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赴一场“草本之约”:让传统手工艺重回寻常百姓家

作者: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人物速写:社区的非遗课堂上,李颖正在为学员们讲授纹样的设计方法。她的长发随意扎在脑后,黑色毛衣上搭着一条靛蓝色花纹的围巾,着装搭配得简单别致。这条围巾,是她自己画图刻版,再用板蓝根染成的。

  1月6日下午,在市中区七里山街道明珠社区的百手民艺学堂,一场关于传统植物染的公益课堂正在进行中。非遗传承人李洋正在为学员们讲述如何用针线制作出精美的纹样。

赴一场“草本之约”:让传统手工艺重回寻常百姓家

  “我们的缝法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这样拱形的缝法,还有这种穿缝;缝的时候针脚尽量均匀,这样做出来的纹样才能一致……”李洋手里拿着一块浅蓝色的布料作为示范,耐心仔细地讲解着针法。上一周,她带着学员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蓝染技艺。

  课桌前围坐着的学员们,都是明珠社区的居民。几堂课下来,他们认识了非遗传承人李洋,也了解了植物染这门古老的技艺。

赴一场“草本之约”:让传统手工艺重回寻常百姓家

    一草一木间

    探寻植物的色彩之美

  花草植物、鱼虫鸟兽,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图案生动地呈现在一块块蓝白相间的棉布上。透过阳光,布料呈现着柔和的蓝色。仔细观察课桌前的老师和学员,他们的着装里也多多少少带有植物染的颜色,或是一袭深褐色长裙,或是一条靛蓝色围巾,或是戴在头上的布艺发箍。

  植物染,这种被叫做“从前慢”的中国传统染色工艺,曾在中国古代沿用了数千年。它的“慢”体现在与如今的工业化染色效率差别上。据说在古代,染一匹上成的布,可能要花费数月的时间。草木染的原料取自山川大地间的植物,又因地域、气候和季节的千差万别而变幻出不同的颜色,因此总能在染色的过程中给予人类惊喜。尽管“慢”,但人们却喜爱它纯净的材质、亲肤的触感和极具生命力的颜色。

  李洋说,自己从小就与植物染色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我妈妈就在丝绸厂做染色的工作,奶奶家也曾经开过染坊。”从小,李洋就知道,洋葱外面的那层皮能染出黄绿色,晒干的青核桃皮能染出深褐色……

  长大后的李洋,出于对植物染的热爱,开始系统地学习这门技艺。

赴一场“草本之约”:让传统手工艺重回寻常百姓家

    读古诗词

    还原中国传统色

  用板蓝根染出的蓝色,是李洋工作室中出现最多的颜色。采访当天,恰好课堂上有一个事先调好的染缸,李洋向济南日报记者介绍起了这种蓝色产生的过程。

  “我们采集来的板蓝根鲜叶,要先用水沤上,半个月后将上面的水倒掉,剩下的就是靛泥,这时需要加上米酒和蜂蜜发酵……”忙活着染色的李洋,整个手部包括指甲缝都被染成了深蓝色。谁能想到,这一稳重又耐看的蓝色背后,竟然有着那么多道复杂的工序。李洋说,尽管整个过程漫长复杂,但每当看到布料上呈现出的那些深深浅浅的蓝色,就会感觉特别值得。

  工作室的案头上,放着一本厚厚的《中国古典传统色》,这是李洋经常翻看的一本书。书里的那些好看的颜色,大多数已经找不到当初染料配比的方法,现代的匠人们只能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摸索,反复调试和还原。为此,多年间,她去全国各地学习,与业内优秀匠人一起交流探讨。

  “陆游的《梅花绝句》中,有这样一句:曾与诗翁定花品,一丘一壑过姚黄。在读到这里时,我就特别想知道,姚黄到底是怎样一种黄?”在翻阅大量书籍和对照相关花卉品种后,李洋终于用槐米染出了诗句中的“姚黄”。

赴一场“草本之约”:让传统手工艺重回寻常百姓家

    重回民间

    艺术不该“束之高阁”

  “在古代,这些手艺并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普通老百姓家庭都会的染色方法。反倒是现在,它成了一种小众的存在。”李洋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古代的民间手工艺重新回到寻常百姓家。

  “民间手工艺只有扎根民间才能更有生命力。”李洋说,每当看到从国家到地方提出的“非遗进社区”相关内容,自己也会为之振奋。她积极与七里山街道明珠社区联系,要在社区开设非遗讲堂。为此,李洋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技法整理成课件,去各社区开展文化宣讲,让大家认识“植物染”;她将植物、棉布和工具带进课堂,让大家了解“植物染”;又带着社区居民们自己动手染色、设计纹样,让大家爱上“植物染”。

  “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看到很多成年学员自己学过之后再带着孩子来。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非遗技艺传承的希望。”明珠社区党委书记李颖坦言,过去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的大都是老年人,如今非遗课堂的开设,越来越多年轻人也积极参与其中。这,何尝不是社区与非遗的“双向奔赴”呢?(济南日报融媒记者 王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