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心!这些行为,正在“误伤”男孩们

小心!这些行为,正在“误伤”男孩们

小心!这些行为,正在“误伤”男孩们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随便找一个男孩的妈妈问一下男孩们的特点。

我想排第一位的肯定是:精力旺盛。

“感觉他根本就不会安静一会,只要有人叫他玩,能疯一整天。”

“为什么他总是喜欢叫我打一架,我越不打,越想找我?”

“经常收到老师的私聊,坐不住啊,跟同学又打架了啊,头大!”

……

是不是深有同感。

上次小小鱼参加学校组织的游玩活动,回来就带着一根金箍棒玩具,拿回来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弟弟的目光。

然后他就在那挥舞着,制造噪音,吵得我们头晕,但是弟弟却咯吱咯吱地笑着。

估计只有男孩才更明白男孩的小心思吧。

2

不仅是快10岁的小小鱼这样,才几个月大的弟弟,也已经展示出了他那“精力旺盛”的一面。

之前哥哥中午回家吃饭,他就不会睡午觉,要我抱着骑在腿上,然后像骑着马一样,挥着小手要跟哥哥打闹。

往往是我累得腰酸背痛,他还不罢休,嘴里叫着,身体蹦跶着,没有一点停下的意思。

真想不明白一个四个月大的小男孩,身体里已经蕴藏着这么巨大的力量。

如果不把他抱开,估计能兴奋一两个小时吧。

“估计以后又是一个小顽皮!不好管啊!”

其实现在就已经让我们觉得很累了。

晚上睡觉,睡着睡着就翻身了,然后想趴着,翻不过来就哭。

吵得妈妈一个晚上睡不好。

早上5点多就醒了,一刻也不想耽搁,用小手拍着妈妈,要起床了。

最近每天尖叫着,蹦跶着,一放在床上,只要一沾席子,马上一个翻身趴着,然后就想爬,却又爬不动,又是嗷嗷叫着。

小小的他,不仅仅需要妈妈的乳汁和拥抱,也很喜欢我带他玩一些兴奋的游戏,有时举起来,或者骑在我肩膀上,马上就会哈哈大笑,告诉我们他喜欢这样。

这几年,哥哥几乎没有午睡,却也总是精神焕发。

而弟弟睡一会儿,又能醒来玩很久。

感觉男孩们的续航能力真的是强大。

养男孩,我想都有这样的感受吧!

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提出: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据研究,男孩的血液含有更高的多巴胺,这使得他们的精力和体力都更旺盛。因为多巴胺,能够给人体传递许多兴奋和开心的消息。

所以他们只要一激动起来,就好像被点燃了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叫都叫不住。

而女孩们多巴胺分泌量较少,会容易安静一些。

你会发现,在学校里,男孩们更容易被批评。

说他们坐不住,不守纪律。

所以,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告诉他们怎么做,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这些规则。

而不应该随意地责备他们,过度地管住男孩的手脚。

因为这样的误解,会伤害到男孩们。

小心!这些行为,正在“误伤”男孩们

3

知道了精力旺盛是男孩们的天性。

而顽皮冲动的行为,是他们的特点。

那是不是就不管不问,任由他们自由散漫呢?

当然不是。

而是要做引导,让他们的精力有释放的通道。

从小小鱼一两岁开始,我就经常跟家里人说,多带他出门去,不要关在家里。

去外边跑跑走走,拾掇点石子,抓抓虫子,观察观察蚂蚁。

跟几个小伙伴一起玩闹起来,跑动起来,那就更好了。

因为对男孩们而言,关在家里,是无法释放精力的。

他们就会在家里搞破坏,像精力旺盛的二哈一样,把家给你拆了。

当然,父母要学着接受他们那些冲动冒险的行为。

比如他们在外边玩泥巴弄脏了手,不应该被责骂,催着他们去洗手。

不如看看孩子捏了什么小玩意,问问他们有什么收获。

他们在外边捉蝴蝶跑得满头大汗,或者被蚊虫叮咬了满身包包,也不要急着去骂他们。

擦干汗水,或者换一件衣服,涂点消炎驱蚊的药水,提醒他注意安全就好。

他们找爸爸或者妈妈说打一架的时候,也可以一起玩一下,只是要先约定保护自己,而且点到为止,这样的锻炼反而能更好地教孩子去学会玩闹的轻重力度。

在安全的情况下,尽管放手让孩子去玩起来。

4

释放他们的精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除了出门玩,另外还有一个法宝就是运动。

心理学家安东尼.饶说:“对小男孩来说,待在屋里会增加压力,降低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四处走走和探索是人类的天性,男孩在这方面有更强的欲望。”

你有没有发现,男孩们的力量和速度是与生俱来的强大。

真的是可以上房揭瓦,玩起来不怕脏、不怕出汗。

就是喜欢动!

父母可以在他们小的时候开始留意,让孩子有一两项喜爱的运动。

不一定非要参加篮球或者足球培训。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他本身不喜欢篮球,可妈妈为了让他长个,给他报了一个培训班,结果没坚持一个月,孩子就放弃了,还说自己再也不碰篮球了。

其实他非常喜欢骑自行车,喜欢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不一样,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

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运动项目。

简单的跳绳、跑步,都是很好的运动。

坚持一段时间的运动后,你会发现收获多多。

释放了那些多余的精力,能更好地安静下来学习。

我发现每次小小鱼去外边玩耍回来之后,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时注意力更加集中。

生了弟弟后,我又重新体验了一番,还是会带着惊奇。

“哥哥,快来,弟弟找你打架了!”

“来个人抱走吧,我抱不住了,总是动来动去!”

……

所以,当你面对经常跟你“约架”的儿子,不要误解他们是不是“暴力”。

面对动来动去停不下来的男孩,也不要急着担心是不是“多动症”。

真的,也许是你对男孩了解得还不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