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作者:十柒历史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开国少将回乡看见辛酸一幕:老母亲饿到要饭,当地干部却个个吃成肥头大耳的胖子!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一想到无数战士付出了生命,才好不容易换来的和平年代里,却依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位戎马半生的将军,顿时感到无比心寒。

只见将军拍案而起,用气得发抖的手,指着面前那一桌山珍海味,怒斥干部们道:

“你们怎么吃得下去的!”

那么,这些干部们的山珍海味从何而来?开国少将又将如何处置他们呢?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讨饭为生的一家

众所周知,195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困难的三年时期。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这三年外有美苏封锁,内有自然灾害,直接导致了一场蔓延全国的大饥荒,许多老百姓都吃不上饭,甚至只能靠着挖草根、啃树皮来过活,活生生饿死的人都足足有两百五十万人之多。

在三年饥饿的折磨下,人们普遍瘦的只剩皮包骨,饿得气若游丝,就连毛主席,都带头跟全国人民一起吃苦,给自己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以致于毛主席最终也因为营养不良而得了浮肿病。

开国少将尤太忠,就正是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收到了一封家书。

家书传来噩耗,说他的老母亲已经病重在床,无力医治,只希望能见到尤太忠最后一面。

得知此讯,尤太忠顿时如遭雷劈,第一时间便请假回家,恨不能立马回到母亲的身边。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因为多年来公务繁忙,尤太忠已经有七年没有回过自己的家乡了,未曾想等到再次回乡,竟然就是见自己母亲的最后一面。

一想到他把自己前半生的几乎所有都奉献给了国家,却唯独没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尤太忠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对于母亲的愧疚。

好在此时的他,不但是堂堂开国少将,还身居着27军军长的高位,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为家族争光了。

他的家乡光山县,也都因为出了尤太忠这么个开国少将而引以为傲,得知尤太忠要回乡探亲,全县上下自然也都是兴致勃勃,热烈欢迎他的到来。

尤其是县里的干部班子们,还特地设宴为尤太忠接风洗尘。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但一心只有病重老母的尤太忠,自然没有心情吃喝,他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凭借着自己记忆中对家的模糊印象,直奔自家那间草屋。

然而令尤太忠没有想到的是,他却直接迎面撞见了正准备出门讨饭的大哥一家三口,只见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手里还拿着个讨饭用的又脏又破的碗,

见了尤太忠,大哥大嫂顿时激动地一抹一把辛酸泪,跟他诉说着这些天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多苦:

“太忠啊!你可算是回来了,你再不回来,咱妈就挺不住了!她老人家前两天还非要跟着我们出门讨饭,结果这两天直接饿得起都起不来啦!”

一听到这话,尤太忠顿时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家徒四壁的老屋,果真看见形如枯槁的老母亲,奄奄一息地躺在破旧草席上。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尤太忠见状连忙冲上去握住老母亲的手,不知觉间早已是泪流满面:

“妈,是我,我是忠伢,我回来看您来啦!”

老母亲艰难地睁开那双昏花的眼,有气无力地吐出几个字:“回来啦...回来就好..”

话音一落,老母亲便又两眼一抹黑地昏了过去。

这可把尤太忠给吓坏了,他连忙伸手去试探鼻息,发现尚有一丝微弱游丝的气息,顿时松了半口气。

紧接着,他连忙把自己带来的一小袋粮食给煮成粥,亲手喂老母亲喝了小半碗,这才把老母亲给勉强从鬼门关给拽了回来,顺带也让自己饿了许久的大哥大嫂们也填了顿肚子。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等到大家终于都缓过来之后,尤太忠这才一脸正色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国家不是给我们家都分了田地的吗?按理来说这么多地,就算收成差点,也不至于把人给饿成这样啊!”

面对尤太忠的询问,老母亲和大哥都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开始跟尤太忠娓娓道来。

此时的尤太忠才得知,原来自家沦落到讨口为生,不仅仅是天灾,还有人祸......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将军发怒

尤太忠的大哥表示,以往他们一家日子确实过得还算不错,自己种地自己吃。但就是从今年开始,村里忽然说上面有什么“任务”,要多收粮食,不收就是对抗国家政策。

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想到没有国家就没有他们现在的生活,自然也就是乖乖照做,直接把家里的粮食交了一大半上去。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结果谁料刚好又遇上天灾不断、收成不好,这粮食一交完,剩下的就根本不够他们吃了。

而且不仅他们一家成了这样,村里的许多人都是,粮食一交完,就让本来就不多的余粮更是雪上加霜,一个个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一听到这里,尤太忠顿时紧皱眉头,体制内的他,对于国家的政策自然再清楚不过,当时国家都知道人民有困难,专门要求少收粮食,多留点百姓自己吃,怎么到了他老家这里,就是倒行逆施,反倒越收越多了呢?

只听大哥接着说道,一开始他们节省着吃,倒还勉强能过活,但是随着时间越推越长,他们的粮食也都很快见了底,压根没米可吃,全家都只能靠着乞讨维生了。

尤太忠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显而易见,一定是当地干部以权谋私,故意谎报政策加大税收,才让全村人都被迫饿肚子!这样的行为,跟从前那些鱼肉百姓的军阀贪官有什么区别?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一想到全村百姓都被这些干部们给忽悠瘸了,就连自家老母亲一大把年纪了,都还要拿着个破碗低三下四地四处乞讨,尤太忠更是又生气又心疼。

这边尤太忠还正一肚子窝火,就又来人说,村里干部特地摆了一桌酒席招待将军,还望将军赏脸移步。

显然,这村干部想借机拉拢尤太忠,攀上尤太忠的这层靠山。

一想到这里,尤太忠顿时更加生气,恨不能立马把那贪官给枪毙了。但理智还是让他极力克制住自己的满腔怒火,于是他便佯装无事发生,前去赴宴,他倒想看看这干部的闷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他一踏进这干部招待所,顿时就觉得好生气派!那院子又大又敞亮,中间的一桌酒席上更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样样齐全,跟他家老母连口粥都喝不到的凄惨模样,形成了鲜明对比。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再一看周围的干部班子们,一个个肥头大耳、满面油光,都是平日里没少滋润过、典型的营养过剩。

于是尤太忠没好气地问道:“你们天天都吃这个?”、

干部们顿时圆滑地奉承着:“哪有哪有,今天这不是您来了吗?那我们肯定不能怠慢您!特地拿来招待您的!”

紧接着,那些干部们便一边说着恭维的话,一边催促着尤太忠赶紧动筷子。

尤太忠一想到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毛主席,在年夜饭上都舍不得吃一口带肉馅的葱花饼,然而这群干部却一个个捞油水捞得肥头大耳,还有这条件给自己摆一桌山珍海味,便觉得火冒三丈,顿时一拍桌子发飙:

“你们还吃得下去?”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一句话,便把周围干部吓得一个个不敢吱声。

随后尤太忠便撂下他们转身离去,回家好好冷静下来,不然他怕自己一个没忍住,就拿枪把他们给崩了。

收拾好情绪之后,尤太忠便把自己身上唯一剩下的两百元,按一家五元的标准,分给了仅剩的四十户人家。

要知道村里以前可有两百户,如今却只剩四十户,由此可见这些无良的村干部,逼死逼走了多少的老百姓。

干完这些,尤太忠一刻也没闲着,赶紧找到河南更上一级的政府部门,把自己家乡那些贪官污吏全都举报!

尤太忠的少将军长身份,在这个时候也起了大作用,一见是军长亲自举报,政府部门的人员都相当重视,当即对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干部们革职严办!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得知贪官们终于落入法网,乡亲们顿时拍手叫好,十分钦佩尤太忠的秉公执法和清廉正气。

贪官蛀虫被打倒后,要解决的就是老家粮食紧缺的问题了。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勇猛少将

尤太忠为此不惜找到自己的老首长许世友商量,请求能够先从地方挤出一些粮食,调往那些饥荒最严重的地区救急。

一向也正义凛然的许世友在得知情况后,自然也是全力配合,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阻碍重重。

因为当时的粮食实在是太紧缺了,其他地方挤出粮食来的话,自己的粮食就不够了。而且想要调派粮食的话,还需要省里做批复,过层层关卡,要真得等到批复下达成功过后,估计老百姓们早就饿死了。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所以尽管尤太忠拼尽全力,也仅仅只凑出了1200斤的粮食,本来就不多,要真的平均到每位百姓手上的话,估计都是杯水车薪。

实在没办法了,尤太忠只能另寻他法,他一寻思,忽然灵光一闪,反应了过来:自家部队里不是还有军粮吗?

但是,调用军粮可是大罪,一旦被发现,后果相当严重,甚至有可能连军衔都不保。

可尤太忠一想到百姓们在受苦受难,也就完全顾不上这么多了,还是决定冒险赌一把。

于是很快,他便来到自己家乡附近的军属农场,亮明自己的军长身份,并且让厂长装上三大卡车的粮食,简单搭了一层布作为伪装,随后就这么浩浩荡荡、光明正大地把三辆粮食给拉了回去。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这三大卡车粮食,对于许久没吃过饭的老百姓们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的一顿救命粮,足以让他们吃上好不容易来的一顿饱饭了。

当然,尤太忠还不忘细心嘱咐道,贫农优先发放,干部家属最后发放,所有人不要问粮食哪来的,也不要问谁给的。

不过尤太忠也没有选择对上面进行隐瞒,而是主动做了检讨。

事情很快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得知尤太忠是为了让老百姓们吃上饭,非但没有惩罚他,还反倒夸奖他懂得为人民服务。

所以后来随着全国动员解决粮荒,尤太忠还成功升任了广州军区司令员。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但是,尤太忠为家乡人民所做的贡献不止于此,1978年,尤太忠还资助家乡光山县修天线塔和电视转播台,让光山县成为了河南信阳最先能看电视的县城。

八十年代为了帮助家乡脱贫,尤太忠还想方设法在村里修建了水泥厂和烟厂,这样一来,就能为家乡老百姓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可以不用再靠天吃饭,而是有一份更稳定的工作了。

除了建厂,尤太忠还自掏腰包资助家乡建立小学,希望能够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更多的老乡摘掉文盲的帽子。

在1988年,尤太忠还被升任为了上将军衔,到了1992年,尤太忠又为家乡谋划着修出一条铁路,让更多光山县的老百姓终于可以走出大山,也让更多的财富涌入了光山县的这片土地。

59年开国少将回乡大怒,只因老母亲讨饭为生,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

到了1998年,一生为民操劳奉献的尤太忠将军,终于与世长辞。回顾他的一生,革命年代堪当沙场猛将,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和平年代,他也不忘守护百姓人民,为他们谋福利、求发展,铁肩正义,为百姓们扫除黑暗,他就犹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人民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一起向这位老将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