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向老子请教,孔子听了恍然大悟

作者:火红的日子

#文章首发挑战赛#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现象,我们都习以为常,从来没想通过这些现象能得到一些道理和启示。但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他们却有有这样敏锐的感官,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得到人生的哲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老子,名李聃,创立了道家学说,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论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不仅教人表现柔弱、愚鲁,更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滤、自然……他的思想很难叫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里;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能看到了反面。

孔子向老子请教,孔子听了恍然大悟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并盛一时。但是他们的理念是相对的,孔子坚持“有为”,所以提出了仁制,提出了仁义忠孝廉礼耻,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老子与世隔绝,所以他对世间万物的体会也就更加深刻,年轻的孔子曾来到东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学问。

老子突然张开了自己的嘴让孔子看,然后问道:“你能看见我的牙齿吗?”

孔子感觉到很奇怪,先生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于是如实回答:“您的牙齿已经全部掉光了。”

老子接着又问:“那我的舌头呢?你看它还在我的嘴里吗?”

孔子立即回答说:“它还在您的嘴里完好好的。”

孔子向老子请教,孔子听了恍然大悟

老子不慌不忙地说出一个道理:“你明白了吧?牙齿是因为太坚硬,老是与各种食物咬来咬去,还自己跟自己咬来碰去,因此时间长了就掉光了。可是舌头不同,舌头柔软,虽然常常在牙齿同食物的磕碰中被挤过来挤过去的,但始终都只是默默的品味儿,不参与牙齿跟食物任何一方的磕碰争斗,最终食物碎了,牙齿掉了,而舌头却能好好地伴随人的生命只到终点。”

孔子恍然大悟,老子这是用自己的牙齿和舌头做比喻,深入浅出的说明了一个柔弱生存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弱”不是懦弱、孱弱、虚弱,而是指不强硬、不强势。道的作用无所不在,但它又不是显而易见,也不是锋芒毕露的,而是隐而不露的,而总是保持着低调和谦卑。

孔子向老子请教,孔子听了恍然大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