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出国留学,母子对簿公堂的背后:没有一种关爱是理所应当

到底因为什么事让一对母子对簿公堂,反目成仇?

一个21岁的孩子在法庭上和自己的妈妈对峙。

法庭下面坐着小亮的爷爷奶奶和爸爸。

小亮(化名)称,本来不要起诉妈妈的,因为自己需要一笔钱出国留学,但自己的妈妈不愿意支付,一口回绝,根本不爱她,没有尽到母亲的义务,对他不好,以前除了给他买过几件衣服,其他不管不问,自己的母亲有钱,在杭州有两处房产,走到上法庭这一步自己也不想的。

法庭上,小亮的妈妈看起来很伤心,称自己一直在默默的付出,对小亮的爱一直不变,以前小亮提的很多要求基本都答应了,

可这一次出国留学的费用她不愿支付,因为小亮在学校的成绩本来就不好,出国留学真的没有必要,希望小亮能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从母子间的对峙,我们可以发现,俩人的说法不一,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

小亮的爸爸在广州那边做点小买卖,他母亲则是在杭州市本地的一所师范学校做图书馆管理员。

由于夫妻长期分割两地,感情早已经破裂。在小亮三岁的时候,夫妻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婚。

离婚之后,法院把抚养权判给了父亲,由于小亮父亲的收入不稳定和住的地方也差,小亮只好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8年来,小亮一直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室一厅的老房子里。

如今20年过去了,小亮的母亲也早已有了新的家庭。

小亮的父亲称,当年离婚,小亮的妈妈选择放弃不要孩子,不管不顾的离开,也从来没有看过小亮。她根本就不配当小亮的母亲。

小亮称,对母亲的印象不好,因为父亲告诉他,在父母离婚时,母亲抛弃了他,放弃抚养权,还叫他不要管那个人叫妈妈。

小亮的爷爷奶奶称,小亮的妈妈重来没有来看过一次孩子,也没有买过东西给孩子,她太绝情了,这女人真的好狠心。

如果真如小亮家里人说的那样,小亮妈妈确实是不应该,作为一个母亲,不应该这样对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用心对待。

难道小亮妈妈当年真的弃亲生骨肉于不顾吗?

小亮的姨妈称,其实当时小亮的妈妈非常想要抚养小亮。

在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后,把抚养权判给了男方,女方则需要每个月支付30块钱的抚养费。小亮的妈妈为了争取抚养权还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了,可惜没有如她所愿。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小亮的妈妈不是没有去看过小亮,是看不到。找了很多次,每次有了一些头绪和线索,他爷爷奶奶就换地方,给小亮换学校,直到在小学学校才第一次看到小亮。后来,小亮的爷爷奶奶告诉老师,要求不要让小亮的妈妈看望小亮。

据了解,在当年法官的笔录里,小亮母亲的诉求是“彩电、鸿运电扇和小孩”

其实小亮的妈妈还是想要抚养权想要孩子的,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怎么可能舍得不管不顾呢。

小亮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不让小亮妈妈在学校看望小亮呢?虽然离婚了,但是小亮的妈妈有权利看望自己的孩子的。

小亮的爷爷奶奶称,之所以不让小亮的妈妈看望小亮,是因为她对孩子太差了,也太抠了,居然只给了小亮四颗糖,还是很便宜很硬的那种。

小亮不想要,然后把糖果扔在地上了。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母亲是坏人,对陌生的母亲没有一点好感。

在小亮的儿时记忆里,自己的母亲只给了他四颗糖和每个月30块钱的抚养费。

2002年,在小亮上初二的时候,小亮爸爸突然发现小亮在学校的各类费用支出都超出了自己的承担范围。按照之前法院规定每月支付30元的抚养费根本不足以支付初中生的正常需求。

而小亮家里人又怕小亮的母亲不同意,直接就去小亮的母亲工作的地方又吵又闹,很多领导都知道了此事。小亮的母亲气得不行,直接说没有,叫他们去法院告自己。本来可以好好沟通的,结果搞得大家不愉快。

就这样,小亮的爷爷奶奶把小亮妈妈告上法庭,诉求是要求从原来的每个月30元抚养费提高到250元。

法院判决下下来了,小亮的妈妈只好按照法律规定,履行支付了,就这样每个月按时支付250元的抚养费。

在小亮初中毕业的时候,母子有了第一次的旅游经历,还拍了不少的照片。

那时应该是小亮人生中少有的开心时刻,也是母子间有史以来交流最多的一次。小亮的母亲还为小亮花费了7000元请家教,辅导小亮的学习,因为小亮的成绩并不理想。

其实小亮的母亲一直有关注自己的孩子,虽然平时见面次数不多,她也是通过多方打探,一直在默默关心着小亮的成长。

高中时,小亮的母亲偷偷背着小亮家里人多次看望小亮,每次都给他带好吃的,牛奶,零食,苹果之类的。俩母子的关系慢慢变得越来越亲近了。小亮发现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挺好的,给他买了好多好吃的东西。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一件小事,母子间的感情关系再一次变得冰冷了。

一天,小亮问奶奶给钱买参考书。奶奶本来想给的,一想到最近小亮一直在她面前提起自己的母亲,奶奶感觉小亮只记得自己妈妈的好,忘记了当年自己母亲的决绝,抛弃自己。然后小亮的奶奶回了一句,“你问你妈妈给钱买吧,刚好今天你妈妈来看你,不过她不会给你买的,你妈妈这个人抠门,一个抚养费一分都不愿意多给的人,肯定不会给你买的”

而在小亮不信,心里认为妈妈肯定会给的,自己的妈妈对自己挺好的,应该会给钱自己买。

出乎意料,被小亮的奶奶说中了,小亮的妈妈真的如他奶奶所说的那样,不愿意给小亮钱买参考书。处于青春期的小亮很生气,不再理会自己的母亲了,称再也不想叫她了。

为什么小亮的母亲不愿意给小亮钱买一本参考书呢?母子关系本来日渐向好,按理说不应该因为这一点小钱,而让之前的努力改善母子关系付之东流。

原来,在次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

小亮上高中以后,学习和生活费用又多了起来。小亮的爷爷奶奶有了上次的要钱经历,这次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次的诉求是要求将小亮的抚养费涨到每个月600元。如二老所愿,法院同意了此诉求。法院要求小亮妈妈按照原告诉求执行,这让小亮的妈妈感觉被欺负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对她,觉得小亮的家里人是故意针对她的。

其实平时小亮买参考书的钱都是找家里人要的,这次直接问自己。小亮的妈妈觉得小亮的家里人欺负人,前脚刚涨了抚养费,后脚又叫自己给钱,所以才有了小亮的母亲不愿意给钱小亮买参考书。

母子的冰冷的关系持续到小亮高中毕业,直到小亮考上了杭州当地的一所大学,母子的关系才慢慢缓和了许多。因为小亮报读的学校离母亲工作的地方不远。在小亮妈妈的努力下,母子又慢慢有了交流,那段时间,小亮经常去母亲那边的学校饭堂吃饭。小亮的妈妈还给他买了很多东西,衣服,鞋子,书籍等等,还给他不少零花钱。

小亮在大学期间对其他学科一直不感兴趣,成绩也不理想。他只爱日语这门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一次全国的日语考试中,他考到了浙江第一名,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他想出国留学深造,爷爷奶奶支持他,说费用不是问题,小亮挺感动的,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知道爷爷奶奶不容易,他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希望母亲也能资助一下留学费用。

这一次,小亮妈妈却选择了拒绝,不支持小亮去出国留学的这一决定。称小亮在国内的成绩本来就不好,小亮报的留学学校不是正规的大学,如果需要进入正规的大学学习,必要要通过日本当地的入学考试,到日本和别人拼母语,小亮妈妈觉得小亮的出国留学决定不现实。

小亮的爷爷称,小亮的妈妈不应该这样说孩子,应该鼓励小亮,她不是人,没有一点母性,太冷血了。

为了打官司,小亮的爷爷奶奶拿出了法律依据。他们认为,大陆婚姻法中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

小亮的爷爷奶奶说,小亮出国急需用钱,这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必要时。

2010年4月22日,此案在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宣判,法院驳回了小亮的诉讼请求。小亮和他的爷爷奶奶对法院这个判决很意外。

我认为这是合法合理的,父母离婚以后,父母向子女所承担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的是给这些未成年子女和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的,小亮已经成年21岁了,另外呢,小亮又不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也就是正在学校接受高中以下学历教育,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这种非因为主观原因,又没有独立生活来源的这种子女,那么小亮呢,是要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出国留学,那么显然呢,他的这个诉讼请求,已经不再属于婚姻法和相关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所能给予支持的。

夫妻之间离婚,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夫妻还在拼命的贬低对方,拉拢孩子,自己的情绪当然是发泄了,但是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不好好引导,孩子的内心可能就会从此崩塌。

现在有很多人得抑郁症,其实仔细的了解,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是单亲家庭。他们小时候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别人放学的时候有父母来接,而自己只能一个人回去,面对同学的猜疑,孩子受到的心理打击会很大。

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的内心也可以是完整的,因为爸爸和妈妈的爱从来都没有缺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