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会计学原理学习笔记——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借贷记账法(2.2会计要素及其平衡关系——利润表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其中反映经济资源变动的有三个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这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形成的要素,也是组成利润表的基本要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劢态表现形式。

一、收入:企业稳定盈利的不竭源泉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确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收入的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4)作为合同收入的一部分,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三)收入的种类

会计学原理学习笔记——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借贷记账法(2.2会计要素及其平衡关系——利润表要素)

二、费用:不能不发生和不得不控制的消耗

(一)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费用的确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费用特征

(1)费用是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消耗。

(2)费用将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三)费用的种类

会计学原理学习笔记——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借贷记账法(2.2会计要素及其平衡关系——利润表要素)

三、利润:让人疯狂的梦想

(一)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企业是否盈利必须看收入与费用的比较结果。

(二)利润的特征

(1)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除了收入与费用外,还包括利得(营业外收入)和损失(营业外支出)。

(2)收入大于费用,企业形成盈利;收入小于费用,企业形成亏损。

(3)盈利增加所有者权益,亏损减少所有者权益。

(三)利润的过程

利润按照形成过程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会计学原理学习笔记——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借贷记账法(2.2会计要素及其平衡关系——利润表要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