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会计基础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首付实现制。

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资产的确认条件

  1.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的确认条件

  1. 与该义务有光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1. 所有者权益的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收入的确认条件

  1. 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 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 该合同有明确的与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支付条款。
  4. 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 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回收。

费用的确认条件

  1.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利润的确认条件

  1.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认

    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 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1.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成功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

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对账,是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也就是核对账目。对账工作一般在记账之后结账之前,即在月末进行。对账一般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结账是将账簿记录定期计算清楚的会计工作。在一定时期结束时,为编制财务报表,需要进行结账,具体包括月结、季节和年结。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二是结出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

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账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