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格物案例|“村BA”火爆全网,为什么我说它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典范?

露天球场、草根球队、球技业余、没有明星,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篮球赛又“火”了。3月25日,2023年“村BA”总决赛打响,3月27日,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以黔东南州代表队获得冠军结束,期间因“太接地气”,引发全网热议。

早在去年夏天,这场大山里的篮球赛就火遍了全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呼朋引伴、登梯爬墙,引得26个官方账号同步直播,获得国内外各方媒体的频频点赞。事实上,乡村运动赛事各地都有举办,但为什么只有台江的“村BA”火爆了全网呢?这场篮球赛事又能够为我们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怎样的启发?

有人说,“村BA”之火,火在一个“土”字。

在各大平台流传的视频当中,露天的“村BA”赛场座无虚席,马扎上、板凳上、楼上、树上、山上,伸直脖子观看比赛的观众比比皆是。

现场,还有观众拿着锅盆、矿泉水瓶当鼓敲,为支持的球队助威呐喊,夹杂着大喇叭里喊出来的土味解说,现场气氛直逼职业联赛。

赛场上的球员全部是本地村民,大家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场内场外都有着非常轻松亲切的气氛。

据介绍,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的4支参赛队伍都是当地公众自发报名组成,随后在各赛区比赛中选拔出来的,并非专业篮球运动员,农民是他们统一的身份。

3月26日晚,季军争夺战的赛场下起了雨,鞋上绑防滑布条是他们独有的解决方式。

中场休息时间,没有专业球赛的“篮球宝贝”热舞,取而代之的是节奏快速、激烈、欢快的少数民族特色歌舞——苗迪。据资料介绍,其音乐和动作的创意设计十分贴合当地台江民众的生活劳作。

“请运动员不要将麻鸭往观众台上抛扔哈!”这是3月27日,“村BA”冠军争夺赛颁奖仪式上主持人的“温馨提示”。

是的,这场火爆全网的篮球比赛奖品就是黔东南州当地独有的农产品。此外,还有台江鲤吻香米、台江鲟鱼和台江苗族绣片、银饰等特色手工艺品。

在文化在线看来,确实够“土”,但这种“土”就是大家记忆中纯粹的乡土味道,传递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共鸣。

据了解,在村BA火爆之后,一家公司主动找上门,愿意出资赞助村BA联赛,条件是让他们公司冠名的球队参加比赛。

但村干部和篮球协会的年轻人一致认为,不能把村BA篮球赛作为生意,而且篮球场要一直露天开放,不收取门票,不做商业外租。

“我们村打篮球有年头了,只是最近才火起来。”在去年《南方周末》的采访中,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这样说。

事实上,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甚至更早。“只要是吃新节,就有篮球赛。”张寿双介绍。

台盘村属于苗族村寨,有着在每年农历“六月六”的吃新节举行斗牛、斗鸟比赛的习俗。

后来囿于场地和安全的考虑,增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篮球赛项目,并且成为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流传至今。

吃新节是诞生于贵州山地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这里世代偏远、闭塞,耕地面积小且坡度大,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在生产活动的长期协作中,形成互帮互助的纽带关系,吃新节是强化和巩固这种关系的仪式。

据介绍,有段时间,村子里年轻人纷纷去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吃新节的规模一年不如一年,甚至传出“停办篮球赛”的消息,但因村里老人的坚持,吃新节或者说是“村BA”被赋予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近些年,随着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工作,人气逐渐聚集,活动组织的难度也降低了。

这两年借助互联网与短视频平台的推广,“村BA”越办越红火,更成为了黔东南州甚至贵州省文化体育与旅游最火的名片。

伴随着“村BA”热度的提升,除了“吃新节”为全国所知,苗族非遗古歌、苗族舞蹈以及芦笙等民族乐器的演奏也赚足了眼球。

同时,全国的观众慕名而来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超市等消费需求成倍增长,也打开了黔东南乡村文化振兴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但是总体来看,这方面的供给还是偏少、偏散、偏弱。

有些地方文化产品缺乏、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更多的地方,盲目照搬,缺少自发生长的、能和本土联结的文化产品。

事实上,文化建设体现着人的精气神、价值观,对乡村振兴起到基础性、支撑性的作用,不能长期处于短板、配角、从属的地位。如果乡村自己的文化不能搞起来,就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

去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孕育与农民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也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

贵州“村BA”出圈后,当地村民是不理解的,因为每年都办、每年的氛围均是如此,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活动。由此可见,只有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活动,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和动力。

这也让我们看到,乡土文化本身具有的强劲活力和强大动能,乡土烟火气中蕴含着最本真的文明基因和精神品格,一旦借助了现代科技的要素,搭乘上互联网的东风,乡村文化一样可以大火。

同时,不收门票、停车费全免、不追求专业水平,只追求原生纯粹的贵州“村BA”也启示着我们:没有门槛、保证群众人人能参与才能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激情。

“村BA”的成功也让不少地方有了学习的榜样,各地也想通过各类赛事的发展来进行复刻。但学习是好事,复刻却没有必要。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村BA”历经三代传承,复刻绝非易事,各地更应该做的是深度挖掘自己的特色。

正如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地质院院长何寄华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找到了独一无二的乡村故事,就找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钥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