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作者:川川龙吉,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
"在一起"的时代特点
在日本战后经济奇迹时期,时代有显著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在一起",人民为经济发展而共同努力。
经济水平提高后,对于每个拥有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的人来说,他们自然"也"需要",这种国内消费者需求是经济奇迹的原因之一。东京奥运会吸引了几乎所有人在电视上观看,而在经济奇迹的最后几个小时举行的大阪世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仅仅靠个人魅力就能成功的超级偶像或领袖。比如这段时间,长期担任首相的佐藤荣祖,作为教练带领雷丁巨人队创下了日本大联盟连续九次夺冠的纪录,川月、巨人球员王振之保持的单赛季全垒打纪录、相扑排名最高的横田雷克斯,他们不喜欢空话, 但通过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才能成功类型。但另一方面,这种社会气候不可避免地令人沮丧,这反映在即将在高经济增长结束时结束的大学冲突中。
在战后时代的经济奇迹之后,日本社会再次回到了"不同民族"的氛围。但是,这与占领时期不同。在政治方面,多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自民党内部的持续纷争,反映了人民之间利害关系的复杂性。卡拉OK和便利店的出现也表明,人们的爱好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由此可见,战后经济奇迹之后出现了"不同人"的氛围,反映了日本的工业技术和经济实力,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战后经济奇迹之后,日本的经济增长继续快速增长,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与人不同"。刚才提到的大学争斗,也是"在一起"变成"人与人不一样"的一大原因,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压抑的氛围才有可能通过经济发展追求多样性。
然而,昭和时代结束后不久,日本经济告别了好时光,人们不得不面对新的局面。
电影"秋刀鱼的味道"(1962年)。
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率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一时期的整体经济。自1954年以来,日本经济在20年内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其中8年增长超过10%,1966年至1970年连续5年增长超过10%。1968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大,仅次于美国,直到40多年后被中国超越。这一时期的西方国家没有一个增长超过10%。这确实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经济奇迹。日本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从1950年的3.1%上升到1970年的6.1%,达到西方主要国家的水平。日本于1964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当时经合组织国家主要是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
在此期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5倍,1954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平均股价为340日元,1960年超过1,000日元,1973年为4,759日元,上涨了近14倍。随着经济增长的东风,政府支出也增加了15倍,这基本符合经济发展状况,应该说是健全的财政政策。
1954年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为21,160日元,1973年升至144629日元。在1960-1967年,在短短七年内,报酬翻了一番。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春季斗争"(Spring Fight)这一旨在提高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的运动,大公司的年薪增长超过10%,其中包括1969年的15%,1973年的20%和1974年的33%。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54年的649.7上升到1973年的1551.9,但仍然远低于人们工资的增长率,因此人们的购买力自然增加了很多。
日本1954年人口8800万,1967年超过1亿,1973年超过1.09亿。1950年,日本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约为60岁,1970年达到70岁,而同期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从63岁增加到75岁。
1950年,第一产业占总人口的49%,第二产业占22%,第三产业占30%。到1970年,只有19%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34%从事第二产业,47%从事第三产业。各产业总产值增长三倍,但占第一产业产出的比重从1955年的23%下降到1975年的6.6%。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日本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
如果事件被引用为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象征,那么1964年10月新干线的正式开通和东京奥运会以及1970年3月的大阪世博会应该在名单上。
东海路新干线
如第四章所述,日本政府于1958年10月开始建设东海堂新干线,并计划于1964年开通。部分用地是在战前新干线工程中购置的,部分隧道已经完工,但在购置新建设用地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中国铁路的技术人员结合成熟的技术,为新干线制造了新的列车。在1963年8月进行的一项新列车实验中,它以256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使其成为当时最快的列车。
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开始在东京站和新大阪站之间运营。超紧急列车"Light"在名古屋仅停靠一站,往返14次,Echo运行12次。由于征地的某些路段进展不顺利,火车不得不减速,最初的"轻型"运行需要4个小时,到1965年11月减少到3小时10分钟。根据当时交通公社发布的时间表,今天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到大阪的二等车费用为1,300日元,加上1,180日元的票价,共计2,480日元。从东京到大阪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费用为6,000日元,加上时间和费用到达机场。"Echo"在原来的东海路线上运行,紧急费用为800日元,加上票价并不比新干线便宜多少。对于那些前往东京或大阪并希望在一切完成后回家的人来说,新干线是一个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
还有人对东海路新干线的建设持怀疑态度,认为未来将是飞机和汽车的时代。但新干线开通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列车数量也在增加。到世博会在大阪举行时,新干线列车也已将其原来的12节编队扩大到16节列车。东海道新干线的成功导致日本许多其他地区开始建设新干线,但从经济角度来看,新干线在其他地区的投资回报率不如新干线,也可能导致原有铁路陷入亏损。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条"迷你新干线",该线路已被改造成旧线路,然后由新干线车辆投入运营。
为了改善交通环境,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进行中。从名古屋到神户的名神高速公路的建设始于1957年。1962年,东海高速公路和中央自动车道也宣布工作,通过本州岛沿着太平洋一侧和中央山脉连接东京和名古屋。1963年,神道高速公路的Nisaki-Lidong段正式开通,成为日本的第一条高速公路。1964年9月,沈高速公路全面开通,五年后,东夷高速公路建成投产。
此后,每年公路里程为200-250公里,政府原计划完成7600公里的公路并进一步延伸。当东门高速公路开通时,该报预测,道路交通量的增加将带来一场物流革命。现在便捷的快递服务无疑是由于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是快递,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大量频繁的公路运输的出现,在很多方面给社会经济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964年东京奥运会
如前所述,虽然东京在1936年赢得了194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由于战争的影响,它不得不放弃在1938年6月举办奥运会。1952年日本重新获得主权后,东京再次寻求主办奥运会,并于1959年赢得了1964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东京在预测奥运会将吸引13万外国游客后立即开始建设基础设施。
位于明治神宫外的国立竞技场被改建为主会场,而曾经被美军占领的建造宿舍的替代木材则用于建造奥运村。田径场馆也建在公园内,被指定为1940年奥运会的主要场馆。羽田机场已经扩建,东京的道路已经翻新,并且已经安装了新的或延长的主要道路,如环线7,山形路和坂泽路。此外,还修建了连接羽田机场和首都机场的首都高速公路,以及从羽田机场到市中心的单轨电车。
大仓饭店、新大谷饭店等面向外国游客的高端酒店也在此时落成。当时,营地地下铁路,现在的东京Metro地铁的Nisbiya线和上一节中提到的新干线,在建成时也被考虑用于奥运会。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成本约为300亿日元,如果将新干线等相关项目考虑在内,奥运会的总投资高达1万亿日元。1963年,与奥运相关的建筑工地在东京随处可见,这是一个被称为"奥运热潮"的经济繁荣时期。
1964年10月10日,奥林匹克圣火在亚洲首次点燃,来自94个国家的5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东京奥运会。NHK为体操和女子排球等赛事直播了80%以上的观众,毫无疑问,大量日本人在电视上观看了奥运会。10月24日,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日本体育代表团在男子举重、柔道和女子排球方面获得16枚金牌,仅次于美国和苏联,位居世界第三。11月,第二届残奥会在同一地点举行。
1964年10月10日东京奥运会开幕式。
1972年,札幌冬季奥运会也首次在亚洲举行。日本运动员坂谷田幸雄(Yukio Sakaguta)赢得了男子跳台滑雪金牌,这是亚洲运动员首次在冬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札幌还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并开放了地铁,作为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机会。
然而,最初预测的东京奥运会将有13万名外国游客参加,最终只有3万人次。无论是在酒店业还是在零售业,获得巨额利润的希望都破灭了。此时,电视普及率已经达到80%,家电行业也遭遇了低点。东京奥运会后,1965年经济增长率降至5.7%,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倒数第二位的增长率。尽管如此,东京奥运会还是为东京带来了许多新建筑,许多宽阔的主干道,首都高速公路和建筑物之间的单轨铁路,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东京景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东京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平稳发展的象征。
大阪世博会
1963年,日本批准了《国际展览公约》,正式加入国际展览局,并开始寻求在日本举办世博会。由于东京将在次年举办奥运会,因此决定与政府和经济界协调,在大阪举办世博会。1965年,日本世博会协会成立,由政府,经济界和地方自治政府组成,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开始为世博会做准备。1970年3月,大阪世博会在大阪以北的辣椒山开幕,为期183天的博览会于9月闭幕,期间有77个国家参加了以"人类的进步与协调"为主题的世博会。除了主办国的日本馆外,还有58个外国馆,33个企业馆和游乐场。
成人票800日元、青年票600日元(15~22岁)、儿童票400日元3种。大阪世博会原计划每天最多达到60万游客,并在世博会期间接待5000万游客。但由于暑假等原因,参观人数远远超出预期,达到6422万,其中外国游客170万,大阪世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当然,6422万观众中的许多人多次购买了门票,如果不算在内,大约有2600万。这意味着四分之一的日本人去大阪观看世博会。中国铁路公司为世博会增加了几列长途客运列车,载客量为2200万人次,其中1000万人次乘坐新干线。世博会吸引了如此前所未有的观众。
大阪世博会场馆。
世博会"协调"的主题,寓意了当时对公共危害问题的反思,也直接触及了北欧国家展馆中的公害问题。我们将更详细地介绍此问题。当时,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另一个主题"进步"上,参观者几乎每天都在美国和苏联的展馆里排队,展示火箭和宇宙飞船。据当时的报纸报道,大多数人排队等了太久才看到展览。与展览相比,人们享受的不仅仅是活泼的氛围。大阪世博会可以说是观众人数和展示内容方面最闪亮的国家盛会,因为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即将结束。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维持2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建设健全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减税和降息等手段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一方面,通过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减税和降息等手段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减税和降息等手段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减税和降息等手段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减税和降息等手段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减税和降息等手段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洗衣机代表着耐用的家用电器,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进入普通的日本家庭。大量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使企业盈利上升,企业员工收入也随之增加,从而进一步刺激消费,形成经济良性循环。但是,当大多数人都拥有这些非常耐用的产品时,这个周期被打断了,日本的经济奇迹终于在1971年结束了。
原作者|古川龙居
编辑和编辑|李永波
指南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