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作者:十柒曆史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開國少将回鄉看見辛酸一幕:老母親餓到要飯,當地幹部卻個個吃成肥頭大耳的胖子!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一想到無數戰士付出了生命,才好不容易換來的和平年代裡,卻依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位戎馬半生的将軍,頓時感到無比心寒。

隻見将軍拍案而起,用氣得發抖的手,指着面前那一桌山珍海味,怒斥幹部們道:

“你們怎麼吃得下去的!”

那麼,這些幹部們的山珍海味從何而來?開國少将又将如何處置他們呢?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讨飯為生的一家

衆所周知,1959年正值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困難的三年時期。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這三年外有美蘇封鎖,内有自然災害,直接導緻了一場蔓延全國的大饑荒,許多老百姓都吃不上飯,甚至隻能靠着挖草根、啃樹皮來過活,活生生餓死的人都足足有兩百五十萬人之多。

在三年饑餓的折磨下,人們普遍瘦的隻剩皮包骨,餓得氣若遊絲,就連毛主席,都帶頭跟全國人民一起吃苦,給自己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定量,以緻于毛主席最終也因為營養不良而得了浮腫病。

開國少将尤太忠,就正是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收到了一封家書。

家書傳來噩耗,說他的老母親已經病重在床,無力醫治,隻希望能見到尤太忠最後一面。

得知此訊,尤太忠頓時如遭雷劈,第一時間便請假回家,恨不能立馬回到母親的身邊。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因為多年來公務繁忙,尤太忠已經有七年沒有回過自己的家鄉了,未曾想等到再次回鄉,竟然就是見自己母親的最後一面。

一想到他把自己前半生的幾乎所有都奉獻給了國家,卻唯獨沒能在母親跟前盡孝,尤太忠的心中頓時充滿了對于母親的愧疚。

好在此時的他,不但是堂堂開國少将,還身居着27軍軍長的高位,算得上是衣錦還鄉、為家族争光了。

他的家鄉光山縣,也都因為出了尤太忠這麼個開國少将而引以為傲,得知尤太忠要回鄉探親,全縣上下自然也都是興緻勃勃,熱烈歡迎他的到來。

尤其是縣裡的幹部班子們,還特地設宴為尤太忠接風洗塵。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但一心隻有病重老母的尤太忠,自然沒有心情吃喝,他回鄉的第一件事,就是憑借着自己記憶中對家的模糊印象,直奔自家那間草屋。

然而令尤太忠沒有想到的是,他卻直接迎面撞見了正準備出門讨飯的大哥一家三口,隻見他們一個個衣衫褴褛、面黃肌瘦,手裡還拿着個讨飯用的又髒又破的碗,

見了尤太忠,大哥大嫂頓時激動地一抹一把辛酸淚,跟他訴說着這些天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有多苦:

“太忠啊!你可算是回來了,你再不回來,咱媽就挺不住了!她老人家前兩天還非要跟着我們出門讨飯,結果這兩天直接餓得起都起不來啦!”

一聽到這話,尤太忠頓時三步并作兩步地沖進家徒四壁的老屋,果真看見形如枯槁的老母親,奄奄一息地躺在破舊草席上。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尤太忠見狀連忙沖上去握住老母親的手,不知覺間早已是淚流滿面:

“媽,是我,我是忠伢,我回來看您來啦!”

老母親艱難地睜開那雙昏花的眼,有氣無力地吐出幾個字:“回來啦...回來就好..”

話音一落,老母親便又兩眼一抹黑地昏了過去。

這可把尤太忠給吓壞了,他連忙伸手去試探鼻息,發現尚有一絲微弱遊絲的氣息,頓時松了半口氣。

緊接着,他連忙把自己帶來的一小袋糧食給煮成粥,親手喂老母親喝了小半碗,這才把老母親給勉強從鬼門關給拽了回來,順帶也讓自己餓了許久的大哥大嫂們也填了頓肚子。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等到大家終于都緩過來之後,尤太忠這才一臉正色地問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國家不是給我們家都分了田地的嗎?按理來說這麼多地,就算收成差點,也不至于把人給餓成這樣啊!”

面對尤太忠的詢問,老母親和大哥都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開始跟尤太忠娓娓道來。

此時的尤太忠才得知,原來自家淪落到讨口為生,不僅僅是天災,還有人禍......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将軍發怒

尤太忠的大哥表示,以往他們一家日子确實過得還算不錯,自己種地自己吃。但就是從今年開始,村裡忽然說上面有什麼“任務”,要多收糧食,不收就是對抗國家政策。

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想到沒有國家就沒有他們現在的生活,自然也就是乖乖照做,直接把家裡的糧食交了一大半上去。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結果誰料剛好又遇上天災不斷、收成不好,這糧食一交完,剩下的就根本不夠他們吃了。

而且不僅他們一家成了這樣,村裡的許多人都是,糧食一交完,就讓本來就不多的餘糧更是雪上加霜,一個個都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一聽到這裡,尤太忠頓時緊皺眉頭,體制内的他,對于國家的政策自然再清楚不過,當時國家都知道人民有困難,專門要求少收糧食,多留點百姓自己吃,怎麼到了他老家這裡,就是倒行逆施,反倒越收越多了呢?

隻聽大哥接着說道,一開始他們節省着吃,倒還勉強能過活,但是随着時間越推越長,他們的糧食也都很快見了底,壓根沒米可吃,全家都隻能靠着乞讨維生了。

尤太忠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顯而易見,一定是當地幹部以權謀私,故意謊報政策加大稅收,才讓全村人都被迫餓肚子!這樣的行為,跟從前那些魚肉百姓的軍閥貪官有什麼差別?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一想到全村百姓都被這些幹部們給忽悠瘸了,就連自家老母親一大把年紀了,都還要拿着個破碗低三下四地四處乞讨,尤太忠更是又生氣又心疼。

這邊尤太忠還正一肚子窩火,就又來人說,村裡幹部特地擺了一桌酒席招待将軍,還望将軍賞臉移步。

顯然,這村幹部想借機拉攏尤太忠,攀上尤太忠的這層靠山。

一想到這裡,尤太忠頓時更加生氣,恨不能立馬把那貪官給槍斃了。但理智還是讓他極力克制住自己的滿腔怒火,于是他便佯裝無事發生,前去赴宴,他倒想看看這幹部的悶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他一踏進這幹部招待所,頓時就覺得好生氣派!那院子又大又敞亮,中間的一桌酒席上更是雞鴨魚肉山珍海味樣樣齊全,跟他家老母連口粥都喝不到的凄慘模樣,形成了鮮明對比。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再一看周圍的幹部班子們,一個個肥頭大耳、滿面油光,都是平日裡沒少滋潤過、典型的營養過剩。

于是尤太忠沒好氣地問道:“你們天天都吃這個?”、

幹部們頓時圓滑地奉承着:“哪有哪有,今天這不是您來了嗎?那我們肯定不能怠慢您!特地拿來招待您的!”

緊接着,那些幹部們便一邊說着恭維的話,一邊催促着尤太忠趕緊動筷子。

尤太忠一想到别說普通老百姓,就連毛主席,在年夜飯上都舍不得吃一口帶肉餡的蔥花餅,然而這群幹部卻一個個撈油水撈得肥頭大耳,還有這條件給自己擺一桌山珍海味,便覺得火冒三丈,頓時一拍桌子發飙:

“你們還吃得下去?”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一句話,便把周圍幹部吓得一個個不敢吱聲。

随後尤太忠便撂下他們轉身離去,回家好好冷靜下來,不然他怕自己一個沒忍住,就拿槍把他們給崩了。

收拾好情緒之後,尤太忠便把自己身上唯一剩下的兩百元,按一家五元的标準,分給了僅剩的四十戶人家。

要知道村裡以前可有兩百戶,如今卻隻剩四十戶,由此可見這些無良的村幹部,逼死逼走了多少的老百姓。

幹完這些,尤太忠一刻也沒閑着,趕緊找到河南更上一級的政府部門,把自己家鄉那些貪官污吏全都舉報!

尤太忠的少将軍長身份,在這個時候也起了大作用,一見是軍長親自舉報,政府部門的人員都相當重視,當即對一個個肥頭大耳的幹部們革職嚴辦!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得知貪官們終于落入法網,鄉親們頓時拍手叫好,十分欽佩尤太忠的秉公執法和清廉正氣。

貪官蛀蟲被打倒後,要解決的就是老家糧食緊缺的問題了。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勇猛少将

尤太忠為此不惜找到自己的老首長許世友商量,請求能夠先從地方擠出一些糧食,調往那些饑荒最嚴重的地區救急。

一向也正義凜然的許世友在得知情況後,自然也是全力配合,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阻礙重重。

因為當時的糧食實在是太緊缺了,其他地方擠出糧食來的話,自己的糧食就不夠了。而且想要調派糧食的話,還需要省裡做批複,過層層關卡,要真得等到批複下達成功過後,估計老百姓們早就餓死了。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是以盡管尤太忠拼盡全力,也僅僅隻湊出了1200斤的糧食,本來就不多,要真的平均到每位百姓手上的話,估計都是杯水車薪。

實在沒辦法了,尤太忠隻能另尋他法,他一尋思,忽然靈光一閃,反應了過來:自家部隊裡不是還有軍糧嗎?

但是,調用軍糧可是大罪,一旦被發現,後果相當嚴重,甚至有可能連軍銜都不保。

可尤太忠一想到百姓們在受苦受難,也就完全顧不上這麼多了,還是決定冒險賭一把。

于是很快,他便來到自己家鄉附近的軍屬農場,亮明自己的軍長身份,并且讓廠長裝上三大卡車的糧食,簡單搭了一層布作為僞裝,随後就這麼浩浩蕩蕩、光明正大地把三輛糧食給拉了回去。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這三大卡車糧食,對于許久沒吃過飯的老百姓們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霖的一頓救命糧,足以讓他們吃上好不容易來的一頓飽飯了。

當然,尤太忠還不忘細心囑咐道,貧農優先發放,幹部家屬最後發放,所有人不要問糧食哪來的,也不要問誰給的。

不過尤太忠也沒有選擇對上面進行隐瞞,而是主動做了檢讨。

事情很快傳到了毛主席耳朵裡,毛主席得知尤太忠是為了讓老百姓們吃上飯,非但沒有懲罰他,還反倒誇獎他懂得為人民服務。

是以後來随着全國動員解決糧荒,尤太忠還成功升任了廣州軍區司令員。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但是,尤太忠為家鄉人民所做的貢獻不止于此,1978年,尤太忠還資助家鄉光山縣修天線塔和電視轉播台,讓光山縣成為了河南信陽最先能看電視的縣城。

八十年代為了幫助家鄉脫貧,尤太忠還想方設法在村裡修建了水泥廠和煙廠,這樣一來,就能為家鄉老百姓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他們可以不用再靠天吃飯,而是有一份更穩定的工作了。

除了建廠,尤太忠還自掏腰包資助家鄉建立國小,希望能夠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讓更多的老鄉摘掉文盲的帽子。

在1988年,尤太忠還被升任為了上将軍銜,到了1992年,尤太忠又為家鄉謀劃着修出一條鐵路,讓更多光山縣的老百姓終于可以走出大山,也讓更多的财富湧入了光山縣的這片土地。

59年開國少将回鄉大怒,隻因老母親讨飯為生,當地幹部卻吃成胖子

到了1998年,一生為民操勞奉獻的尤太忠将軍,終于與世長辭。回顧他的一生,革命年代堪當沙場猛将,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和平年代,他也不忘守護百姓人民,為他們謀福利、求發展,鐵肩正義,為百姓們掃除黑暗,他就猶如一盞明燈,始終照亮着人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一起向這位老将軍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