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赴一場“草本之約”:讓傳統手工藝重回尋常百姓家

作者:愛濟南新聞用戶端

  人物速寫:社群的非遺課堂上,李穎正在為學員們講授紋樣的設計方法。她的長發随意紮在腦後,黑色毛衣上搭着一條靛藍色花紋的圍巾,着裝搭配得簡單别緻。這條圍巾,是她自己畫圖刻版,再用闆藍根染成的。

  1月6日下午,在市中區七裡山街道明珠社群的百手民藝學堂,一場關于傳統植物染的公益課堂正在進行中。非遺傳承人李洋正在為學員們講述如何用針線制作出精美的紋樣。

赴一場“草本之約”:讓傳統手工藝重回尋常百姓家

  “我們的縫法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這樣拱形的縫法,還有這種穿縫;縫的時候針腳盡量均勻,這樣做出來的紋樣才能一緻……”李洋手裡拿着一塊淺藍色的布料作為示範,耐心仔細地講解着針法。上一周,她帶着學員們已經學習了基本的藍染技藝。

  課桌前圍坐着的學員們,都是明珠社群的居民。幾堂課下來,他們認識了非遺傳承人李洋,也了解了植物染這門古老的技藝。

赴一場“草本之約”:讓傳統手工藝重回尋常百姓家

    一草一木間

    探尋植物的色彩之美

  花草植物、魚蟲鳥獸,各種充滿想象力的圖案生動地呈現在一塊塊藍白相間的棉布上。透過陽光,布料呈現着柔和的藍色。仔細觀察課桌前的老師和學員,他們的着裝裡也多多少少帶有植物染的顔色,或是一襲深褐色長裙,或是一條靛藍色圍巾,或是戴在頭上的布藝發箍。

  植物染,這種被叫做“從前慢”的中國傳統染色工藝,曾在中國古代沿用了數千年。它的“慢”展現在與如今的工業化染色效率差别上。據說在古代,染一匹上成的布,可能要花費數月的時間。草木染的原料取自山川大地間的植物,又因地域、氣候和季節的千差萬别而變幻出不同的顔色,是以總能在染色的過程中給予人類驚喜。盡管“慢”,但人們卻喜愛它純淨的材質、親膚的觸感和極具生命力的顔色。

  李洋說,自己從小就與植物染色有着不解之緣。“小時候,我媽媽就在絲綢廠做染色的工作,奶奶家也曾經開過染坊。”從小,李洋就知道,洋蔥外面的那層皮能染出黃綠色,曬幹的青核桃皮能染出深褐色……

  長大後的李洋,出于對植物染的熱愛,開始系統地學習這門技藝。

赴一場“草本之約”:讓傳統手工藝重回尋常百姓家

    讀古詩詞

    還原中國傳統色

  用闆藍根染出的藍色,是李洋工作室中出現最多的顔色。采訪當天,恰好課堂上有一個事先調好的染缸,李洋向濟南日報記者介紹起了這種藍色産生的過程。

  “我們采集來的闆藍根鮮葉,要先用水漚上,半個月後将上面的水倒掉,剩下的就是靛泥,這時需要加上米酒和蜂蜜發酵……”忙活着染色的李洋,整個手部包括指甲縫都被染成了深藍色。誰能想到,這一穩重又耐看的藍色背後,竟然有着那麼多道複雜的工序。李洋說,盡管整個過程漫長複雜,但每當看到布料上呈現出的那些深深淺淺的藍色,就會感覺特别值得。

  工作室的案頭上,放着一本厚厚的《中國古典傳統色》,這是李洋經常翻看的一本書。書裡的那些好看的顔色,大多數已經找不到當初染料配比的方法,現代的匠人們隻能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摸索,反複調試和還原。為此,多年間,她去全國各地學習,與業内優秀匠人一起交流探讨。

  “陸遊的《梅花絕句》中,有這樣一句:曾與詩翁定花品,一丘一壑過姚黃。在讀到這裡時,我就特别想知道,姚黃到底是怎樣一種黃?”在翻閱大量書籍和對照相關花卉品種後,李洋終于用槐米染出了詩句中的“姚黃”。

赴一場“草本之約”:讓傳統手工藝重回尋常百姓家

    重回民間

    藝術不該“束之高閣”

  “在古代,這些手藝并不是束之高閣的,而是普通老百姓家庭都會的染色方法。反倒是現在,它成了一種小衆的存在。”李洋還有一個夢想,就是讓古代的民間手工藝重新回到尋常百姓家。

  “民間手工藝隻有紮根民間才能更有生命力。”李洋說,每當看到從國家到地方提出的“非遺進社群”相關内容,自己也會為之振奮。她積極與七裡山街道明珠社群聯系,要在社群開設非遺講堂。為此,李洋将自己多年來積累的知識和技法整理成課件,去各社群開展文化宣講,讓大家認識“植物染”;她将植物、棉布和工具帶進課堂,讓大家了解“植物染”;又帶着社群居民們自己動手染色、設計紋樣,讓大家愛上“植物染”。

  “我最高興的時候,就是看到很多成年學員自己學過之後再帶着孩子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非遺技藝傳承的希望。”明珠社群黨委書記李穎坦言,過去主動參加社群活動的大都是老年人,如今非遺課堂的開設,越來越多年輕人也積極參與其中。這,何嘗不是社群與非遺的“雙向奔赴”呢?(濟南日報融媒記者 王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