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逼上梁山的「完整工业体系」:中国的全产业链之路···

作者:黄枫妖

上次说到【什么是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什么意义?】的话题后,我们再说说为什么中国能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全产业链),以及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

顺便就【中国工业齐全有什么用还不是都是中低端】、【追求工业齐全是冷战思维,说是搞内循环其实就是闭关锁国】,【啥都想自己造违背经济规律,连美国都没追求什么都自己产,有国外的好货你还非得用自己人烂货很骄傲?】等观点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追求全产业链是工业国的本能,其他国家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了

很多人有个误区,看到欧美等发达国家都不搞完整的工业体系,却也都能工业发达,生活富裕,就认为人家就是从“比较优势”、“自由贸易”出发搞国际分工合作,根本不屑于所谓“完整的工业体系”。

甚至认为【追求工业齐全是冷战思维,说是搞内循环其实就是闭关锁国】,【啥都想自己造违背经济规律,连美国都没追求什么都自己产,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才是王道】。这是有问题的。

首先,做为一个工业国都有追求完整工业体系的动机,英国、德国、法国、美国、苏联都是如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这些历史上的世界工厂都拥有当时最完备的工业体系。

1850年的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产值占世界总量的40%,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1%,这时的英国妥妥地具备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以此根基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伟业。

1900年的美国,工业产值约占世界工业产值的30%,其工业体系在接下的50年内持续膨胀,到1950年的时候,美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的占比甚至达到惊人的55%。那时的美国,从钢铁到轮船、从火柴到火枪,从螺丝钉到飞机,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那为啥工业国都会自发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呢?

其实这是工业的自身禀性所决定的,对于工业来说,最重要是控制成本。而在生产中,将同一产业内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在同一地区,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以及全产业的整合,将有效提升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因此任何一个地区、乃至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产业集聚,打通上下游全产业的天然本能。

例如,温州低压电器集群,某种程度上就看做低压电器领域的完整工业体系,涵盖了金属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冲制、酸洗及模具加工等共计几十万种低压电器的配套件,本地配套化率可达85%以上,生产一个电气产品,在当地就能找全配件,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这些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细分行业及其所属企业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不仅降低了温州企业的采购和供应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便利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从而为双方在技术创新中写作创造了条件。

凭借着集群优势,温州成为全国最大低压电气产业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65%以上,集群覆盖电力能源输电、变电、配电的200多个系列、6000多个种类、2.5万个型号产品,其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位居国内同行之首,已形成行业话语权,主导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226个,国际标准1个。

再举个例子,三星再将手机工厂迁往越南的同时,也要求其上下游的近百家企业在其工业园周围建立配套工厂,以形成上下游产业集群来降低成本。这可以看做三星在越南构建其手机行业“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越完整,换而言之,也就其内部的产业集群耦合度也将随之提高,那么这个国家的工业配套生产成本越低,彼此的生产配套效率越高,也就是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和很低的价格获得某种产品。外国投资时,也很容易就能从本地找到生产厂家,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从外国进口零件不但需要支付运费,往往还要支付关税)。中国的产业发展就是建立在完整工业体系基础之上的,然后用产业升级推动工业体系完整化,这是一个工业国的发展的自然规律而已。

在工业体系还不庞大的时候,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苏联都是这样实践的。后来随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迭代,产业分工就越细致,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战时期坦克才几千部件,现在的一辆坦克已经达到3万多个了。工业体系越来越庞大而让很多工业国力不从心,只能将自己的专业聚焦在某些优势产业上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口不够用了。工业是需要依靠人口数量支撑的。在现代工业体系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至少要涉及数百万乃至于数千万就业人口(可以看一下《铅笔的故事》,一只铅笔的生产就需要成千上万人参与)。

就拿汽车来说,一辆汽车通常由一万多个不能拆卸的独立部件组成。F1赛车等结构极其复杂的特种车,其独立部件数量可达2万辆之多。拿傻瓜算法来算,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一万个左右相关产业,每个产业一百人就是一百万人,每个人一家三口,这个国家全民一心想装一辆汽车底线就是就是三百万人。

这仅仅是是汽车一个行业。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上下游产业链啊,还有通信,船舶,冶金,老百姓还要生活吃饭,盖房子搞基建还需要一些人,所以一个国家初步的工业化入门级是一千万人口。

想搞的有声有色就的七八千万人,例如德国,2019年德国总人口8200万人,就业总人口也就4530万人,其中德国汽车工业(含整车制造加零部件配套服务企业)总就业人口达到1200万。这就决定了他们做了汽车、化工、机械产业,就没有多余人口去做通信、互联网产业了。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也决定了工业体系的上限,因为如果人不够,一切都白搭。

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核能、航天、战略轰炸机、超级运输机、战略航母、战略导弹等等需要的工业人口不断飙升。据统计,冷战中期工业配件的数量已经增长到3000万左右,连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面对3000多万个还在快速增加的工业配件数量,也是越来越不堪重负。各自2亿左右的人口已经被各种工业门类挤满了,很难再往很复杂的工业社会发展。由于重工业占据了太多的工业人口,轻工业方面工人匮乏,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那时美国联合西欧,通过向日韩东南亚、拉美这些地区转移低附加值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把这些国家拉倒自己的产业链中,用他们的人口分担自己承受的巨大工业压力,重新构建了一套十亿人口级别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苏联及东欧阵营,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口和市场推动轻工业生产,导致苏联乃至整个华约市场缺乏足够的消费品,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趋于停滞,短缺开始出现并逐渐蔓延,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人才进行新领域开发,整体工业难以自我升级,最终在冷战中落败。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他国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但中国14亿的人口规模,庞大的发展纵深允许我们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从高端到低端,从研发到制造,从高附加值到低附加值,通过国内差异极大的不同区域也实现了比较优势,独立地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欧美的压制和威胁,逼着中国搞“完整的工业体系”

不少人从比较优势、自由贸易的角度反诘完整工业体系是错误的。从理论上来说,比较优势、自由贸易是有道理的。全球性进行国际分工合作无疑是最高效的。中国能自己制造,不代表自己制造就划算,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有时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美国工业门类的不齐全,所缺少的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做出的选择性放弃。

但问题是:美国这么干可以,那中国行吗?或者欧美允许你这么搞么?

从第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就是欧美占统治地位,垄断全球最大数量的资源和利润,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中,就是一个异类。或者说,不只是中国,其他亚非拉国家,也一样都是受到欧美等先发国家压制的。“比较优势”、“自由贸易”通过公平交易可以使双方获益。这个本身是要约束条件的,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经常是不具备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巴统和瓦纳森协议。

《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

目前共有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40个成员国。 尽管“瓦森纳安排”规定成员国自行决定是否发放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许可证,并在自愿基础上向“安排”其他成员国通报有关信息。

但“安排”实际上完全受美国控制。 当“瓦森纳安排” 某一国家拟向中国出口某项高技术时,美国甚至直接出面干涉,如捷克拟向中国出口“无源雷达设备”时,美便向捷克施加压力,迫使捷克停止这项交易。

共产党有一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中国必须通过自己发展来打破这一限制,很多东西,“有”和“没有”完全是两个概念。

再讲个故事。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曾在一本书的序言里,说了很多让国防科大教授很愤怒的话:

国防科大银河计算机系花那么多的钱,就是给中国未来计算机博物馆提供很多的展品,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用处“(这件事是陈教授自己在博鳌论坛上说的)。

那事情真如陈教授所说的那样么?咱们来看看历史 :

1949年11月,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对于这个组织的成立理由同样也是很简单,完全就是为了对封锁,禁止世界上其他国家对苏联进行科学技术的转移,这也是冷战下的典型产物。

银河I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

银河II十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十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

可《瓦森纳协定》所限制的技术可不仅仅超算这一项,《瓦森纳协定》限定了民用与军用的双重领域,主要控制的范围包括两份清单,一个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 材料处理,电子器件 计算机 电信与信息安全等9大类,还有一份是军用清单,涵盖了各种武器弹药 和设备及作战平台共计22类。可以说,小到电池,芯片、电视,大到飞机发动机、火箭、光刻机,这里面的每一项技术的升级和革新都被这套协议牢牢限。

中国要发展相关先进技术和产业,想引进,没门!那只能被逼得自己搞了。这样一个个技术,一个个产业攻克下,结果最后回头一看,咦!俺怎么就把“完整的工业体系”搞出来了呢。

换句话来说,中国是被欧美的禁售“逼上梁山”,被迫搞出“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逼着中国搞“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的人口规模是优势,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毕竟一睁眼,就有14亿张嘴要吃饭了。很多人完全没有觉悟!他们根本不知道不断地人口增长是要就业和收入的,如果没有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建立,中国人民就只能像印度和巴西那样挤压在贫民窟了。你认为中国人民会答应?

美国总人口只有3亿,国内只需要保留少数航天、军工、生物医药这样的高精尖科技,辅之以割全世界韭菜的金融业(这些行业特点均是门槛高,容纳就业人口少),就能保证美国国家整体富庶。但是中国不行,中国人口规模超过十亿,仅仅靠少数尖端制造业和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足以解决养活全部中国人乃至提供相对富庶的高品质生活,这就是中国与美国国情最根本的不同之处。

中国这么大的体量,要让中国人消费更好的产品,更充分的就业,更高的收入,必须建立一个又一个产业,才能使得中国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更充分的就业水平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要填饱十亿级人口级别国家的胃口,在当前的科技和工业水平下,必然是需要涵盖从低端高端、从火柴到火箭,从纺织到纺织机、从螺丝钉到高铁的全工业门类才行。换句话化,中国的体量要求中国必须工业体系完整化。

所以哪怕中国自己不想要搞“完整的产业体系”,追求幸福生活的广大中国人民也会逼着搞。

而且不但要工业体系完整化,而且要力争在每个具体产业都高精尖化,因为中国人民不仅要吃饱,还要吃饱。总理说过:“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呢”。而那如何提升这6亿人的收入,只能是搞产业升级,建一个个高精尖产业。

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标准例子。记得到2010年,发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个城市50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每条地铁的成本大约为200亿,其中机电设备(机车、轨道、盾构机、接触网、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等)至少80亿,50条线就是4000亿。只有形成大陆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铁造价。

如果购买全进口设备,机电设备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这么多钱,有哪些人得到好处呢?

国际产品生产商啊!他们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产品生产商的工程师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个小时,一年有一个多月假期,到中国都是商务舱+五星酒店。产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业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润,增值税17%(地铁建设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增值税就是左手倒右手),进口退税,清关报关什么的,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只留下300亿的利润,仅仅直接创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

如果实现国产化,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额会养活多少人?

反正华为2013年有2390亿元销售额,有15万员工(华为的员工工资还很高),为华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业也不计其数;4000亿的机电设备采购直接创造40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我认为是比较保守的。

40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又能带动多大的餐饮娱乐家电汽车住房市场?

所以,工业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国产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则就只能让一小撮人富裕起来。

中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也可以推动各个产业的高精尖,这是量变产生质变的产物,历史强国都是这样发展而来的。

四、中国能永远保存全产业链吗?

很遗憾,答案是——

不能!!

一方面,未来随着工业体系进一步复杂化,复杂到需要二三十亿人才能支撑的时候,中国也必然无法再像现在一样保持完整的工业体系(全产业链),只能像美国一样,进行产业转移协作,这是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是中国的人口规模将面临萎缩。

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2021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已经跌落到1000万, 而世界新生儿数量是1.4亿。中国新生儿数量已经跌到世界的7%。根据现在的社会上的结婚率,离婚率,丁克数量等来看,未来甚至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要知道,现在中国工业的主力支撑人口是1970~1990年一代,每年大概2000~2400万人。

如今每年1000万的儿童,这个数量的人力扣除那些进国家机关的,进军队的,还要有生产农产品的,进工地支撑“基建狂魔”幻梦的,剩下的估计很难支撑这个“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了。

五、小结

最后总结一下:

  1. 追求全产业链是工业国的本能,其他国家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了。
  2. 欧美的压制和威胁,逼着中国搞“完整的工业体系”
  3. 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逼着中国搞“完整的工业体系”
  4. 当前阶段,中国的体量要求中国必须工业体系完整化,也只有工业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国产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则就只能让一小撮人富裕起来。
  5. 未来随着产业进一步复杂化,分工进一步细化,复杂到需要二三十亿人才能支撑的时候,中国也必然无法再像现在一样保持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能像美国一样,进行产业转移协作,这是客观规律····
  6. 人口规模将面临萎缩将令中国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警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