。卓楠是隐之公第十四世孫,人稱桃源始祖,官居兵部提領,長子卓應辰任潮州府大使。父子同葬于大象村。五七卓公的後裔人丁興旺,不但遍布本省的莆田仙遊惠安尤溪等地,還遠播廣東海南等省。1988年夏古墓重修,石厝人每天出動勞力七八十個,早出晚歸,苦幹三月。時值三伏天,一天三換衣服,但大家還是克服困難,連續作戰,完成了修墓任務。八月廿八日舉行隆重祭祀儀式,12個村3080人參祭,隊伍長達四裡,給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思橋位于興化永泰莆田三縣的必經官道上,也是遊洋卓族遷莆城長壽的唯一通道,農工商賈來往頻繁,至今留有古驿站及馬槽等文物。據卓林忠考證,去思橋是卓成章于宋紹熙年間(1190-1194)捐建的,此時成章已遷至莆田長壽,有感于老家鄉親們出行不便,便為大家建了一座橋,取名“去思橋”,去家而思鄉之意。文天祥寫給卓得慶的《又送卓大著知漳州》中有“赤子歌來暮,同寅賦去思”,可旁證去思橋與卓家的關系。去思橋建成後,能邀請到邢部侍郎黃艾為該橋撰狀,也需卓氏這樣的仕族才能做到。卓厚(1076年中進士)曾官承議郎尚書,後卓得慶又官至戶部尚書,得慶父卓棟獲“贈戶部尚書”稱号。後人為紀念卓族修橋之德,便稱“去思橋”為“尚書橋”,連村名也改成了“尚書橋村”。

卓午祠位于東莊鎮下營邊村。村中原有“三間廂”平屋一座及東西廂房兩大間,古井一口,空地一塊,松樹一棵。為了紀念卓晚春真人,信衆從1977年起曆時十年将舊屋翻建成為紀念館,取名卓午祠。2003年村民又募集巨資進行全面翻修。現卓午祠總占地面積二十多畝,宏壯華麗。對聯“卓午重興開勝地,柳營光輝煥新天”寫出了卓午祠的嶄新面貌。對句“師徒共道,林卓同春”(華亭鎮柳園村卓褔豹題寫)揭示了林卓兩姓共建共祭的美妙關系。祠前有一個十八畝大的仙池,壺公山身影亦常倒映其中。每年卓真人誕辰日與成道日,市内外的宗親和信徒都會彙聚卓午祠共襄盛典。

北辰宮位于莆田市黃石鎮水南塔山(澄瀛村),規模宏大,是莆田五大宮廟之一。建立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築物保留了明代的典雅風格。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的壽誕慶典盛況空前,為莆陽之冠。據北辰宮志,該宮系吳朱卓三家共建。倭寇侵莆,瘟疫橫行,告老在家的浙江道禦史朱俨号集三氏建北辰宮以伏魔祛邪。清道光年間的《北辰宮故典歌》裡有這樣的句子:“朱兄吳使富且貴,卓氏一門稱素封(指無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地靈人傑出真奇,科甲聯芳代有人;禦史知州按察使,為姻為友複為鄰;朱吳卓姓号三家,日在文峰笑語談。”其中按察使即卓天錫,他的曾孫一輩應參與了北辰官的建立。

柳園是莆田明清官員風水寶地,後山村“石牌龜”有五座神道碑,對應的古墓都在柳園南山。現存古墓中規模較大的是明末的卓禦史墓、清初的程知府墓以及清末的卓氏八大老墓群。

明卓邁禦史墓,頂覆石闆,墓門雕花,墓臂雙獅守望。墓室在文革中被打開,墓志銘被砸碎,現存殘片質堅色黑,楷書工美。墓園矗立着一對高大的石門坊,北門正兩面刻有“大冏卿”與“清正共推”,南門則刻着“世侍禦”與“忠淳特鑒”。石燭石馬石羊石虎成對布置,石燭于建國後毀沒,一虎一羊則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濑榜路開通後失盜,現僅存石馬一匹,甚為精美。“八大老墓群”坐落第一山腳的樂公寺西北,八大老即獲賜“六子科甲”稱号的卓家八兄弟,他們去世時正值清末民初,墓葬省儉,然八墓成群,自有氣勢。

市報曾以《華亭柳園祠堂驚現清末聖旨謄黃牌匾》為題對柳園村的一個木匾作過報道,此匾就是當地村民俗稱的“聖旨牌”,約有120年的曆史。該聖旨記錄了光緒帝對本村進士卓元崧父母教子有方的褒贊,匾文由莆田最後一位文進士張琴謄寫。牌匾長約1.8米,寬約1米,紅底金字,正楷書體。文革期間牌匾被斬頭去尾,移作豬圈門扇,故首尾文字已損,所幸正文部分完好,字迹清晰,字形端美。

鹹豐戊午年(1858年)的“清代十二圍屏”是為卓起尊九旬大慶制作的,距今約160年,有省學政吳保泰親筆書印。圍屏共12塊,每塊高約4米,堅實沉重,儲存尚好。邊框烏亮,紅漆鮮豔,金字輝煌,浮雕圖案為屋宇陳設與花卉人物,風格富麗。與2009年央視評選出的“莆田民間國寶”的十二圍屏相比,除年代稍後外,其體積重量、外觀色澤及木刻漆藝等方面均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十二圍屏更早的是制于道光戊申(1848年)的卓起尊八旬壽匾,經修補外框後懸挂于廳堂上。其大小與聖旨牌相近,中書四大墨字“耆年樂善”,字型魁梧,筆劃茁壯。兩側凸刻的落款,字緣棱角分明,筆劃橫細豎粗,結體端方嚴正。

柳園卓氏骨科源于武科,是非常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練武既拉弓箭,又揮刀動石,偶有損傷,必思醫治,故骨科醫術漸興。進士卓元慶授雲南雲騎尉,因路遙親老,堅持不就,随其父卓奇英授徒習武,兼學正骨醫術,編研醫籍,醫治骨科病人成百上千。清末科舉廢止後,卓氏骨科卻方興未艾,甚至随柳園人下南洋而遠播吉隆坡、印尼等國。如今柳園村内有名的骨科醫生為數不少,他們或專職,或兼職,或出診各地,或居家坐診,甚至建立骨科醫院,患者也常慕名而來。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四、傳說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與多數姓氏以儒教文化為壓倒性文化不同,以卓真人為代表的道教文化在莆仙卓氏文化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卓晚春與媽祖、九仙等人共同組成了莆仙傳說人物系列,以濃郁的浪漫色彩與傳奇特征,對莆仙大地産生了深廣的影響 。卓晚春最有代表性的傳說,主要是代姑讨水、畫觀音像、法語救人等數則。

卓晚春自幼父母雙亡,被好心的大姑母帶到北高南渚林扶養成人。南渚林地處沿海,十年九旱,缺水嚴重,村民們勞動十分辛苦。這一天,卓晚春看到姑母汗流浃背,心中不忍,他說自己餓了,讓阿姑回家煮軟粿,自己願把讨水的活全包了。阿姑把軟粿送到田頭時驚呆了,自家的秧田裡已灌滿了水!她又驚又喜趕到晚春跟前問:“你用的是什麼法子?!”卓晚春指了指身後的九龍山說:“有的是水,我取來就是了。”阿姑滿懷疑窦,連忙過去看個究竟。不看則已,一看吓一跳。山岩下原有一個低窪處,平時不見滴水,這回不知怎麼的,清泉咕咕地往外直冒。阿姑回身追問卓晚春,卓晚春遲疑了片刻說:“我在外跟了不少師傅,學習相地脈找水。”

鄉民們聞訊,從田野上、村道裡匆匆趕來,大家先是驚奇,接着歡呼雀躍……而卓晚春卻已經悄悄離開了。說來也怪,這口泉水從此以後終年水流汨汨,遇着大旱也不幹涸。

關于晚春讨水,還有一種更靈異的說法。阿姑煮好軟粿帶到田頭,卻見小仙連戽桶都沒有動過,便有點生氣。小仙夾起一塊軟粿放進嘴裡,把一雙箸子插進田邊一塊石頭上,箸子一拔,泉水就從兩個石孔湧出來,很快灌滿了一坵田。姑母喊道水流太大了,小仙就用軟粿塞住其中一孔。至今,剩下的那一孔還在冒着泉水。

晚春幼孤行乞,四處浪遊,見識多廣,才藝博雜,學會了一些常人所不能的本事。貧賤故多能鄙事,好學故旁通百家,聰明故一學即會,以至于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一通百通。是以,在平民百姓看來,卓晚春似有通天徹地的奇技異能。他的傳說貌似無稽奇談,其實也有一些依據。在下面的故事中,我們将領會他的高超畫技。

一日,卓晚春雲遊到華亭埔頭的蘭亭寺,他信步踱到殿上,隻見佛龛上空着,便從竈間中撿來一根木炭,在牆壁上狂畫。這時恰巧有幾位老人入寺,看見一個乞丐模樣的人在佛龛上塗抹,趕緊大聲喝止。卻見卓晚春頭也不回手也不停,隻在口中唱誦着道情詩。老人們莫名其妙,不由地注視牆壁,卻見牆上已現出一個端莊慈祥的觀音菩薩,煞是逼真傳神。卓晚春回頭笑說:“我這畫,雖是用木炭畫的,但是很難擦掉,你們要認為好的話就留着吧。”說罷跳下佛龛揚長而去。有一老者不信,上去用手擦拭,果然怎麼用力也擦不掉。消息傳開,有見過卓晚春的人說,畫者必是卓小仙無疑。這幅壁畫至今儲存在埔頭蘭亭寺。

蘭亭寺的觀音像到底是何人所畫,衆說紛纭,莫衷一是。但卓晚春被收入《名山藏》《福建畫人傳》《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等書籍,他的繪畫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明嘉靖年間,倭寇在莆田燒殺搶掠,沿海百姓深受其害,紛紛逃到興化府城内避難,流落于街頭巷尾。不久又有傳言說倭寇準備攻打府城,消息傳開,人心惶惶。

這日,卓晚春又來到道友林龍江家。當晚,明月清亮亮的,透出一股涼氣。卓晚春突然仰天歎道:“明月雖好,可惜城将不保矣!”林龍江問他何以見得,他回答說:“麼四四,而麼獨旋不住,九轉還丹也。天機不可洩漏,後當自知。”晚春又說:“倭寇入城之時,先生可把碗箸面飯亂打亂倒在家門口,再把家人倒鎖在家中,可保無虞。”說完,飄然而去。第二天,果如卓晚春所言,倭寇攻入了府城,到處殺人放火,林龍江急令人把備好的東西抛打在地,然後反鎖上家門。不久,大批倭寇沖進赤柱巷,發現林家門口一片狼藉,以為這一家已遭洗劫,就不再破門而入。

城破之前,城中紛紛傳言,說是有人看見卓小仙一手拿着“箸子”(筷子),另一手拿着“池子”(小碟子),邊敲邊唱:“箸敲池,池敲箸,城裡城,三日内,無人走。”大家聽了将信将疑,不少人抱有僥幸之心。又傳,陷城之前,卓晚春曾在熙甯橋放犁攔路,以本地話的諧音作為倭難之兆。

卓真人到底救了多少人,說法不一,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按照他指點的辦法去做的百姓都得到了平安。

卓晚春的傳說帶有想象與虛構的特點,去除靈異怪誕的外衣後,我們可以發現,傳說中其實寄寓着群眾的主觀意願,融合了信徒的樸實情感,是以卓晚春傳說實際上已被酵化成一種曆史文學宗教三結合的民間文化。

莆田府城在南宋末年與明嘉靖年間曾兩遭屠劫,第一次湧現出陳文龍陳瓒卓得慶等抗元英雄,第二次湧現出林龍江卓晚春等抗倭名士。這兩次戰争給莆仙大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痕,也鑄成了莆仙宗教色彩濃郁的文化特質。值得莆仙卓氏後人自豪的是,在這兩大塑造莆田文化性格的時代裡,均有卓家先賢與焉。

華亭柳園村有一個出米岩傳說。出米岩在村裡俗稱老鼠石,巨鼠腚部有一出米孔。傳說,出米岩附近的九座寺僧人衆多,時有斷炊之虞。某日,陰雨連綿,道行高深的住持了然大師(原籍四川)持鐵杖路過,他目視老鼠石,心念“米”字訣,猛然杖擊石壁,石孔即刻出米。僧多米多,僧少米少,恰供食用。一炊事僧性懶心貪,嫌每天取米麻煩,竟擅自将孔口鑿大,惹怒了佛祖,以緻岩石氣破米絕。

這種戒貪的傳說其實沒啥特色,鄰縣的出米岩也是這般傳說。但柳園出米岩體量巨大,石貌突出,給來往行人留下較深印象,岩下又建有寺廟,在同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故事雖趨于同質化,但同質化正是中國文化倫理化的展現。況且每個村要進行道德教化,都需要一些本土化的教材,是以,故事雖不高明,但聽無妨。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五、詩文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抒寫莆仙卓氏的優質詩文,或莆仙卓氏創作的優秀作品,都是值得我們傳承與推介的。

南宋末名臣文天祥曾造訪卓得慶,留下三首詩歌。《贈莆陽卓大著順甯精舍三十韻》這首長詩中有不少名句:“人生天地間,一死非細事。……吾體天地塞,吾氣天地帥。……吾順苟不虧,吾甯始無愧。……卓哉居士翁,方心不姿媚。蒙讒以去國,七年無怨怼。風雨三間茅,松楸接蒼翠。斯丘亦樂哉,未老先位置。宇宙如許大,豈以為敝屣。當其歸去來,緻命聊自遂。天之生賢才,初意豈無為。民胞物同與,何莫非己累。君方仕于朝,名高貴所萃。……”本詩高度評價了儒道兼修的卓得慶,認為他具備去國不怨與高潔不媚的人格,又激勵他從順甯精舍的閉關修煉中出山為朝廷效力。

卓得慶殉國後,南宋著名詞人餘謙一寫下悼文:“嗚呼,中華禮樂化為腥膻,幅員潰裂,宇宙晦蒙,鄉冠白發,币緯丹衷,每聞警報,痛入肝胸。謂公少陵,謂公柏沖,每懷國恩,報效無從。謂公淵明,謂公西龔,昔優遊兮榮繡,今傾洞兮劍鋒,雖微城之郭封疆之守,凜然伏節死義之風,矧一門之下壺,為同日之臧洪,裨天下之為人臣子者知。……萬斛淚不足以供其恸哭,千字诔不足以洩其哀恫,魂兮歸來,舉此一鐘。”祭文以短句排比的急促句式,高歌痛悼,擊節唱歎,飽含感情,再三緻意,富有感染力。

餘謙一的《挽尚書卓樂山先生(二首)》:“大名星鬥上,勁節雪霜中。一死清朝重,千年洛社空。”更是把卓得慶的死節放在大時空的體系中予以定位定性,力證其生之重大與死之不朽。

明代能吏卓天錫家族的《長壽喬木圖》引來了衆多名臣的題詩,至今留下十餘篇詩文,成為莆仙卓氏的一筆精神财富。

明代名臣彭時(明憲宗時内閣首輔)的《題長壽喬木圖引》簡述了莆仙卓氏的起源和顯達,指出“予聞人有恒言,皆曰喬木故家,蓋惟故家然後有喬木,見喬木則知為故家必矣。然故家之稱,豈其喬木重哉!必其家世永傳,有詩書禮義以善其習,有榮名顯官昌于斯時,足以昭世德而厭人望焉!”該文把長壽喬木與卓氏族史聯系起來,互相譬喻,彼此彰顯。同時還中肯地評述了卓天錫:“今參政君讀書明理,登名進士,拜官刑事,以清勤平恕稱。守郡佐藩,俱有善政,而行己接人,率循禮義,藹然有家法。将來名位之顯,媲美于先世,抑何難哉?”指出以天錫等族賢就是“長壽喬木”與“故家之寶”。

尹直(翰林學士、兵部尚書、太子太保)的題詩中有一對句:“譜諜遠承唐驸馬,衣冠舊襲宋尚書”,它早已成為莆仙卓氏的傳世祖聯,镌刻在各村的宗祠中,傳播于宗親的口頭上。

莆田狀元柯潛也題贈一詩,中有“莆田何處多喬木?太守名門塔山麓。移根遠自郡城東,翠翠冥冥蔭華屋。”揭示了喬木從城内長壽移植至黃石塔山的路線。

吏部侍郎林文俊的贈聯“東徑舊芝蘭青绯百世,樂山重橋梓忠孝一心”點出莆仙卓氏的兩大亮點:家族發祥地遊洋東徑和卓得慶父子的忠孝品德。

明代思想家、書法家、《興化府志》編者之一周瑛的“衙後舊尚書遠播千年簪笏,水南名太守别來一樣乾坤”則把得慶尚書與天錫太守這兩大卓氏名臣相提并論。

如果說上述詩聯是有着很高的思想藝術品位與姓氏文獻價值的士大夫的陽春白雪之作,那麼卓晚春的道情詩就是為群眾喜聞樂閱因而聲名遠播的大衆化佳作了。

卓晚春真人既是明朝中葉富有傳奇色彩的道士,也是莆田民間最負盛名的詩仙。卓晚春的仙迹雖為群眾津津樂道,但畢竟附會過多,而他與三一教主林龍江談道的言論則過于玄妙,難以索解。幸好,卓晚春還留下三四十首通俗的道情詩,為我們進入他的心靈世界提供了平價的門票。卓晚春的詩歌既通俗形象又超凡脫俗,既有仙風道骨又富有親和力,現已被民間信衆刻上石闆,以碑林形式展示于世了。

《跣足一》是最能展現其逍遙自在心靈的詩歌:天上逍遙卓晚春,桃源深處隐乾坤。倒騎黃鶴歸海上,腳帶青天幾片雲。”《跣足二》是最能表現他豪放不羁性情的作品:“披衣兼跣足,開口笑王侯。千年渾似醉,一世懶梳頭。”《春燕》則充滿了新春的氣息和歡欣的情懷:“燕子飛飛弄春晴,一年歸去一年新。山頭白石依然在,桃花開口也笑人。”最能宣示憤世嫉俗之意和憂世傷生之情的則是《莆陽事》:“君問莆陽事,官貪吏要錢。八方七不靜,十室九無煙。黎庶苦中苦,乾坤颠倒颠。若過壬戌歲,方見太平年。”

從數十首詩作中,我們更多地看出,作為道人,卓晚春不為物累,執着而又灑脫地走着體道之路,追求一種逍遙自由的境界。儒風濃郁的莆陽有了卓晚春詩歌,就擁有了一種異質的文化;而後現代社會有了卓晚春的天地境界,也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物化的俗世,開啟一個别樣的精神世界。

另外,從時人寫卓晚春的詩歌中,我們可以對其人其才有更全面的認知。請閱讀以下三首詩歌。明代林龍江《口占贈卓子》 既跣足,複蓬頭,獨立缥缈之飛樓。樓前紫煙生玉樹,駕鶴欲向蓬萊去。欲去卻被白雲留,如今嘯傲在何處?亦居市,亦居山,人家形迹欲尋難。茫茫超出寒暑外,不在天地日月間。明代盧文輝《上陽子卓小仙畫贊》 蓬頭跣足稱小仙,縱橫灑筆飛雲煙。丹成駕鶴乘風去,莫是蓬萊劉海蟾。明代唐順之《小仙草書歌》 小仙舉筆秀才驚,筆走龍蛇一字成。橫書豎立貫天地,點撇彎鈎總是情。

莆田名士張琴在武進士卓元慶墓志中寫道:“吾鄉柳園卓氏,以武科世其家。道光鹹豐年間,有卓翁奇英者,六子科甲,鄉人尤豔稱之。閩南言武科者,首屈一指,盛矣哉!”在給武進士卓元崗的六十壽序中又說:“莆地清代科名稍衰,而華亭卓氏,武科特盛。”對想要了解柳園卓氏武舉文化的人來說,張琴的文字是不可多得的權威資料。

下面談談今人的詩作,以示莆仙卓氏後繼有人,文脈未斷。

華亭鎮柳園村卓承琪(1910-2002年)著有五卷舊體詩《則鳴詩稿》。卓承琪早年撇下家小投筆從戎,八年抗戰出生入死,曾獲得國民政府頒發的“抗日戰争勝利勳章”。他的《讀文天祥〈題贈興化卓大著順甯精舍〉有感》從體量與詩意上看,似可與文天祥的作品遙相輝映。“宋代英雄多,抗元原易易。一片忠君聲,齊心殺敵意。忠勇來何方?動力生于自。沙場泣鬼神,浩氣充天地。……富貴與功名,視如棄敝屐。不幸國将衰,壯志嗟難遂。……大勢縱日非,後起自有為。驅除撻虜聲,光複光明至。還我好河山,不負初衷義。舉杯祭忠魂,《正氣歌》三字。”

卓福豹(1912-1985年),民國同安縣教育科長,解放後任職福建省博物館,人稱詩書畫“三絕”,作品流傳海内外。“情種平生悔恨遲,償還孽債此當時。救窮無補詩千首,圖活僅存筆一枝。”本詩寫于文革期間,詩人在困厄中的自艾自歎,令人噓唏不已。《緻葉絢青》是他晚年遙憶少時寄讀表妺家的詩作,純真之情,追悔之意,讓人怦然心動。“少小知情會意時,寄餐共讀慰相思。可憐梁祝同窗夢,誤卻天緣說合遲。/學誼倍親戚誼情,抒懷憶舊證同心。難忘重約來生願,未信來生有好因。/并肩癡對古城邊,往事如潮心欲煎。連理花開空并蒂,可堪回首話童年。”

族賢卓群先生是八閩乃至全國卓氏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他是福豹的獨子,幼年寄居于出米岩寺,由祖姑撫養。在1997年的《卓群自述》中,特殊的經曆,動情的回憶,古樸的文體,幾可誘人淚落:“世居莆陽,祖住柳園。父母雙親,母早亡,先父悲。獨子耀祖,黃口小兒;父赴外任,子何所依?出米岩寺,祖姑領養。嗚呼烏耀,夜伴佛燈,日栖山林,上山割草,下地耘田,日出勞作,日沒而息。初生牛犢,虎狼不識;深澗清溪,魚蛇同遊。幼讀私塾,兼誦經書,烏耀不孤,但啼無淚,不能自已。日日想,夜夜念,勤耕讀。人忠厚,有志氣,仕出身。……”卓群興趣廣泛,年近八十猶入老年大學,2010年的《學詩》另有一番興味:“聞雞而起學吟詩,搜盡枯腸樂不疲。仄仄平平饒詩趣,癡迷何怕有人嗤?”

柳園籍八旬老人卓文理,浙大理工科畢業,農機研究所高工,寫起詩來頗有其父卓承琪之遺風。他長年旅居常州,晚境感觸漸多, “無夢白癡少因循,蜉蝣曆世亦乾坤。兒時舊事偏多記,眼下情形苦斷魂。偶獲詩材吟不見,收藏細物唉沉淪。南星鬥簿編生死,願逐晚春看暮雲!”(《難矣老乎》2013-01)展現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學養。在以下兩首詩中他回憶了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的經曆。《新正散憶》:“童蒙家道散如煙,值學疏庸記不全。父母曾無遮福蔭,功名竟怯對渦旋。平生習慣蜂勞作,薄暮身同蟻負遷。季國耆閑鈎舊誼,業師尊長兩留連。”《命勿渎易》:“慈母懷中稚不憂,童兒走讀伴嬉遊。青頭學校愁分數,習業修持後品流。既壯行程違故裡,耆休客地伏常州。羸驽無有千裡骨,槽枥靡嘶蹄未酬。”人之将逝,其鳴也悲,卓文理晚年詩如泉湧,與我郵件來往頻繁。三年前某日,他說自己有點小問題,要暫停通信,去醫院一遭,之後就再無音信了。

本人卓梅森因近年以來介入卓氏文化工作現場,遂有一系列抒寫卓氏的作品。前年應中國詩賦學會之邀而作的《中華卓氏賦》以“悲欣驚奇”四字為情感主線,點面結合地寫出卓氏“遷徙流離”(公子卓等人)、“經營工商”(趙人卓)、“殺生取義”(卓敬卓還來)與“奇行卓識”(卓文君卓茂)等四個方面的發展史,讴歌了卓族英傑們卓爾不群的族魂,被論者認為具備史詩的品格。《中華卓氏聯》“卓鳴前楚喁後漢,姓蘖西河蔭東夷”上聯寫先祖卓滑卓茂,下聯寫卓氏先人遷布的區域。東漢太傅卓茂,深得百姓愛戴、官吏信服和皇上敬重。西漢卓文君,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其愛情故事千古流芳,婦孺皆知。拙聯“世代父老漢太傅,誰家兒女卓文君”即以他們來代表中華卓氏的優秀女兒。口語化五言長詩《瞅這莆仙卓氏宗親會》寫出宗會内部的沖突糾結、民間組織的困窘處境和主力成員的可貴堅持。《您貴姓,免貴姓卓》以寫個人的言行見聞為主,不設思想禁區,盡量務實求真,以大散文的篇幅和整散結合的詞句,進行了淋漓盡緻而又收縱自如的個人化表達。我撰寫的《莆仙卓氏之歌》已分别譜為美聲版和戲曲版兩種唱法。《莆仙卓氏人物印象》則為宗親會的兄弟們寫了大約二十首的印象詩,盡量在四句話中勾勒出他們的精神風貌和特色貢獻。如隐頭詩《文橋常務》:“文不實用甯學武,橋能飛架塹為途。常思卓氏非無人,務有功德報先祖。”《修墓首》:“馬嶺雲白頭,墓廢斯人愁。尚書遺骨地,忠孝起國首。”

2017年複建的卓得慶順甯精舍落成在即,莆仙卓氏宗親會在全國卓氏各微信群中發起征聯活動,征得一批優秀的對聯,給紀念抗元英雄的慶典活動增加了文學色彩。這是卓氏文化建設的一種嘗試,也是有開創意義的好事。入選對聯如下。潮州卓訓輝撰塑像聯:舍身取義垂典範,立德傳家勒美名。莆田卓明庭撰大門聯:父子共得丹心昭日月,家國同慶碧血染春秋。海豐卓臨江撰大柱聯:順甯弘典範精舍人文光史冊,興化鑄忠魂尚書氣節壯山河。陸豐卓明撰牆聯:緬懷忠烈兒孫那敢淡遺志,告慰英靈家國焉能忘俊賢。本人先期撰寫了三副對聯,抛磚引玉,抄錄如下:1、鄉土多情埋忠骨,族親一意安英魂。2、窀穸屢載古譜黃紙墨字,精舍重制常泰碧水丹山。3、退一尺生進一寸死護宋父子仨忠孝,無千金産有千秋名守節家國倆順甯。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六、族情篇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莆仙卓氏族情即各聚居地的區位、人口、源流、字輩、人物、文物、掌故、詩聯、風俗、書畫、聯系人等多個方面情況。以下選擇幾個村落予以簡介。

東莊鎮石厝村是莆仙卓氏人口第一大村(4100人),也是不少莆仙卓氏乃至省内外卓氏的祖籍地。該村縱橫四裡,依山傍海,地域寬闊,是一個人丁興旺的開族地。

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石厝人就發揚先輩艱苦奮鬥的作風,圍海造田200多畝。後在政府支援下,開展了規模更大的圍海造田運動。因交通條件不足、勞動工具落後,一切全靠村民肩挑手擡,經過千辛萬苦的勞作,終于築起了高9米、寬60米、長2000米的堤壩,新增田園400多畝。兩次圍海造田,前後五年時間,人們如螞蟻搬家,付出了無數辛勤的汗水,終于把翻滾咆哮的海水擋在壩外,給本村增加了600多畝良田。這是石厝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一項工程,也是一件值得後人永久銘記的大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體制下放後,大多數青壯年離開家門走向全國各地,他們創業維艱,拼搏努力,在商業大潮中大顯身手成就巨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家都蓋上了新樓房,建築面積大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如今的石厝,近看高樓大廈鱗次栉比,遠看村莊俨然一個海濱小城!富裕起來的村民,在修葺祖墓,翻建宮廟等公益事業上出手大方。2009年竣工的潮音寺,總面積大約6000平方米。老人文化活動中心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其中鋼結構的劇院能容納500名觀衆,秀嶼區民政局授予“石前農村幸福院”“東莊石前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兩塊牌子。

東莊鎮營邊村卓氏人口不到400人,但在明代出過卓晚春真人和卓邁侍禦史。如今,每到卓真人誕辰日(農曆三月十六)和成道日(六月十二日),都有衆多的信徒和宗親到卓午祠參與盛會,仙人聖地營邊村是以也成了莆仙卓氏宗親的聚會地點。

忠門鎮卓厝土樓現有卓姓人口1000餘人。解放前該村有九座土樓,是一個農貿與海貨的繁華集市。改革開放後,青壯年走南串北打工做生意,有了更大的發展。卓厝至今流傳着卓驸馬的故事,也留下一些驸馬的遺迹。驸馬宮占地面積大約八九百平方米。相傳卓驸馬經常運糧食回鄉赈濟村民,船可直接泊靠在驸馬府旁的碼頭。從碼頭到驸馬府有五百米左右,路上全部鋪上石闆。現存驸馬井一口,石鼓一對。

平海鎮卓東村古名白湖村,是莆仙卓氏第二人口大村(3000人)。據傳,始祖曰禮公肩挑貨郎擔,以做門兜生意為名踏遍莆田選擇定居地。嘉靖三年某日,公登鳳集山,北眺白湖村地界,看到良田沃野一片,左右各有小山一座,東南面大海一望無際,心中暗喜。他謂兒孫說:白湖村雖然人家不多,但這是富貴之所,天賜寶地也!如今,卓東村擁有萬畝海上田園,水陸養殖業發達,種類豐富,長年豐收。

曰禮公移居白湖村後傳有上卓八房下卓七房,撥尖人才輩出,各大著名高校與科研機關均有卓東人氏,2003年的莆田市聯考理科狀元卓敏(女)即是卓東人。曰禮公後裔遍布全國,走向世界。

西天尾鎮企溪村位于延壽溪下遊,村内有二十四景之一的“绶溪釣艇”。延壽橋曾于清中葉重建,企溪的卓壽凱、卓先堯、卓天賜等人均出現在捐款人名單中。七年前此地已被建成“绶溪公園”,卓氏也均已遷走。

故老相傳,企溪卓氏大約在1750-1800年間從沿海遷來,先祖是做竹木和養鴨的人,故選擇河道密集水運便捷的企溪作為居住地,後又做起水運生意,建起了榨油坊。民國時代,卓仙經商緻富,成為當地望族。現企溪村卓氏共有860人,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總工程師、廳級幹部、中國小進階教師等,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城市化村莊。兩屆莆仙卓氏聯考狀元頒獎會場,均有企溪學子現身。

黃石鎮東甲村有耕地1873畝,灘塗387畝,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卓氏始祖卓渭林誕生于1750年,他本是漁民,後搞海運,常與東甲村民有生意上的交往。恰逢鎮海堤重修,護堤民工在海堤與土堤之間種植不用交稅。堤内淡水豐富,是耕種農作物的好地方,堤外則是天然魚池。卓渭林決定留下守護鎮海堤,後在東甲娶薛氏為妻,傳有六房,繁衍至今240年,現人口超過900位。始建于唐的鎮海堤長4.42公裡,是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機關。“東甲晨光”則是莆田”新三十六景“之一。東甲卓氏熱心公益事業,曆代修建鎮海堤的芳名碑上都有卓氏之名。

柳園村位于華亭鎮居委會西側,縱橫三裡,山溪園田兼備,有濑榜公路和莆永高速過境。據傳明末卓天池(莆田卓姓第26世)從東莊鎮營邊村遷來為卓邁禦史墓守墳,現卓姓人口約1700人,是莆仙卓氏的第三人口大村。

柳園是福建武舉文化村,有清末卓奇英家“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佳話,該族祖傳的卓氏骨科至今聞名。村内古迹主要有出米岩與仙師樓以及明清墓群。文博篇中已有介紹,不再贅述。此處僅選介一些特色文化。

每年元宵節,各村都舉行隆重的社公出巡活動。而鳴鑼開道的禮儀是有講究的,一般村的社公出巡,開道鑼是敲三響,而柳園村的社公出巡,開道鑼是敲七響。這與柳園卓氏先祖的官職是有關的。卓元川賜封進士,四品武官,出巡辦差的開道鑼敲七響。是以從元川公時起,柳園村社公出巡的開道鑼也敲七響,延續至今。

柳園村的對聯多由名家撰并書,是莆仙卓氏文化的精華。明代尹直創作近代張琴書寫的“譜牒遠承唐驸馬,衣冠舊襲宋尚書”與 “六子科甲閩世族,千秋俎豆宋衣冠”可用作整個莆仙卓氏的祖聯。“紫雲垂蔭連枌社,珠石鐘靈萃柳園。(張琴書)”“義取柳園開地軸,興修榆社煥人文。(存義興社)”“宗源蜀地蕃莆海,族肇西河衍柳園。(卓鳳翥撰)”“北峙崇山三鼎立,南攜綠水一泓流。(卓承琪撰林井心書)”“岩壁昔曾聞出米,庵門今又煥傳燈。(卓褔豹撰并書)”“柳下武科傳骨科,園中野味召品味。(卓梅森撰)”……以上對聯高度概括了柳園村的自然與人文。

梧塘鎮沁後村有着典型的“走番”特色,清末民初,沁後卓氏開始下南洋,抵達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至民國初期,沁後卓氏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走華僑謀生的。他們在南洋開典當店、理發店、腳車店,也有踏三輪車做苦力的。一旦賺到錢,他們馬上就會寄回老家,補貼家人生活,甚至添置家産。比較成功的人物有卓攀、卓喜孫、卓金水等人。

沁後卓族有濃厚的經商意識,很多人信奉“無商不富”“一鋪旺三代”的信條。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一直惠及當代,如今仍有沁後新秀弄潮商海創業發家。

仙遊縣園莊鎮嶺北村位于莆田市與泉州市的交界處,1955年前由惠安縣管轄。該村卓氏宗親講的是閩南方言,但他們也是莆仙卓氏的正宗支脈。明末清初,卓清吾卓清陸兩兄弟從仙邑慈孝裡遷來嶺北,現已繁衍卓氏人丁560多人。

每年正月十六日,嶺北村靈濟宮舉行隆重的“蔔爐”盛會,再現明朝嘉靖年間群眾抗倭烽火連天的場面。彩旗隊、舞蹈隊、铳槍隊、鼓樂隊,吹打拉彈,炮聲不絕,香煙缭繞,人聲鼎沸,真是熱鬧非凡。嶺北的蔔爐盛會堪稱八閩大地上獨一無二的民俗文化現象。

楓亭霞街卓氏族人的聚居地也是鎮政府駐地。“楓亭元宵遊燈習俗”自宋代傳承到今長盛不衰,2005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從農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每晚參與遊燈活動的居民多達數千,上演車鼓隊、燈架隊、十音八樂隊、女子腰鼓隊等二三十項節目,而來自各地的觀燈人員則多達三四萬人。

莆仙卓氏知多少(族姓文化的巡禮之作)

附:作者簡介

卓梅森,出生于1971年,福建莆田人。鄉鎮教師。莆田仙山開發發起人,籌立首尊卓晚春真人大石像。論文獲過省、市一等獎,出版過聯考總複習書籍。創作首部有體系的校園詩集《紙樣年華》,近年作有微詩數百首。撰有《中華卓氏賦》。主編《莆仙卓氏族志》《卓晚春真人》等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