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在2035年建设电影强国的目标,而电影强国的内涵,除了国内电影与市场的不断繁荣之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是重要维度之一。

《规划》中明确提到,要提升国际影响力,需要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拓展国际发行网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入手。而这三点,也正是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强国产业论坛的主要话题,来自中外的资深从业者共聚一堂,分析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现状,也为未来的发展道路出谋划策。

一个案例与三步机制

如今谈及中国电影“走出去”,《流浪地球2》势必是绕不开的重要案例。影片实现了全球同步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显示,目前《流浪地球2》在北美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全球除内地市场外总票房达1400万美元。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全球同步上映的方式在许多外片登陆国内市场时很常见,但对于国产片在海外市场来说,目前仍是相对罕见的宣发策略,谈及原因,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表示,“像功夫片、科幻片是对于未来遐想的故事核,所以它在海外产生共鸣的先决条件会比一般的影片强一些。它不像喜剧片,没有和本土文化有太紧密的关联。”

听上去轻松,但在上映时国际航班都还没有开通几条的情况下,用20几天的时间完成拷贝的传输、宣发人员的投入等工作,压力是比以往的全球同步上映还要更大的。所幸投入换来了应有的回报,傅若清提到,影片第一周在北美、澳新、英国等相对比较排斥华语片的成熟市场,拿下了超出预期的表现。

究其原因,傅若清认为,海外发行团队的专业度是关键,“这次发行没有按照以往请一些海外华人、同胞们,或者他们的宣传公司,我们这次都是选择的海外专业发行公司。专业的发行公司无论在宣传、排片、布局上都比较张弛有度,所以在一个月以后都还有相应的场次能够看到《流浪地球2》。”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傅若清

《流浪地球2》的成功固然值得欣喜,但单靠一部影片的成功难谈中国电影整体的对外输出,何况《流浪地球2》本身在各方面都是一个难以对标的头部项目。要让更多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需要建立起全面而有效的市场机制。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兼总经理于冬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议。

第一步是培养国际买家,让全球电影买家到中国的电影节展来挑选国产片。于冬举例道,“参考韩国电影的崛起之路,韩国曾经在釜山电影节把全球买家请来,甚至便宜到一万美金十部片拿走。等到买家回去赚钱之后,变成一个有意思的生意,他又来了,然后再逐渐涨价。”第二步是推动国际合拍,通过共同出资、共同拿出自己的市场发行能力,来捆绑利益。第三步则是要打造成熟的国际档期,这是真正融入世界市场最重要的部分。于冬认为,目前春节档已经具备了全球同步的能力,就像好莱坞打造的圣诞档、暑期档一样,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全球竞争的电影,“因为2月份这时候实际上是全球相对比较弱的档期,但是对于海外七千万华人来讲是全球同步看到中国大片的机会。”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于冬

“三步走”的规划,实际上是对好莱坞等成熟电影市场的学习经验。导演陆川就曾与迪士尼合作过一部动物题材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该片以国内野生动物的视角,讲述了几段拟人化的故事。陆川提到,在合作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工业流程与国内的差异,“签合同之前,他们就已经把发行日期定了。合同里面会写明要求,比如前采6个月,拍摄18个月,后期10个月。我当时觉得挺恐怖的,当你签这么一份合同的时候三年半就没了。”

最终,《我们诞生在中国》就在合同上约定好的时间如期上映了,并且迪士尼的线下店、屏幕都在滚动播放,在休斯顿的墨西哥、西班牙裔社区,陆川看到学校校车带着孩子一车一车地进电影院,家长也跟着一块看。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陆川

这是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发行体系带来的优势,让制片周期、发行档期、版权收益等所有流程都有统一规划。据陆川透露,该片最终在全球市场的票房达到了3300万美元。尽管目前中国电影距离成熟的工业体系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但至少可以通过借鉴海外市场过去的发展道路,以分步走的方式逐步靠拢。

内在价值是电影精神

《我们诞生在中国》以野生动物为主角讲故事,自然削减了文化隔阂所带来的接受门槛,而到了属于人类形象的故事片领域,中外电影的交流实际上经历了漫长的变迁。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我们诞生在中国》

比如,屡次在好莱坞大片中有过出演的经历的李冰冰就提到一个问题——很多西方电影在过去一些时间里,对亚洲人的形象是模糊的、分不清楚的,“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他们觉得都是一个样子。”

不止是人物形象层面,文化层面的共性也让西方观众难以分明,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前资深外交官安藤裕康指出,中日韩文化虽各有不同,但东亚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其实都受到儒教、佛教非常深的文化传承影响。这种影响赋予了东亚独特的文化意识和美学意识,这和欧美或者伊斯兰社会是截然不同的,因而也造就了东亚电影独特的价值感。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安藤裕康

所幸随着中国电影佳作不断涌现,东亚各国之间的差异性也愈发明晰。德国导演、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表示,“从我评选了很多外语片奖项的经历来看,我认为现在中国电影已经在国际声誉上处在一个制高点了。事实上,中国已经能够坚持去建立自己的电影架构,让人们遵循自己的质量标准。”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某种程度上,多纳斯马尔克甚至对中国导演的创作状态表达了羡慕。陆川半开玩笑地提到,他希望有机会能拍《加勒比海盗》,但在多纳斯马尔克看来,如果有一天陆川真的拍了《加勒比海盗》,“可能你的享受度会低于现在你所做的事情的享受度。”原因在于,像中国电影集团这样由政府大笔投入以支持电影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当少见的,且国内拍摄电影的预算也是非常高的。

在于冬看来,这恰恰也是目前中国电影需要改变的部分,“其实我们更多的画面跟镜头不能是拿钱砸出来的,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人文表达,这是写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艺术手法、技术手段都应该辅助于人物塑造和故事讲述方式。”

这也是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的核心主张,过去曾将《卧虎藏龙》带到世界电影市场观众面前的他认为,不论是给任何国家任何市场的观众欣赏,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把剧本写好,“我拍电影从来都是相信剧本的,当我们把剧本弄好了,我觉得好电影的一半已经出来了。这个时代好的一点在于,现在所有电影剧本都能在网上找到,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很好的制片人。”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江志强

对故事本身的投入,自然是电影创作矢志不渝的方向,但面对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仍然有许多细节值得创作者亲身躬行。

比如作为演员对于另一门语言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也是塑造角色的必需品。“电影想让你说什么语言的时候,你就得有能力配合说出这个语言。比如2009年拍的《风声》,黄晓明老师在里面演的角色就要说日语,他也很重视,背了很久很久,因为这个演员只允许他说日语。”李冰冰提到。

中国电影走出去,从这里开始

李冰冰

只有演员下功夫还不够,跨文化观众欣赏时势必面临翻译的问题,在陆川看来,如果没有细致做好翻译工作的话,基本50%以上的演员表演和剧情表达就全部损失掉了,“我觉得这块真的需要建立标准。在做《南京南京》的时候,我本来自认为英语还行,结果请了一个纯粹的英国制片人,第一版翻译被他批驳的一塌糊涂,后来花了两个半月做英文字幕翻译,学到了很多。”

但翻译与表演终归是“术”的层面,陆川认为“道”的层面或许是更加值得重视的,“其实电影传播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是它的精神。这种精神实际上是一直在鼓励着各个国家的电影人,让电影成为电影,让电影成为独立的文化。我觉得当我们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去的时候,其实我们可能也是在自己的电影中要更多地保有这样一种电影精神。”

正是这样的一种电影精神,为中国电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真正的辨识度,也是打动所有潜在海外受众的真正依靠。“走出去”的道路上既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也需要回归创作的本质,让全人类共通的价值与情感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