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作者:持之以恒

在延安曲折的抗戰歲月裡,一樁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引發了一段趣聞逸事。黨中央重要上司人朱德院中那株結實累累的蘋果樹,竟然慢慢失去了它的果實。而罪魁禍首,居然是朱德的兩位親密戰友——陳赓和陳錫聯。每當他們前去朱德家"彙報工作",樹上的蘋果就會神秘消失一些。這令周圍的同志們都暗自側目,最終有人禁不住向朱德實話實說。面對這起"偷果"事件,身為紅軍總司令的朱德會作何反應?他會嚴懲陳赓二人,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故事?延安蘋果為何會如此寶貴?讓我們一探究竟。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生機勃勃邊區的缺口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奮勇殺敵,同時也在敵後根據地區建立起了穩固的陣地。延安作為中共中央所在地,無疑成為了傲視群雄的中心城市。然而,作為一座處于黃土高原腹地的邊陲小城,延安的經濟實力實在是太過貧弱了。

雖然很早就有一些協力同盟軍的外援救濟糧饷源源而入,但随着敵我争奪的持久化,國民政府竟然開始壓制中共的行為。他們對延安根據地進行了嚴密的封鎖,企圖讓這座抗日民主政權的堡壘陷入困境。果不其然,延安确實陷入了嚴重的資源匮乏之中。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為了長期抗戰的持續,中共上司層毅然決然提出了"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口号。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支援延安,而延安自身也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大生産運動"。無數黨員幹部們卷起袖子,親自到貧瘠的土地上開墾、種植。

這場在延安市郊鄉村燃起的"大生産運動"猶如一輪紅日,照耀着這片封鎖已久的根據地,讓它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不久,新的農田就遍布群山,果園、菜園也相繼建成。延安由此有了初步的自給自足能力,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也能得到較好的貫徹執行。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陳赓陳錫聯别開生面的"偷果記"

時光回溯到1943年的延安。這一年,陳赓和陳錫聯兩位将軍因在前線表現優異,被調往延安黨校進修學習。前此,他們一直駐紮在太行山區,那裡雖然環境艱苦,但至少秋季能吃到新鮮的水果。可是來到延安後,陳赓就感受到了一股子說不出的"幹旱"。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延安這塊高原上幾乎看不到一棵果樹,新鮮水果更是無處可尋。作為向來好吃的陳赓,自然對此感到相當不滿。于是他四處探聽哪裡還有水果園,并終于發現了朱德家中那棵碩果累累的蘋果樹。

陳赓一看就垂涎欲滴,當即動了心思想要弄到一些蘋果果腹。他首先就找到了老友陳錫聯,暗中布下了這場"盜果計劃"。陳赓的主意是,趁着前去朱德家"彙報工作"之際,假裝不經意間摘下幾顆蘋果,以解眷戀已久的新鮮水果之渴。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一向老實的陳錫聯起初是不願意的,但經受陳赓幾番軟硬兼施的"攻勢",最終還是被說服了。兩人約定好行動細節:陳錫聯先行敲門,朱德将他迎入室内後,陳赓再趁機用力搖晃樹幹,将蘋果全部打落。緊接着,陳赓也會敲門進入,假裝"意外"撞見陳錫聯,兩人再一同向朱德"彙報工作"。

計劃很快付諸實施。陳錫聯先敲門,朱德将他請入室内。陳赓立刻揮動樹枝,一下子就把大量蘋果打落了下來。随後他也敲門進入,故作驚訝地說:"陳錫聯老弟,你也在啊?真巧。"兩人就在朱德面前虛與委蛇地彙報起工作來。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待工作彙報結束,陳赓又裝出一副驚歎模樣:"朱總,你家院子裡怎麼掉了這麼多蘋果啊?要是不撿起來豈不太可惜了?"朱德聽了這話,當即豪爽地說:"既然你們來了,就一人撿些蘋果帶回去吃吧。"

别有深意的懲戒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朱德豪爽地讓陳赓和陳錫聯把掉落的蘋果帶走,看似是對兩人"偷果"行為的一種默許。但實際上,這背後隐藏着朱德更深層的用意。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将軍,朱德自然清楚軍紀軍令的重要性。他對違紀違法行為是極為反感的,甚至可以說是絕不手軟。

然而,朱德對陳赓二人的"偷果"事件卻不予嚴懲,反而施以恩典。這其中蘊含着朱德對人性弱點的寬容與了解。他深知,尤其是在如此艱苦的抗戰環境下,人之常情難免會産生一些小小的過錯和渴求。對此朱德并不苛刻,而是抱以同理心,給予适當的照應。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不過,朱德對陳赓二人的"懲戒"也絕非放任自流。他是在有意無意之間,給了兩人一個極富教育意味的懲罰。那就是讓他們親自撿拾地上的蘋果,而非束手旁觀。一來可以讓兩人嘗到一些辛酸,知道很多事情并非是可以逞一時之快就了事的。二來也讓他們切身體會到,浪費食物是一種多麼不負責任且可恥的行為。

朱德的這一作為無疑蘊含了極高的教育智慧。他沒有采取簡單粗暴的懲罰,而是以自己的睿智給予恰當的糾正。這樣既懲前毖後,又讓陳赓二人在被懲戒的過程中受益匪淺,從中汲取閱曆教訓。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如此行事,方能達到最大的懲戒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德之是以能成為傑出的軍事家和上司者,其慈祥仁愛的品德功不可沒。他不僅僅具有軍事指揮才能,更兼顧對手下人員的教育引導,展現出一種集高瞻遠矚、睿智精明與人格魅力于一身的卓越上司力。

蘋果樹的前世今生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朱德院中那株飽經摧殘、卻依舊碩果累累的蘋果樹,其實經曆了一段峥嵘歲月。它曾見證了延安這座小城在戰火硝煙中的艱難抗争,也見證了這裡熱土重生的希望之光。

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初,延安還隻是一座默默無聞的小城。當時美國傳教士在此建有一所教會學校,院子裡就種植了這棵蘋果樹苗。樹苗雖小,但頗受當地居民的喜愛。他們常常躊躇滿志地期盼着,将來能從這棵樹上采撷到鮮美的碩果。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誰知好景不長,由于戰火的蔓延,這所教會學校很快就不複存在了。蘋果樹苗也在一次次洗劫中遭到破壞,差點夭折。直到1937年,中共黨中央和紅軍将領們來到這裡避難紮根,他們發現了這株樹苗的存在,并加以精心保護和培育。

一年之後,這株樹苗慢慢長大,終于開花結果。當第一批紅豔的蘋果挂在枝頭時,所有人都歡欣鼓舞。因為,這不僅是一株普通的果樹,更象征着延安小城在艱難歲月裡終将重拾生機的希望。從此,朱德等黨和軍隊上司人便将它視為一種寶貴的财富和精神力量。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戰火硝煙紛飛,這棵蘋果樹屢遭摧殘。有一年,敵機的重機槍掃射令它遭到重創,第二年它依然奇迹般地存活并開花結果。面對種種磨難,這株樹卻以頑強的生命力一次次重生,成為大家心目中的"不死果樹"。

時至今日,朱德那棵蘋果樹雖然斜挎殘枝,卻依舊傲然屹立,散發出永不磨滅的生命力。它已經成為延安這座英雄城市的一種标志性景觀,見證了這裡曾經的艱難歲月,也昭示着更加燦爛的未來。

朱德滿樹蘋果丢了,陳赓和陳錫聯總是去串門,有人告密:他倆偷的

延安精神永垂不朽

"偷果事件"雖然隻是一件小小的趣事,但它卻折射出延安精神的豐富内涵。這種精神,正是中國共産黨人和延安幹部群衆在艱苦歲月中鍛造出來的寶貴品質,成為了他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

首先,這種精神展現了共産黨人的大公無私和勤儉節約的作風。盡管生活在極端匮乏的環境中,但陳赓等将軍們依然能克制住對新鮮水果的渴望,絕不鋪張浪費,展現出一種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與此同時,朱德等上司幹部則盡可能地滿足手下官兵的合理需求,表現出極大的同理心和關懷厚德。

其次,這種精神也展現了共産黨人敢于直面錯誤,既嚴格要求自己,又寬嚴并濟的品質。陳赓等人雖然"偷果"有悖紀律,但朱德并未苛加處罰,而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這恰恰彰顯出他們信任群衆、耐心教育的睿智态度。同時,陳赓二人也誠懇地接受了來自上級的懲戒和教育,而非故步自盤、逃避責備。

再次,延安精神凝聚着黨同群衆的血肉聯系。在艱苦環境下,黨的上司幹部幾乎就是群衆手足,他們通過這種魚水深情的關系,将全體人民團結在自己周圍。這不僅增強了人們對黨的擁護,也為黨赢得了廣大的群衆基礎。是以,這也是共産黨人能夠長期持久抗戰、最終戰勝一切困難的根本力量所在。

此外,延安精神還蘊含了共産黨人堅韌不拔的鬥争勇氣,以及在逆境中永不放棄的頑強毅力。正如朱德那株屢遭摧殘卻始終重生的"不死果樹"那樣,延安幹部群衆經曆了一次次巨大磨難,但終于用自己的頑強意志赢得了最後的勝利。

可以說,"偷果事件"雖然隻是一段小小的轶事,卻将延安精神的豐富内涵展現得淋漓盡緻。這種寶貴精神力量,将永遠激勵我們在新的長征路上不斷奮勇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