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作者:泸水时讯

1月23日至2月1日,清华大学云南怒江实践支队到怒江泸水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本次清华大学云南怒江实践支队由水利系、建筑学院、土木系、金融学院、社科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研究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共35名队员组成,通过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泸水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各基地、企业、果园、旅游景点等地。与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并针对文旅融合、产业扶贫、生态服务三大主题,摸清当地的工作基础,理清当地需求和工作目标,为后续怒江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和校地合作的不断推进奠定基础。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同时,实践支队还以冬令营的形式开展主题支教,结合支队所探索的水资源及清洁能源、水环境、乡村振兴等话题,围绕数学、物理、文学素质等方面,引导本地学生思考未来,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全面发展能力。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其间,队员们分别到老窝镇多多橘园、怒江峡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酸木瓜产品加工工厂、老窝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鲁掌镇三河村百鸟谷、三河村草果种植示范基地、泸水一中、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开展主题支教活动。

清华大学云南怒江实践研究生支队队长、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研究生芦治宇介绍,本次实践活动,支队队员将通过走访调研,探寻怒江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希望通过本次实践为怒江的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为怒江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得到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将论文写在怒江的大地上,为怒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芦治宇说。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黄慧说,此次怒江之行收获颇丰。通过实地调研,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窝镇多多橘园的发展成果,相信这对调研报告的撰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多多橘园在前期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成功,它运用的智慧农业里的灌溉技术,让整个橘园的产业和产量都有了很大提升。我觉得后续怒江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利用一些技术,或者企业的资金、人才培养模式,来给怒江的乡村振兴增光添彩。”黄慧说。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清华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的马安琪说,这次支教她把在学校学的一些理论,运用到了教育的整个过程,不仅帮助了同学,还对她的成长有很大帮助。“支教过程中,我向同学们传达了分数的高低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这样一个理念,希望他们在学习中更多体会到的是一个人的成长和变化。我也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还传递了一些我高中时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泸水一中高一学生杜加睿说,这次以冬令营形式的支教活动,老师们不仅教授了同学们经济学、水利工程、基本基础物理、心理学等专业的大学知识,还和他们一同畅谈未来的人生目标和梦想等话题。她也通过本次支教活动,了解了清华大学的生活,增加了她的学习动力。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我学习到了有关于职业规划、处理人际关系和调节心理问题等方面的知识,让我对大学的专业有了全面的认识,以后能帮助我更好地选择专业。”杜加睿说。

清华大学35名学生到怒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调研活动

泸水一中高一学生李揽月说,通过这次支教活动,她学习到了一些关于非暴力沟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老师们还分享了一些学习方法,让她自己收获多多。“老师们都和蔼可亲,和我们能像朋友一样相处,分享的知识也有趣又有用,我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冬令营活动。”

泸水融媒记者 余波华 胡鑫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