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smart原则_写给中学生:用SMART原则制定寒假计划

smart原则_写给中学生:用SMART原则制定寒假计划

SMART原则:五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了计划制定的核心要点。

smart原则_写给中学生:用SMART原则制定寒假计划
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绩效指标是与工作的其它目标是相关联的;绩效指标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如何利用SMART原则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呢?我们一一说明。

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成功的必然条件,很多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自己,以及自己的监督者(家长或者老师)。因为,他们会协助你完成目标。

示例:

目标——“加强体育锻炼”。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何为“增强”?你现在是多少水平?你要做到什么水平?什么是你认为的体育锻炼?走路,对老年人来说就是体育锻炼,那走路对中学生算体育锻炼吗?加强到什么程度,算实现了“加强呢”。

改进:

目标设置要有项目、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使自己和你的辅助人(家长或老师)能够很清晰的看你要做什么,以及要做到什么结果。

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比如上面说的“加强体育锻炼”,需要给出一个可以衡量的指标。

示例:

比如,以前每天跑步10分钟,现在每天跑步20分钟;以前每天俯卧撑5个,现在每天俯卧撑10个,并在3个月内实现一次能做20个俯卧撑……这些细化的指标,都会让你的计划变得可以衡量。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质化,不能量化的感化”。使制定人与考核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对于目标的可衡量性应该首先从数量、质量、成本、时间、上级或客户的满意程度五个方面来进行,如果仍不能进行衡量,其次可考虑将目标细化,细化成分目标后再从以上五个方面衡量,如果仍不能衡量,还可以将完成目标的工作进行流程化,通过流程化使目标可衡量。

可实现性

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所接受的,如果是家长强行的压力,那只是一厢情愿。“控制式”的家长喜欢自己定目标,然后交给孩子去完成,他们不在乎孩子的意见和反映,这种做法越来越没有市场。今天的孩子知识丰富,想法独特,独立思考能力很强,强硬的家长不会带来好结果。

示例:

同时,中学生给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也一定要切实可行。比如,考试前突击,如果给自己每天太多任务需要去完成,不仅完不成,还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并且逐渐失去信心。这样,不仅复习不好,而且连信心也失去了,得不偿失啊。

相关性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对于中学生来说,你设计的计划一定要与你的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如果你希望在初一,能将总成绩提升35分,相当于每一科提升5分,那么你的计划就要与这个目标结合起来去设计。

示例:

增强体育锻炼这件事吧,你可以与自己体育成绩的最后得分相关联。你如果初一结束,希望自己的体育能获得良好的成绩,那么你就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和薄弱的项目,提升自己的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成绩。从而为实现初一期末获得良好体育成绩做出辅助。

时限性

目标特性的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例如,我将在2020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某事。5月31日就是一个确定的时间限制。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不公平的评价。

示例:你给自己的锻炼目标规定出来结果,并且确定一个达成时间。这个达成时间一定是经过测试后,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样,你的结果打成会更好。

总之,无论是制定年度的学习目标,还是寒假的短期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希望这五个原则,对你的寒假计划有所帮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