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会计基础理论一、会计的基本假设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要素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2.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
  3.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等间距的时期,即“会计期间”。《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单位来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要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 客观性
  2.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 可理解性
  4. 可比性:

    (1) 纵向,是指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比较。这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 横向,是指同一时期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这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 实质重于形式: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6. 重要性: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
  7. 谨慎性
  8. 及时性:《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在每年4月30号之前公布财报。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1. 会计要素的概念

    (1) 企业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

    (2)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3)《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的会计要素划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项。

  2. 资产

    (1) 资产的概念: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 资产包括企业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

    (3) 确认资产的条件(同时满足)

    ① 具备资产的特征、复合资产的定义

    ② 与该资源相关的经济利益可以流入企业。如果根据编制财报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该资源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③ 该项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计量。

  3. 负债

    (1) 负债的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 确认负债的条件(同时满足)

    ① 具备负债的特征、复合负债的定义

    ② 与该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如果根据编制财报时所取得的证据,与现时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③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所有者权益

    (1)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反映了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

    (2)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同属权益,两者都能对企业的资产提出要求权。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① 性质上不同:负债即债权,是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的经济责任;所有者权益即所有权,是企业对投资人承担的经济责任。

    ② 权利上不同:债权人与企业只有债权债务关系,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投资人有法定参与管理企业或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同时也有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利。

    ③ 偿还责任不同: 负债有规定的偿还期限;所有者权益在企业正常经营期间,只要其不发生清算、破产或其他终止经营情况,无需偿还,投资人也不得要求企业返还投资。

    (3)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5. 收入

    (1) 收入的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确认收入的条件(同时满足)

    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 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6. 费用

    (1) 费用的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确认收入的条件(同时满足)

    ①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③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7. 利润

    (1) 利润的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3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之后的余额。

    (2) 利润的构成

    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有关期间费用。

    ②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③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支是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其中,营业外收入项目主要有捐赠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营业外支出项目主要有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等。

    (3) 确认利润的条件:利润的确认是从属性的,一旦我们确认了收入及其相应地成本费用之后,也就意味着我们确认了该项经济行为的利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