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暑期档来临之前,谁也没有料到《消失的她》会成为第一个爆款。

之后《八角笼中》为旺盛的暑期档又添了一把火,但也让占据高排片,许多黄金场次的大规模点映为人诟病。

不过,王宝强的路人缘太好,国民度太广,《八角笼中》的做法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讨论,随后《孤注一掷》如法炮制,舆论被点燃。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孤注一掷》的点映式上映让其在短时间内票房破2亿。

不仅打破《西游记之女儿国》的单日点映票房记录,累计电影票房也超过了《八角笼中》,将《巨齿鲨2》《封神》甩在身后。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然而人红是非多,电影也一样。

《孤注一掷》也好,《八角笼中》也罢,大规模点映,以点代映的方式都是宣发的一种。

从这方面看,没有什么问题,若片子质量不济,早就被抬走了,所以这是把双刃剑,以点代映的方式也有助于观众看到更多好电影,

因为敢于大规模点映,一般质量都还不错,否则口碑一出来,直接会让票房大跳水,同时也可以带热大盘,让影院和市场受益,良币驱逐劣币。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但从公平竞争方面看,突如其来地占据许多黄金场次,确实挤压了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

让本合理安排的排片与观众的观影计划一下子被打乱,也让市场规则不复存在,这是弊的一方面。

因为这种行为多了对电影和市场也有一定的损伤,若此类风气形成气候,那档期就变得没有意义。

档期本是为了合理安排各类影片与排片,让每部电影都能获得理想的票房,可点即上打乱了原有的秩序,挤压了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如周末两天正是《巨齿鲨2》票房高涨的时候。

可大规模点映的出现让《巨齿鲨2》从第一掉到第二,第二掉到第三,《热烈》《长安三万里》等影片也因此排片减少。

这种竞争着实有些不妥,国产电影应该是百花齐放,而非一家独大,不然市场就会走向畸形,形成恶性循环。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另外,《孤注一掷》大规模点映不开分具有迷惑性。

再加宣发与明星粉丝效应,让路人不容易判断高口碑到底是真是假,上座率奇高是否是泡沫。

而且根据票房走势来看,日后肯定会有后来者,现实题材+话题炒作+短视频平台宣发+下沉市场,这肯定会成为此后公式化的制作与宣发流程。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这样一来,很多电影都成了流水线产品。

如果质量不错,那还能接受,倘若都是敷衍之作,弊大于利。

所以点即上这种模式还是适可而止,从眼前看,是好的,但从长远看,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变味,那买单是观众、市场、电影人,得不偿失。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不过,《孤注一掷》的宣发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嗲房。

《孤注一掷》的主要宣发集中在抖,利用碎片化传播,做到了出圈,也牢牢抓紧了下沉市场。

根据抖的用户画像,以及观影人群来看,他们或许都不用豆瓣,所以一开始豆瓣开不开分对他们观影兴趣影响不大。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也许是看到了舆论的分化,以及观众对于点即上的逆反,《孤注一掷》提档。

与其点映占据大量黄金场被人骂,不如正式上映正大光明,趁着口碑和热度提档这个操作极其明智。

正式上映后,短短两天时间票房已经达到8.81亿,业内预测也给出了超高的38亿,超越《消失的她》成为今年暑期档冠军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然而,《孤注一掷》点即上的方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那就是国产电影的宣发都变懒了,遵循懒惰逻辑,一味地模仿别人。

他人的宣发火了,就成批量的复制,没有一点创新,让现在的宣发只剩三种,情绪营销、话题炒作与以点代映,全在激发矛盾。

《唐探3》的时候都在骂陈思诚,如今却成了理解陈思诚、成为陈思诚、超越陈思诚,让电影变成了公式,按需填充东西。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犹记得当年各大电影的宣发都是五花八门,让观众各种惊喜。

如徐峥的《港囧》搞打视频电话给观众,开吐槽包贝尔大会的宣发。

周星驰的《美人鱼》主打情怀,以“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让观众走进电影院,还有《前任3》把电影变成仪式感,《心花路放》开启票补等宣发。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虽说其中有些电影很烂,借助宣发“骗”了些钱,但至少能看出他们在宣发上的用心。

不像现在,很多片子也一般,却学别人卖惨,各种绑 架观众,装也不装一下,直接从观众口袋掏钱,只有跟随,没有创新。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自《富春山居图》开启烂片营销后,国产电影好像看到了光,纷纷学它。

不再重视口碑,转向宣发攻势,再加流量时代的来临,这种诈骗式电影如火如荼,观众饱受折磨。

但物极必反,吴京的一部《战狼2》改变这种格局,让电影市场又恢复了以前的健康,电影看的是口碑,而非宣发。

点映式上映,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的做法伤害了谁?

可是,好景不长,观众看好片还没有几年,观影习惯被迫中断。

三年之后,情况好转,电影市场有所回暖,但《满江红》却开了个不好的头,让大家趋之若鹜。

这种片子,这种宣发都能卖到40多亿,那后来者就不会再费尽心思地打磨作品,为宣发想招,希望这份阵痛能够早点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