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李寂荡,生于1970年,贵州福泉人。曾就读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和西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9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期刊协会副会长。发表有翻译、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作品,诗作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直了集》。获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百花文学奖·编辑奖、第三届尹珍诗歌奖、第二届海内外华文文学期刊“人和青年编辑奖”等。第三届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主编有《新世纪贵州十二诗人诗选》《在写作中寻找方向》等。
儿时,一到夏日,李寂荡最喜欢往乡下老家跑。田野里,他与小伙伴肆意追逐奔跑,热了就去小河里畅快游泳,渴了索性舀一勺凉井水咕嘟咕嘟地喝。
回忆起来,疯玩之余最爱的,是独属于阅读的恬静时光。蝉鸣声做乐,他安坐于葡萄架下,端起一本小画书,便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读到兴起处,会心一笑;目至惊险时,眉头紧皱。一页接着一页,一本连着一本,忘却了时间。
《山花》杂志主编李寂荡
当微风拂过,悠悠时光里,阳光、男孩与书,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夏日图景。
“从会识字开始,阅读的种子就在心里扎了根。”细数起自己的阅读经历,李寂荡打开了记忆的匣子:大概在小学四年级那会,逐渐痴迷起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等题材的连环画,课余时间疯狂阅读。
在他看来,相比起纯文字,图画更直观地呈现出人物特点、表达故事情节。画书中,他看见了张飞勇武过人的模样,感叹关羽的义薄云天,更醉心于历史的纷繁复杂、波澜壮阔。
长大一些后,李寂荡了解到不少外国文豪。从课本延伸到课外,开始关注歌德、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郁达夫等文学大家。大量阅读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复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经典作品。
阅读不止,笔耕不辍。有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后,他开始尝试创作,诗歌、散文、随笔都成为少年抒发情感、对话大师的独特方式。
为了能够读更多的书,攒下的零花钱,李寂荡几乎全用于买各种书籍,实在买不着的,就去县图书馆借阅。
再后来,因为阅读,他结缘画家梵高的作品。一次中午,他独自在家做饭,因为看这位画家的自传太过入迷,忘了还在铁炉上炖煮的饭,等闻到味,反应过来时,不仅中午饭“泡汤”,连锅也被烧烂。
这因爱之深,而过于专注“误事”的场景,颇有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之感。
因为阅读,爱上文学,也因为痴迷文学,在历史学专业毕业后,李寂荡又考上了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更是义无反顾选择了文学杂志社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
现如今,任《山花》杂志主编的李寂荡,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在他看来,书籍,常读常新,尤其是《诗经》这类的经典名著,更是值得反复阅读与品味。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他推荐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不仅用犀利的笔触刻画表现了美国南方的生活,更是对复杂幽暗的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对生命困境的探询,以及对存在与时间的思索。
“阅读,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种自我倾诉与倾听他人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借由书籍,能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辽阔,能够拥有很多心灵高贵的朋友,也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丰盈。”李寂荡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周雅萌
设计/聂婧文
编辑 胡岚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