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崛围红叶 傅山

“崛围红叶”为太原古八景之一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傅山,

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代大儒,

被史家喻为“学海”,

长期受到后人的关注与研究,

他的遗文也一直被辑佚编篡。

本期推出的是,

山西学者郝岳才先生撰写的文章:

傅山《礼解》另有姊妹篇——

被《霜红龛拾遗》删除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文中讲述了

在新近发现的《傅眉杂录》手抄本中,

保存了几篇傅山未曾入编的文章。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傅眉杂录》被发现时的原样

人所共知,傅山先生倡导经子平等,经世致用,反对理学“泥古”“义袭”“一味版抝”的教条主义、空疏学风、门户纷争与霸道作风。但表达这一思想的文字比较分散,散见于诗赋、书札、杂记,以及诸多经子批注中,较为集中的篇目即《霜红龛拾遗》分类定目为《学解》之《理本从玉》篇,《礼解》之《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篇,之后的刘本、王本、丁本等版本也均从此编。

其实,傅山有关《礼解》的文字还另有姊妹篇,只不过迫于当时的“文字狱”压力,被《霜红龛拾遗》编辑者有意删除。所幸,在新近发现的《傅眉杂录》手抄本中得以保存。

笔者曾撰《傅山研究再添新资料——抄本〈傅眉杂录〉考略》一文,初断《傅眉杂录》为傅山五世孙傅履巽传出之抄本,而且是张廷鉴、张廷铨兄弟嘉道间编辑《霜红龛拾遗》的重要底本。抄本中《理本从玉》与《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儒有满师藩者》三篇依次抄录,《理本从玉》篇眉批“学解”,后两篇眉批“礼解”,但《儒有满师藩者》篇眉批另有“此条宜删”四字。

也许是慑于“文字狱”,也许是因“语少含蓄”,《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理本从玉》分别以《礼解》《学解》为目收录《霜红龛拾遗》及后来的《霜红龛集》诸版本中,而《儒有满师藩者》最终未能入编,由此淡出世人的视线。

兹将《儒有满师藩者》篇全文录出(为便于研究者使用,该文保持原貌,字体未作简化处理),公诸于世:

儒有滿師藩者好禮,而非儒朗陵奈何寶者好誕,滿師藩常嗛然於聖人,於禮無所不備,以教人恭敬,獨於前後 (應為溲)無禮,盖闕典耶。

朗陵奈何寶曰:“古固有登清之禮也。”滿師藩曰:“何謂清?”奈何寶曰:“清者,言污穢當清潔之。釋名之書尚能述之也,猶艸本名大苦而曰甘草也。”滿曰:“旨哉!何謂登?”曰:“清以壽田,食之本也,不可□(此字漫漶不清)躤之,故尊之曰登。”滿曰:“旨哉!其禮何也?”曰:“凡清必讓。登其赴清也,周旋中規,折旋中矩,至於清,必三揖三讓而後登。既登矣,而頌《茅鴟》以為節”。曰:“揖,可也。讓誰?”曰:“有師讓師,有 讓友,無師無友自讓。如饑而見食,小小咽之,不得放飯流歠也。”曰:“旨哉!斯禮何載?”曰:“載之《逸禮》,曰:茅鴟兮既醉既飽,謹以持兮。”曰:“旨哉!”

日,滿師藩赴鄉社,醉飽廹後,如其禮而登清, 脹不得。後問諸醫,醫曰:“聞嘔可治秘。”乃嘔之。嘔之不已,而腸顛,穢自其口出,委頓而至於死。有問之曰:“苦乎?”曰:“吾以禮死,清而甘焉,不苦也。”乃呼其子耳語之曰:“惟清可不以禮登也。”朗陵生聞之曰:“若師藩先生者,可謂有禮不負清矣。天下之講禮而不負清者有幾人哉?”

夫世儒之所謂禮也者,顏色而已。諺曰:“三分顏色染大紅。”世儒之於顏色,得堯舜之三分,亦大紅,下而至於湯,聰勒之三分,亦大紅者也,曰:“用世之道也。”於是有狎德之儒。狎德之儒,狗儒也。狗儒之說,聞之梅子,梅子者,謂梅子真也。既掛冠去,頗著書不少。莽講學大夫見而惡之,遂不傳。

或得斷簡焉,有曰:“聖人不適為善,不適為惡,當其為惡之時,中聖人之惡者,惡聖人,聖人不辭也。”講學大夫曰:“此非聖亂世之言也矣。”梅先生曰:“世不能終治,聖人不得不惡。湯武不興,桀紂不亡,昆吾、韋顧、飛廉、惡來不除,湯武豈復?蘄桀紂昆吾之善人我耶?故儒者之尊聖人也,木帝聖人也,其護聖人也,婦人聖人也, 琫聖人而不卩(疑为叩)聖人也,仁聖人也,孩提聖人也,聖人之仁有不仁而用之,故仁而不仁之,不仁窮;不仁而仁之,仁無窮。善者惡之秘也,惡者善之鋒也。謂聖人有善而無惡,則天地有陽而無陰,陰陽不測,聖人戡亂,陽生陰殺,陰生陽殺。氣欲其充也,充於潔穢則漏矣,聖人殺穢;郭(應為廓)貴於固也,固於無厠有厠者瑕,聖人殺厠。”講學大夫曰:“我即學為聖人者也,聖人不殺。子以為今有所謂聖人者作殺誰?”梅先生曰:“殺汝儒!殺汝儒!”講學大夫曰:“儒者,聖人之心也,無死地也。”

會莽誅而唐尊死於漸台,尊之羣弟子曰:“中國無聖人矣,吾道窮矣,孔子欲居九夷徒空言,吾輩當實居之矣。”於是大儒裹袞冕帶裳,小儒裹翟籥,而曰:“治天下,三代禮樂偹是矣。”

北而盤瓠之國,貢狗於光武,狗當道獰蹲而噑,不敢過,曰:“是可以禮請之揖之。”揖之噑,乃跪之,跪之噑,儒者曰:“是或非噑也,殆知我有治天下之負而問道也。”曰:“臣有帝王之道也,敢獻之。”狗忽噑而委去之,儒曰:“是非徒去,將引我而登進之,置諸周行也。”尾而隨之,又揖之跪之,狗亦習其跪揖而已者也,不嚙也。儒喜,漸親之,出其袞冕帶裳,袞狗冕狗帶裳狗。狗莎累於袞冕帶裳,蹲諸地不能起。儒者喜曰:“今日始合古禮地坐法矣。”遂出其翟籥而舞於狗前,曰:“臣有樂章,請奏之。”曰:

何事非君?唯吾君之誰敢不君之。何吾君之不能?唯吾黨焉任之。氂彼新裝,赫威姹張。瞻卬吾君,不裝而芒。 兮宣兮,令吾尊之親之,不皇對揚。

相與顧而揚言曰,得君行道如此易哉!

歌舞乆而饑乏,無所得食,小儒曰:“康哉。”大儒曰:“君子謀道不謀食。”既而顧其有狗清,清中穀麥皀皀然,曰:“是可以知稼穡之艱難矣。”捧而 之,曰:“學也,祿在其中矣,安徃而不可拾芥也。”

光武皇帝聞而捕之,曰:“是狗儒也,褻先王之袞冕帶裳,辱聖人之言乆矣,殺之無縱!”儒者濱死曰:“禮樂垂典於吾君,而吾輩死。道之不行,命矣!”夫於是天下後世謂聖人殺儒,盖殺狗儒也。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儒有满师藩者》篇

对比《儒有满师藩者》与《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理本从玉》,可见三篇文字一脉相承,实乃研究傅山学术思想,特别是儒学观与经子平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一、《礼解》与《学解》属同一思想体系,是傅山对儒学的反思与批判。

青少年时代的傅山,走的是一条文人士子的老路,明天启六年(1626年)19岁时“试高等,食廪气”,成为廪生。但崇祯九年(1636年)至次年为老师袁继咸进京“伏阙讼冤”,特别是明清鼎革的残酷现实,使本就对儒学产生众多疑问的傅山深入反思,看清了冠以儒学正统所谓理学的腐朽、空疏与误国。

清朝立国后,一方面,大肆宣扬理学以笼络人心;另一方面,一些所谓儒者极力为清廷统治提供理论支撑,也为自身贰臣身份辩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武装抗清无望后,傅山及其同道转而从思想文化上抵制,将反对理学“泥古”“义袭”“一味版抝”的教条主义、空疏学风、门户纷争与霸道作风,作为反异族统治的思想武器,将俗儒、庸儒、奴儒、腐儒批驳得体无完肤。同时,对于前汉末期与后汉掺杂了谶纬糟粕的所谓儒家学说,及至宋明理学,切中“礼”与“学”两个儒学范畴,作出了严厉批判。

“理”为理学的最高范畴,在《学解》之《理本从玉》篇中,傅山开宗明义解说“理”“学”。嘉道间五台徐广轩曾有专论释解《学解》之《理本从玉》篇,收录于《霜红龛集备存》与《敦艮斋遗书》中:

“学字之解,可谓千古大案,先生判断了了,更不作一调停含糊语。所谓孟子之文,其锋不可犯。以觉训学,他儒亦有之。以见训觉,则先生之独解。其效与觉之辨,以伊尹思孟证之。是非得失不烦言而自明。效之始终于人,学朱者不服,谓始乎人,终乎己也。然果否效之以觉,终无可验也,盖也鲜也。……然世人皮厚已甚,不痛击深创,不能使之一觉也。或曰,觉训为见,见者何物?学训为觉,觉者何境?曰,先生之言德言泰两段中详之矣。其物一见,见则见此也。至其境,则前段空灵法界四字,盖已尽之。或曰,何道之从,而即可以见而觉。曰,善哉问乎。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即见,而觉之谓。欲自得而不得其道,是缘木而求鱼也。……傅先生之学,不专一家之言,儒书外老子庄子、释迦达摩之言,靡不毕究。以四书考之,孔颜曾思之旨,孟子集其成而其养气两章,实为要旨。必有事焉,日夜息焉。始于平旦,终于浩然焉。平旦者,夜之息也。……宜见之物既不能见,落空落虚之疑自不能解。拾取名象,填塞胸中,而自得之道遂成断绝。鄙学无觉。此傅先生之所以太息于奴儒也歟。”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理本从玉》篇

《礼解》之《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篇,同样切中“忠”“孝”与“礼”三个儒学范畴展开论述,文字并不长,但句句为纲。

“故非其孝而孝之,孝丧世,世亦丧孝。犹非其忠而忠之,忠丧世,世亦丧忠。非其亲而亲之,曰‘礼也’,非礼也;而不亲之,‘非礼也’,礼也。非其君而君之,曰‘礼也’,非礼也;而有不君之,‘非礼也’,礼也。夫世儒之所谓礼者,治世之衣冠,而乱世之疮也。不知劀刮其根,而以膏药涂之,又厚涂之,曰:‘治疮之礼也。’不柄亢钜以足民之耳目,而脂韦跪拜以贪其利禄,曰:‘治世之礼当如是。’礼丧世,世丧礼,礼与世交相丧也。悲夫!仁义智信之文,以文论之,无从金者,独礼有以金而为,言乎其能狂(金加礼)。(金加礼)声也,来改之反。俗谓捖而来之而翦除之曰(金加礼)。从其声,其义之必不苟舆存,且转而为裂之釐也。声者,皆取乎剺。剺也者,釐而正之,然后为礼也。故君,礼也;不君,(金加礼)也。知(金加礼)而后知礼,而后复天地之节也。习跪拜进退而苟图利禄者,又膏药之靥也,不欲以为疮,相舆弊其无血而已。”

礼与非礼的原则,是以社会的变化与否,以及所忠的内容决定,而不能从形式上对君的忠诚与否决定。社会是前进的,伦理观也是发展的,因此没有永恒的伦理纲常。这是魏宗禹先生在《傅山评传》中作出的简洁解读。

可见,《理本从玉》与《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两篇文字确属同一思想体系,均为对儒学的反思与批判。

二、新发见《儒有满师藩者》篇是傅山对清朝统治者倡导的所谓理学之礼,乃至仕清贰臣中所谓儒者为自身行为辩护的无情鞭挞与批判,与《礼解》之《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篇互为补充。

如果说《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是立论与理论论证,那《儒有满师藩者》篇便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事实论述。全文先通过“满师藩”与“朗陵奈何宝”的对话,将清廷宣扬的理学之礼,嘲讽为所谓“登清之礼”。

“何为清?”“清者言污秽当清洁之”;“何为登?”“清以寿田食之本也,不可□躤之,故尊之曰登”。甚至用满师藩者醉饱“而肠颠秽自其口出”嘲讽“于礼无所不备”害死人。再通过“讲学大夫”与“梅子真”的对话,以近乎寓言式的调侃,将为自身贰臣身份仕清行为辩护的所谓儒者,嘲讽为俗儒、庸儒、奴儒、腐儒,甚至是“三分颜色染大红”的狎德之儒、狗儒。而狗儒的下场自然是被杀,“夫天下后世谓圣人杀儒,盖杀狗儒也!”

由于文章采取了嬉笑怒骂的写作风格,看似不成体统,且多有隐喻隐射嘲讽满清王朝(将“清”直接解释成排泄物,且多次出现“狗清”等词语),以及为清廷统治张目的理学理论,为自身贰臣身份仕清行为辩护的所谓儒者,这或许便是嘉道间张廷鉴、张廷铨兄弟编辑《霜红龛拾遗》删除未录的原因。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篇

三、新发见之《儒有满师藩者》与《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均为《礼解》类文字,与《学解》文字共同构成傅山的儒学观。

对于宋明理学,傅山从未全盘否定,而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研究。比如对于“实事实功”的陈亮,追求个性解放积极因素的王阳明,甚至同时期的理学家孙奇逢,也多有称赞。他谒孔庙、游泰山,对儒家开创者孔子的尊重均可见一斑,在《杂记一》中表述,“其精处,非后儒所及,不可不知。”甚至赞同孔子的“仁学”。

这些观点在上述傅山的三篇文章中均有体现。《儒有满师藩者》借梅子真言,演说“仁与不仁”的关系,与《人有父死而哀毁庐墓》中有关“礼与非礼”的论述,异曲同工,最终得出结论:“谓圣人有善而无恶,则天地有阳而无阴。”

在对儒学反思与辩证分析,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傅山既尊重儒学的合理内核,同时又积极倡导子学研究,乃至佛道思想的研究,其《老子解》《庄子解》《百泉帖(上下)》《管子批注》《曾子问批语》《管子评注》《庄子翼批注》《荀子批注》《荀子评注》《淮南子评注》《吕氏春秋批注》《说苑批注》,乃至《金刚经注》《楞严经批注》《五灯会元批注》《翻译名义集批注》等批注、评注中均可得见,充分体现了傅山经子平等与经世致用的思想。

“既是为山平不得,我来添尔一峰青。”于反抗异族统治傅山是一座山,于中华思想研究与弘扬,他又是一座奇峰。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傅山 《山水六开》之“瓮泉难老”

绢本设色 册页

故宫博物院藏

文博山西郝岳才先生专题文章

文|郝岳才

原载于《山西晚报》2022年5月9日第13版

原题|傅山《礼解》另有姊妹篇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图|山西博物院 郝岳才 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山西古代壁画

|眩晕的山西古琉璃|《金瓶梅》与山西

山西珐华

|南涅水石刻.民间原力

错金鸟篆铜戈

. 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魏文侯之叹

“此条宜删”!傅山《霜红龛拾遗》中“被消失”的儒学反思批判文字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