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逼上梁山的「完整工業體系」:中國的全産業鍊之路···

作者:黃楓妖

上次說到【什麼是完整的工業體系?有什麼意義?】的話題後,我們再說說為什麼中國能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全産業鍊),以及是如何走上這條道路的。

順便就【中國工業齊全有什麼用還不是都是中低端】、【追求工業齊全是冷戰思維,說是搞内循環其實就是閉關鎖國】,【啥都想自己造違背經濟規律,連美國都沒追求什麼都自己産,有國外的好貨你還非得用自己人爛貨很驕傲?】等觀點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追求全産業鍊是工業國的本能,其他國家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了

很多人有個誤區,看到歐美等發達國家都不搞完整的工業體系,卻也都能工業發達,生活富裕,就認為人家就是從“比較優勢”、“自由貿易”出發搞國際分工合作,根本不屑于所謂“完整的工業體系”。

甚至認為【追求工業齊全是冷戰思維,說是搞内循環其實就是閉關鎖國】,【啥都想自己造違背經濟規律,連美國都沒追求什麼都自己産,立足于比較優勢的國際分工才是王道】。這是有問題的。

首先,做為一個工業國都有追求完整工業體系的動機,英國、德國、法國、美國、蘇聯都是如此。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美國,德國,這些曆史上的世界工廠都擁有當時最完備的工業體系。

1850年的英國是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工業産值占世界總量的40%,貿易額占世界總量的21%,這時的英國妥妥地具備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并以此根基完成了“日不落帝國”的偉業。

1900年的美國,工業産值約占世界工業産值的30%,其工業體系在接下的50年内持續膨脹,到1950年的時候,美國的工業産值在世界的占比甚至達到驚人的55%。那時的美國,從鋼鐵到輪船、從火柴到火槍,從螺絲釘到飛機,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那為啥工業國都會自發追求完整的工業體系呢?

其實這是工業的自身禀性所決定的,對于工業來說,最重要是控制成本。而在生産中,将同一産業内的上下遊企業集聚在同一地區,通過叢集成員之間供需關系的連結,實作采購本地化以及全産業的整合,将有效提升整個叢集的成本優勢、規模優勢。是以任何一個地區、乃至任何一個行業都有産業集聚,打通上下遊全産業的天然本能。

例如,溫州低壓電器叢集,某種程度上就看做低壓電器領域的完整工業體系,涵蓋了金屬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沖制、酸洗及模具加工等共計幾十萬種低壓電器的配套件,本地配套化率可達85%以上,生産一個電氣産品,在當地就能找全配件,産業鍊的抗風險能力大大提升。這些緊密聯系并頻繁互動的細分行業及其所屬企業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産業叢集,不僅降低了溫州企業的采購和供應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便利了上下遊企業之間的溝通互動,進而為雙方在技術創新中寫作創造了條件。

憑借着叢集優勢,溫州成為全國最大低壓電氣産業基地,占全國市場佔有率65%以上,叢集覆寫電力能源輸電、變電、配電的200多個系列、6000多個種類、2.5萬個型号産品,其産業規模和企業數量位居國内同行之首,已形成行業話語權,主導制訂國家标準、行業标準共226個,國際标準1個。

再舉個例子,三星再将手機工廠遷往越南的同時,也要求其上下遊的近百家企業在其工業園周圍建立配套工廠,以形成上下遊産業叢集來降低成本。這可以看做三星在越南建構其手機行業“相對完整的産業體系”,因為這樣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越完整,換而言之,也就其内部的産業叢集耦合度也将随之提高,那麼這個國家的工業配套生産成本越低,彼此的生産配套效率越高,也就是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和很低的價格獲得某種産品。外國投資時,也很容易就能從本地找到生産廠家,大大降低了産品生産的成本(從外國進口零件不但需要支付運費,往往還要支付關稅)。中國的産業發展就是建立在完整工業體系基礎之上的,然後用産業更新推動工業體系完整化,這是一個工業國的發展的自然規律而已。

在工業體系還不龐大的時候,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和蘇聯都是這樣實踐的。後來随着随着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疊代,産業分工就越細緻,舉個簡單的例子,二戰時期坦克才幾千部件,現在的一輛坦克已經達到3萬多個了。工業體系越來越龐大而讓很多工業國力不從心,隻能将自己的專業聚焦在某些優勢産業上了。

原因很簡單,就是人口不夠用了。工業是需要依靠人口數量支撐的。在現代工業體系内,一條完整的産業鍊,至少要涉及數百萬乃至于數千萬就業人口(可以看一下《鉛筆的故事》,一隻鉛筆的生産就需要成千上萬人參與)。

就拿汽車來說,一輛汽車通常由一萬多個不能拆卸的獨立部件組成。F1賽車等結構極其複雜的特種車,其獨立部件數量可達2萬輛之多。拿傻瓜算法來算,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一萬個左右相關産業,每個産業一百人就是一百萬人,每個人一家三口,這個國家全民一心想裝一輛汽車底線就是就是三百萬人。

這僅僅是是汽車一個行業。完整的工業體系還有上下遊産業鍊啊,還有通信,船舶,冶金,老百姓還要生活吃飯,蓋房子搞基建還需要一些人,是以一個國家初步的工業化入門級是一千萬人口。

想搞的有聲有色就的七八千萬人,例如德國,2019年德國總人口8200萬人,就業總人口也就4530萬人,其中德國汽車工業(含整車制造加零部件配套服務企業)總就業人口達到1200萬。這就決定了他們做了汽車、化工、機械産業,就沒有多餘人口去做通信、網際網路産業了。反過來說,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也決定了工業體系的上限,因為如果人不夠,一切都白搭。

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後,核能、航天、戰略轟炸機、超級運輸機、戰略航母、戰略飛彈等等需要的工業人口不斷飙升。據統計,冷戰中期工業配件的數量已經增長到3000萬左右,連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面對3000多萬個還在快速增加的工業配件數量,也是越來越不堪重負。各自2億左右的人口已經被各種工業門類擠滿了,很難再往很複雜的工業社會發展。由于重工業占據了太多的工業人口,輕工業方面勞工匮乏,普通群眾的生活水準增長速度開始減緩。

那時美國聯合西歐,通過向日韓東南亞、拉美這些地區轉移低附加值的低端的,勞動密集型工業,把這些國家拉倒自己的産業鍊中,用他們的人口分擔自己承受的巨大工業壓力,重新建構了一套十億人口級别的、完整的工業體系。

而蘇聯及東歐陣營,由于缺乏足夠的人口和市場推動輕工業生産,導緻蘇聯乃至整個華約市場缺乏足夠的消費品,人民生活水準的增長趨于停滞,短缺開始出現并逐漸蔓延,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夠的人才進行新領域開發,整體工業難以自我更新,最終在冷戰中落敗。

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完整的工業體系,其他國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但中國14億的人口規模,龐大的發展縱深允許我們進行全産業鍊布局,從高端到低端,從研發到制造,從高附加值到低附加值,通過國内差異極大的不同區域也實作了比較優勢,獨立地建構“完整的工業體系”。

二、歐美的壓制和威脅,逼着中國搞“完整的工業體系”

不少人從比較優勢、自由貿易的角度反诘完整工業體系是錯誤的。從理論上來說,比較優勢、自由貿易是有道理的。全球性進行國際分工合作無疑是最高效的。中國能自己制造,不代表自己制造就劃算,由于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産品等,有時從國外進口比國内生産更有優勢——美國工業門類的不齊全,所缺少的部分,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而做出的選擇性放棄。

但問題是:美國這麼幹可以,那中國行嗎?或者歐美允許你這麼搞麼?

從第一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就是歐美占統治地位,壟斷全球最大數量的資源和利潤,中國在這個國際體系中,就是一個異類。或者說,不隻是中國,其他亞非拉國家,也一樣都是受到歐美等先發國家壓制的。“比較優勢”、“自由貿易”通過公平交易可以使雙方獲益。這個本身是要限制條件的,在這個現實世界中經常是不具備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巴統和瓦納森協定。

《瓦森納協定》又稱瓦森納安排機制,全稱為《關于正常武器和兩用物品及技術出口控制的瓦森納協定》(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

目前共有包括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40個成員國。 盡管“瓦森納安排”規定成員國自行決定是否發放敏感産品和技術的出口許可證,并在自願基礎上向“安排”其他成員國通報有關資訊。

但“安排”實際上完全受美國控制。 當“瓦森納安排” 某一國家拟向中國出口某項高技術時,美國甚至直接出面幹涉,如捷克拟向中國出口“無源雷達裝置”時,美便向捷克施加壓力,迫使捷克停止這項交易。

共産黨有一句話“以鬥争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中國必須通過自己發展來打破這一限制,很多東西,“有”和“沒有”完全是兩個概念。

再講個故事。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曾在一本書的序言裡,說了很多讓國防科大教授很憤怒的話:

國防科大銀河計算機系花那麼多的錢,就是給中國未來計算機博物館提供很多的展品,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用處“(這件事是陳教授自己在博鳌論壇上說的)。

那事情真如陳教授所說的那樣麼?咱們來看看曆史 :

1949年11月,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聯合成立了一個多邊出口控制協調委員會,總部設在巴黎,又稱“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組織”。對于這個組織的成立理由同樣也是很簡單,完全就是為了對封鎖,禁止世界上其他國家對蘇聯進行科學技術的轉移,這也是冷戰下的典型産物。

銀河I億次機宣布成功之後,巴統組織放開了億次機對中國的銷售;

銀河II十億次機宣布成功之後,巴統組織放開了十億次機對中國的銷售......

可《瓦森納協定》所限制的技術可不僅僅超算這一項,《瓦森納協定》限定了民用與軍用的雙重領域,主要控制的範圍包括兩份清單,一個是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清單,涵蓋了先進材料 材料處理,電子器件 計算機 電信與資訊安全等9大類,還有一份是軍用清單,涵蓋了各種武器彈藥 和裝置及作戰平台共計22類。可以說,小到電池,晶片、電視,大到飛機發動機、火箭、光刻機,這裡面的每一項技術的更新和革新都被這套協定牢牢限。

中國要發展相關先進技術和産業,想引進,沒門!那隻能被逼得自己搞了。這樣一個個技術,一個個産業攻克下,結果最後回頭一看,咦!俺怎麼就把“完整的工業體系”搞出來了呢。

換句話來說,中國是被歐美的禁售“逼上梁山”,被迫搞出“完整的工業體系”。

三、全國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逼着中國搞“完整的工業體系”

中國的人口規模是優勢,也帶來了巨大壓力。畢竟一睜眼,就有14億張嘴要吃飯了。很多人完全沒有覺悟!他們根本不知道不斷地人口增長是要就業和收入的,如果沒有一個又一個産業的建立,中國人民就隻能像印度和巴西那樣擠壓在貧民窟了。你認為中國人民會答應?

美國總人口隻有3億,國内隻需要保留少數航天、軍工、生物醫藥這樣的高精尖科技,輔之以割全世界韭菜的金融業(這些行業特點均是門檻高,容納就業人口少),就能保證美國國家整體富庶。但是中國不行,中國人口規模超過十億,僅僅靠少數尖端制造業和金融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不足以解決養活全部中國人乃至提供相對富庶的高品質生活,這就是中國與美國國情最根本的不同之處。

中國這麼大的體量,要讓中國人消費更好的産品,更充分的就業,更高的收入,必須建立一個又一個産業,才能使得中國人有更高的消費水準,更充分的就業水準和更高的收入水準。

要填飽十億級人口級别國家的胃口,在目前的科技和工業水準下,必然是需要涵蓋從低端高端、從火柴到火箭,從紡織到紡織機、從螺絲釘到高鐵的全工業門類才行。換句話化,中國的體量要求中國必須工業體系完整化。

是以哪怕中國自己不想要搞“完整的産業體系”,追求幸福生活的廣大中國人民也會逼着搞。

而且不但要工業體系完整化,而且要力争在每個具體産業都高精尖化,因為中國人民不僅要吃飽,還要吃飽。總理說過:“中國還有6億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呢”。而那如何提升這6億人的收入,隻能是搞産業更新,建一個個高精尖産業。

軌道交通領域就是一個标準例子。記得到2010年,發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個城市50條地鐵線路的建設,每條地鐵的成本大約為200億,其中機電裝置(機車、軌道、盾構機、接觸網、屏蔽門、自動售檢票等等)至少80億,50條線就是4000億。隻有形成大陸軌道交通裝備研發制造體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鐵造價。

如果購買全進口裝置,機電裝置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這麼多錢,有哪些人得到好處呢?

國際産品生産商啊!他們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是以産品生産商的工程師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個小時,一年有一個多月假期,到中國都是商務艙+五星酒店。産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業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潤,增值稅17%(地鐵建設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增值稅就是左手倒右手),進口退稅,清關報關什麼的,代理商做了4000億的生意,隻留下300億的利潤,僅僅直接創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

如果實作國産化,4000億的工業銷售額額會養活多少人?

反正華為2013年有2390億元銷售額,有15萬員工(華為的員工工資還很高),為華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業也不計其數;4000億的機電裝置采購直接創造40萬人以上的工作崗位,我認為是比較保守的。

40萬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又能帶動多大的餐飲娛樂家電汽車住房市場?

是以,工業界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在關鍵技術和裝置上實作國産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則就隻能讓一小撮人富裕起來。

中國工業體系的完整性也可以推動各個産業的高精尖,這是量變産生質變的産物,曆史強國都是這樣發展而來的。

四、中國能永遠儲存全産業鍊嗎?

很遺憾,答案是——

不能!!

一方面,未來随着工業體系進一步複雜化,複雜到需要二三十億人才能支撐的時候,中國也必然無法再像現在一樣保持完整的工業體系(全産業鍊),隻能像美國一樣,進行産業轉移協作,這是客觀規律····

另一方面,是中國的人口規模将面臨萎縮。

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是:2021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已經跌落到1000萬, 而世界新生兒數量是1.4億。中國新生兒數量已經跌到世界的7%。根據現在的社會上的結婚率,離婚率,丁克數量等來看,未來甚至有可能進一步降低。

要知道,現在中國工業的主力支撐人口是1970~1990年一代,每年大概2000~2400萬人。

如今每年1000萬的兒童,這個數量的人力扣除那些進國家機關的,進軍隊的,還要有生産農産品的,進工地支撐“基建狂魔”幻夢的,剩下的估計很難支撐這個“全産業鍊”的工業體系了。

五、小結

最後總結一下:

  1. 追求全産業鍊是工業國的本能,其他國家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了。
  2. 歐美的壓制和威脅,逼着中國搞“完整的工業體系”
  3. 全國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逼着中國搞“完整的工業體系”
  4. 目前階段,中國的體量要求中國必須工業體系完整化,也隻有工業界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在關鍵技術和裝置上實作國産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則就隻能讓一小撮人富裕起來。
  5. 未來随着産業進一步複雜化,分工進一步細化,複雜到需要二三十億人才能支撐的時候,中國也必然無法再像現在一樣保持完整的工業體系,隻能像美國一樣,進行産業轉移協作,這是客觀規律····
  6. 人口規模将面臨萎縮将令中國工業面臨嚴峻的挑戰,這一問題必須得到重視和警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