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作者:加巴有布黄药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一本《竹书纪年》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史实,当和平的假象被揭开,到底怎样的历史才是真实的?晋朝的盗墓贼挖出了一本天书,当中记载了89位帝王,许多方面都与《史记》的记载不同,到底怎样才是真的?

这本书又是如何而来,要如何正确的对待书中记载呢?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竹书纪年)

一、盗墓贼发现上古史书,古今多版本

今天的人对《竹书纪年》的态度,许多人认为他是伪史书,也有许多人认为他才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这本来自战国时期魏国、晋国共编的史书,记载了从夏商周,再到春秋时期的晋国,以及战国时期的魏国的历史。

他是如何被发现的?晋武帝时期,在河南出土了一大批战国墓葬,其中便有古书出土。当时有一个盗墓贼,原本是想去墓葬里偷点陪葬品,结果在地上看见了许多竹片。这些竹片不值钱,盗墓贼不日便离开,但村民见状立刻上报。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竹简 图文无关)

官府一来发现了满地的竹简,就把这些竹简收集起来,这时候他们只当是普通的书籍记载,可没想到,这上面的记载,颠覆了中国的历史。这批竹简到了洛阳,皇帝命人整理,但当时竹简上的内容是小篆,十分难认。

于是破解进度缓慢,直到通过学者的研究,他们才发现,被挖开的墓葬是战国时期的魏王墓葬。所以这些竹简应该是不曾被发现的典籍,因为这些内容被记载在竹简上,也被称作《竹书纪年》。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竹书纪年)

通过研究,整理成册,晋朝的学者很快发现,这是一本按照年份编撰的编年史书。并且这些记载,是按照夏、商、西周,然后是晋国、魏国,一共分成了十三篇。从周平王迁都之后,采用了晋国的纪年,三家分晋之后又使用了魏国纪年。

这样一本先秦史书,他的出现比《史记》还早了两百多年,从真实性来看,《竹书纪年》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大的。但这样一本书,他却出现了好几个版本,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竹书纪年)

首先是在发现之初,根据竹简内容所编撰出来的“出释本”,但当时因为时间久远,部分字形引发争议。很快晋朝永嘉之乱爆发,原本考订竹简的工作被暂停,之后续上的这一本就被称作“考正本。”

战争的缘故导致最初的逐渐消失,“初释本”与“考正本”却流传下来了,逐渐为大众所熟知。但唐代后,五代十国的战乱,导致《竹书纪年》的传抄本也渐渐消失,不论是考正还是初释都渐渐的不存于世。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古代战乱)

加上当时研究的人比较少,许多人还是守着《史记》来研究,所以《竹书纪年》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宋代时期更是知之甚少。到了明代,嘉庆年间的范钦编撰出了一本《竹书纪年》刻本,也被我们称作“今本”。

但清代的学者多斥责今本是伪作,与先前相差甚远。在清代研究古籍的学者增多,嘉庆年间的朱右,不仅寻找佚文,还多方考证,编成了《古本竹书纪年》,王国维在这之上,又对该本进行辑校。

而清代学者编撰、辑校国的《竹书纪年》,也被看做是更接近初本的书籍,也被称作“古本”。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竹书纪年辑校)

二、《竹书纪年》与《史记》差距诸多?

从真实性来看,两本书到底谁才更接近历史?而《竹书纪年》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一场颠覆性的认识。从古代的诸多儒家经典,再到《史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主流作品中,往往宣传的是“仁义礼智信”,讲究的是道德、仁义。

可在《竹书纪年》的记载中,大部分都是“杀戮”的记载,许多被我们看做是仁义的代表,实际上却是包含杀戮的,这与《史记》的记载有出入。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古代儒学)

其中一段,在《竹书纪年》中,“祖乙即胜位,是为中宗。”可是《史记》中却说,太戍才是中宗,这中间的差别就很大了。但根据大陆的甲骨文记载,上面正写着“中宗祖乙”,可见在这一点上《竹书纪年》比《史记》更加真实。

二者还有哪些不同和差距呢? 商朝的宰相伊尹,被当代人看做是“贤相”的典范,史记记载,当初商王太甲登基后,行事荒唐不问朝政,于是伊尹将太甲囚禁三年,这三年一直用心治理国家,看到太甲一天天改过自新,于是又重新将大权还给了太甲。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伊尹)

这件事情,让伊尹在历史上评价很高,因为一般很少有人掌权之后,又能够坦然还回去的,而且在伊尹的治理下,商朝的确更好的。但是根据《竹书纪年》的说法,我们会发现,太甲与伊尹的故事,不过是一场假象。

伊尹决定将太甲流放,并非只是囚禁,而是伊尹成功篡权自立为王,甚至还想杀掉太甲。之后是太甲在外蛰伏了七年,最终才厚积薄发,将伊尹杀掉,之后让伊尹的儿子继承了家族产业。

至少从《竹书纪年》来看,伊尹的贤相说法还是有待考证的。毕竟从他篡位来看,和贤相就大相径庭了。

还有“共和行政”时候的故事,当时周厉王统治天下民不聊生,于是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周厉王仓皇出逃,在危急时刻幸好有诸侯卫武公,他稳定了镐京的形势,之后周公与卫武公,共同执掌朝政,这便是《史记》的记载。

但在《竹书纪年》中,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叫共伯和,是他稳定了镐京,并且最后成功登上王位。但是关于共伯和到底是谁?并没有详细记载,但仅从以上两件事情中,就能看出《竹书纪年》与《史记》存在的细微差别。

(共和行政)

三、如何看待《竹书纪年》?

到了现代的古代研究中,往往将《竹书纪年》看做特别重要的历史资料,与《史记》同样都可以作参考。由于《竹书纪年》存在时间比《史记》更早,在研究先秦历史上,的确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结合文物等来看,《竹书纪年》无疑真实性更高,据说我们现代在做夏商周的考古工程时,夏朝的时间,就是根据《竹书纪年》来确定的。而《史记》,用于我们研究战国、汉代的一些古代历史,无疑是更加合适的。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

(竹书纪年)

我们需要去辩证的对待《竹书纪年》,针对一件事物,需要多方考证,才能够确定真伪。这不是说一本书说他是真的,我们就确定是真的。现代的考古工作者,许多历史研究,都是结合了出土文物来做的,文物与书籍都是需要的。

参考资料

方诗铭.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东岳论丛 4(1980):4.
盗墓贼挖出“天书”,记载了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记诸多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