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作者:持之以恒

朱元璋從一個被遺棄的農家流浪兒走上皇帝寶座,掌控天下權柄,此前誰也想象不到。他雖有些粗莽豪放,卻也機智好學,時有狂言妄語。一次,他對大臣挑釁,頗有幾分自負之意,出了個生怪的對聯上聯"老子天下第一"。衆臣一時被難住,隻有一位年輕大臣解缙對出下聯"孫子蓋世無雙"。不料朱元璋竟大怒,幾乎要斬了解缙,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的這場風波?解缙的下聯又有何深意?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農家悍童奮勇争雄

朱元璋出生于河南農家,自幼遭遇家破人亡的苦難。他年僅十四歲就成了遊蕩在淮河一帶的孤苦伶仃,隻能靠打遊擊讨生活。當時正值元朝統治中原的末期,四處暴動農民起義不斷。朱元璋在流浪過程中偶遇起義軍,被救濟後加入其中。他英勇善戰,很快就展現出了過人的軍事指揮天賦,屢立戰功,迅速升任為起義軍的将領。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元朝當政期間,中央集權衰微,内憂外患頻出,加之統治者腐朽無能,各地農民紛紛舉起義旗造反。當時最著名的起義軍有張士誠、陳友諒、劉伯溫等人上司的軍隊。朱元璋效力于陳友諒麾下,一路從小卒子靠實力打拼,最終成為陳友諒最得力的軍事将領。

随着各路起義軍征戰連年,互相征伐削弱了實力,朱元璋看準時機反過來降伏了陳友諒,自立為王,并逐漸吸收其他起義軍,壯大了自己的軍隊。他用過人的智謀和膽略,戰無不勝,最終在淮河流域一統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登基稱帝。一個出身卑微的農家子弟,經曆了多年磨難磨砺,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才幹,終成就了一代明君,可謂是奮勇求存、勇攀高峰的傳奇人生。

明君狂言振威惹衆怒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數年之後,已漸露狂傲之态。一日朝會,他突然出了個詩聯上聯"老子天下第一"。這上聯頗有幾分自負之意,暗指自己在天下無人能及。朱元璋素來武夫習氣,言語往往直白粗魯,臣工們一時竟無人能對。

隻有一名年輕有為的進士解缙,應聲對出一句下聯"孫子蓋世無雙"。這下聯中的"老子"和"孫子"分别指代老子和孫武,都是中國曆史上地位極高的人物,可與"天下第一"、"蓋世無雙"相提并論。解缙此舉實乃機智回護,巧妙化解了朱元璋的狂言挑釁。

然而朱元璋卻對此大為光火,疑解缙用"孫子"二字疏忽無禮,竟大怒要将解缙"推出去斬了"。解缙慌忙解釋,這下聯并非無禮,乃是用兩位曆史巨人向聯中老子和自己暗合,實在是奉承之意。朱元璋才勉強冷靜,放過了解缙一命。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這一幕實在荒誕不經,引發了滿朝上下的嘩然。朱元璋身為一代明主,竟如此輕率妄動幹戈,令臣工生怕。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朱元璋這般武斷,原因還在于自己對解缙奉承之詞的了解錯誤。這事後更坐實了朱元璋武斷專橫、了解狹隘的劣根性。

解缙雖僥幸存活,但在朝中地位大不如前。這一次插曲,加之朱元璋日漸狂妄自大的言行,令當朝文臣寒心,不免對其有所疏離。這一事件,可謂是朱元璋後期愈加暴戾和權力肆虐的前兆和導火索。

權力沖昏頭腦自視甚高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一統中原後,權力漸至頂峰,性情也日趨狂妄。他治理天下,手腕嚴厲,暴虐無度。

朱元璋為了籠絡人心,曾多次下旨嚴懲A錢腐敗,斬草除根,懲辦了大批貪官污吏。但他自己在用刑上卻也是無所節制。明史載,朱元璋縱肆殺戮,遍誅功臣,對親信也毫不手軟,一旦有人觸其黴頭,立即殺無赦。

當年朱元璋最得力的元勳戚繼光,因一句無心之言遭朱帝猜忌,竟被活活打死。另一位名将張玄,因違背朱元璋指令,被砍了手足繼而活埋。就連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标,因與朱元璋争權奪嫡,也險些一命嗚呼。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權力的渴求已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對宗親戚黨也是如此,朱元璋對诤臣不加差別仇視,一度遍誅朱黨以顯權威。任何親信隻要有一絲不順從,甚至微小的過失,便會受到嚴懲。

權力給朱元璋帶來狂妄自大的個性。他創制了"至正""萬世師表"等社稷诰号,自诩為"天朝上主"。明史載,朱元璋自稱"狂中有理,理中有狂"。他常以"狂"自居,目空一切。

但實際上朱元璋更多時候是一味耀武揚威,對文臣不屑一顧。尊重文臣的做法,在他看來不過是"書生氣節"。生怕文人幹政,他甚至下令明令禁止文臣投書進言。其武斷專橫的作風,已遠遠背離了曆代明君的圭臬。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這種暴戾狂妄使朱元璋與文臣漸行漸遠,朝野閹黨充斥,政局日趨腐朽,終至明王朝由盛而衰的必然結果。

反思曆史教訓吸取經驗

朱元璋的狂傲暴虐,給明初的國政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這為後世留下了寶貴教訓。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一代英主,雖然開創了嘉勉王朝,卻最終因為性情狂妄而虧損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這些教訓值得今人深思。

作為一國領袖,應當虛懷若谷,時刻謹言慎行,恪守謙遜有度的原則。明君如果驕奢淫逸,目空一切法紀,必将禍亂朝綱,損及國體。即便是出于無心的失言,也有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是以,明君不應狂言自傲,亦不可輕慢賢臣。相反,應該用寬闊的胸懷包容不同的聲音,努力用人唯賢,尊重文人學士,虛心聽取臣工的進言谏陳。用人不分門閥,隻以品德才幹為取舍标準,方能得到賢能輔佐,國家興旺發達。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重之又重,以民為本是一代明君應該終身秉持的觀念。朱元璋在建立王朝之初,曾經"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績"的諾言,飽含了對農民的博愛之心。但在奪取皇權後,卻背離了為民的初衷,沉湎于個人獨裁專權,民不聊生。一代明主如此,終将失去人心,覆亡在所難免。

是以,應當汲取朱元璋暴虐愚鈍的曆史教訓,知所改過。隻有虛懷若谷、尊重人才、以民為本,一國之君才能正心修身,開啟永享太平的大同盛世。

皇帝本非他人臭氣熏天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盡管朱元璋在統治後期日益狂妄自大,武斷專橫,但他建立大明王朝的功勳卻是不可抹殺的。正是朱元璋這一革命英雄,推翻了腐朽的元朝統治,結束了長期的戰亂,為中原帶來長治久安。

朱元璋在位三十年,他重新确立中央政權的至高無上權威,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君主制度。他狠厲整饬吏治,嚴懲A錢腐敗,使政通人和,社稷臻于昌盛。他還廢除了宋元時期的政治門閥制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的制度選拔人才,開創了明朝科舉制度。

為了鞏固皇權,朱元璋大興土木工程,在南京修建了宏偉的紫禁城,将其作為首都。同時為了防範外患,他還在邊疆大興城牆工事,加強國防。在軍事上,他重塑漢人精銳騎兵,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朱元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出絕世下聯,朱元璋:推出去斬了

朱元璋重視發展農業,下诏"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績"以安民心。他注重推廣農業科技,催生了當時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農業著作問世。由此可見,朱元璋對農民的重視程度超過後代任何一個皇帝。

在經濟政策上,朱元璋鼓勵手工業生産,推行廣納民間技藝的開放政策,使明初手工業空前發達。同時他大張對外貿易之門,迎來了一段貿易發展的黃金時期。

朱元璋亦十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下令大興學校,中州館即是他親自督辦的一所著名學府。他還延攬了大批文臣學者為朝廷效力,使明朝文化事業百花齊放。明初曾出現過一批文壇巨擘,如馮恩、江盈科等,為明朝的文化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