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作者:持之以恒

朱元璋从一个被遗弃的农家流浪儿走上皇帝宝座,掌控天下权柄,此前谁也想象不到。他虽有些粗莽豪放,却也机智好学,时有狂言妄语。一次,他对大臣挑衅,颇有几分自负之意,出了个生怪的对联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众臣一时被难住,只有一位年轻大臣解缙对出下联"孙子盖世无双"。不料朱元璋竟大怒,几乎要斩了解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这场风波?解缙的下联又有何深意?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农家悍童奋勇争雄

朱元璋出生于河南农家,自幼遭遇家破人亡的苦难。他年仅十四岁就成了游荡在淮河一带的孤苦伶仃,只能靠打游击讨生活。当时正值元朝统治中原的末期,四处暴动农民起义不断。朱元璋在流浪过程中偶遇起义军,被救济后加入其中。他英勇善战,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指挥天赋,屡立战功,迅速升任为起义军的将领。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元朝当政期间,中央集权衰微,内忧外患频出,加之统治者腐朽无能,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造反。当时最著名的起义军有张士诚、陈友谅、刘伯温等人领导的军队。朱元璋效力于陈友谅麾下,一路从小卒子靠实力打拼,最终成为陈友谅最得力的军事将领。

随着各路起义军征战连年,相互征伐削弱了实力,朱元璋看准时机反过来降伏了陈友谅,自立为王,并逐步吸收其他起义军,壮大了自己的军队。他用过人的智谋和胆略,战无不胜,最终在淮河流域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登基称帝。一个出身卑微的农家子弟,经历了多年磨难磨砺,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干,终成就了一代明君,可谓是奋勇求存、勇攀高峰的传奇人生。

明君狂言振威惹众怒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数年之后,已渐露狂傲之态。一日朝会,他突然出了个诗联上联"老子天下第一"。这上联颇有几分自负之意,暗指自己在天下无人能及。朱元璋素来武夫习气,言语往往直白粗鲁,臣工们一时竟无人能对。

只有一名年轻有为的进士解缙,应声对出一句下联"孙子盖世无双"。这下联中的"老子"和"孙子"分别指代老子和孙武,都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极高的人物,可与"天下第一"、"盖世无双"相提并论。解缙此举实乃机智回护,巧妙化解了朱元璋的狂言挑衅。

然而朱元璋却对此大为光火,疑解缙用"孙子"二字疏忽无礼,竟大怒要将解缙"推出去斩了"。解缙慌忙解释,这下联并非无礼,乃是用两位历史巨人向联中老子和自己暗合,实在是奉承之意。朱元璋才勉强冷静,放过了解缙一命。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这一幕实在荒诞不经,引发了满朝上下的哗然。朱元璋身为一代明主,竟如此轻率妄动干戈,令臣工生怕。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朱元璋这般武断,原因还在于自己对解缙奉承之词的理解错误。这事后更坐实了朱元璋武断专横、理解狭隘的劣根性。

解缙虽侥幸存活,但在朝中地位大不如前。这一次插曲,加之朱元璋日渐狂妄自大的言行,令当朝文臣寒心,不免对其有所疏离。这一事件,可谓是朱元璋后期愈加暴戾和权力肆虐的前兆和导火索。

权力冲昏头脑自视甚高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一统中原后,权力渐至顶峰,性情也日趋狂妄。他治理天下,手腕严厉,暴虐无度。

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曾多次下旨严惩贪污腐败,斩草除根,惩办了大批贪官污吏。但他自己在用刑上却也是无所节制。明史载,朱元璋纵肆杀戮,遍诛功臣,对亲信也毫不手软,一旦有人触其霉头,立即杀无赦。

当年朱元璋最得力的元勋戚继光,因一句无心之言遭朱帝猜忌,竟被活活打死。另一位名将张玄,因违背朱元璋命令,被砍了手足继而活埋。就连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因与朱元璋争权夺嫡,也险些一命呜呼。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权力的渴求已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对宗亲戚党也是如此,朱元璋对诤臣不加区别仇视,一度遍诛朱党以显权威。任何亲信只要有一丝不顺从,甚至微小的过失,便会受到严惩。

权力给朱元璋带来狂妄自大的个性。他创制了"至正""万世师表"等社稷诰号,自诩为"天朝上主"。明史载,朱元璋自称"狂中有理,理中有狂"。他常以"狂"自居,目空一切。

但实际上朱元璋更多时候是一味耀武扬威,对文臣不屑一顾。尊重文臣的做法,在他看来不过是"书生气节"。生怕文人干政,他甚至下令明令禁止文臣投书进言。其武断专横的作风,已远远背离了历代明君的圭臬。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这种暴戾狂妄使朱元璋与文臣渐行渐远,朝野阉党充斥,政局日趋腐朽,终至明王朝由盛而衰的必然结果。

反思历史教训吸取经验

朱元璋的狂傲暴虐,给明初的国政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教训。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一代英主,虽然开创了嘉勉王朝,却最终因为性情狂妄而亏损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些教训值得今人深思。

作为一国领袖,应当虚怀若谷,时刻谨言慎行,恪守谦逊有度的原则。明君如果骄奢淫逸,目空一切法纪,必将祸乱朝纲,损及国体。即便是出于无心的失言,也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所以,明君不应狂言自傲,亦不可轻慢贤臣。相反,应该用宽阔的胸怀包容不同的声音,努力用人唯贤,尊重文人学士,虚心听取臣工的进言谏陈。用人不分门阀,只以品德才干为取舍标准,方能得到贤能辅佐,国家兴旺发达。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重之又重,以民为本是一代明君应该终身秉持的观念。朱元璋在建立王朝之初,曾经"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绩"的诺言,饱含了对农民的博爱之心。但在夺取皇权后,却背离了为民的初衷,沉湎于个人独裁专权,民不聊生。一代明主如此,终将失去人心,覆亡在所难免。

因此,应当汲取朱元璋暴虐愚钝的历史教训,知所改过。只有虚怀若谷、尊重人才、以民为本,一国之君才能正心修身,开启永享太平的大同盛世。

皇帝本非他人臭气熏天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尽管朱元璋在统治后期日益狂妄自大,武断专横,但他建立大明王朝的功勋却是不可抹杀的。正是朱元璋这一革命英雄,推翻了腐朽的元朝统治,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为中原带来长治久安。

朱元璋在位三十年,他重新确立中央政权的至高无上权威,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君主制度。他狠厉整饬吏治,严惩贪污腐败,使政通人和,社稷臻于昌盛。他还废除了宋元时期的政治门阀制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选拔人才,开创了明朝科举制度。

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大兴土木工程,在南京修建了宏伟的紫禁城,将其作为首都。同时为了防范外患,他还在边疆大兴城墙工事,加固国防。在军事上,他重塑汉人精锐骑兵,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绝世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朱元璋重视发展农业,下诏"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绩"以安民心。他注重推广农业科技,催生了当时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农业著作问世。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农民的重视程度超过后代任何一个皇帝。

在经济政策上,朱元璋鼓励手工业生产,推行广纳民间技艺的开放政策,使明初手工业空前发达。同时他大张对外贸易之门,迎来了一段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

朱元璋亦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下令大兴学校,中州馆即是他亲自督办的一所著名学府。他还延揽了大批文臣学者为朝廷效力,使明朝文化事业百花齐放。明初曾出现过一批文坛巨擘,如冯恩、江盈科等,为明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