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殊途同归,看古代中国和近代外国的两位家长如何培养出科学家

故事1:爷爷因材施教,造就古代大科学家

殊途同归,看古代中国和近代外国的两位家长如何培养出科学家

祖冲之塑像

提到祖冲之,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可是大家知道吗,祖冲之小的时候,不爱读书,经常被望子成龙的父亲责骂,可是父亲越责骂,他就越讨厌读书。直到他的爷爷接过对祖冲之的教育,才开启了他的成才之路。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爷爷独特的教育方式。

祖冲之出身于范阳祖氏,字文远。生于429年,卒于500年。他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这一成就,直到16世纪,才被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

可是小时候的祖冲之,特别不爱读书,哪怕经常被父亲责骂,也不爱读书。后来祖冲之的爷爷觉得儿子的教育方法不对。认为“祖冲之读书不行,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祖冲之的爷爷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高级官员,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他经常把祖冲之带到工程现场去,在这里爷爷发现自己的孙子对于各种建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天文知识特别喜欢,于是爷爷带着祖冲之拜访天文学家何承天,学习天文知识。天文知识离不开数学,祖冲之又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在爷爷的引导下,祖冲之后来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他的祖辈和父辈,成为了一代有名的科学家。

这是一则成功的“因材施教”的案例,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故事2:父亲发现乱画画的孩子有天赋,竟培养出大数学家

殊途同归,看古代中国和近代外国的两位家长如何培养出科学家

几何图形

孩子画静物写生,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他把菊花画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把叶子画成了奇奇怪怪的三角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这是发生在19世纪的事情,孩子的家长发现孩子把秋菊画成了这幅“奇怪的样子”,没有生气,反而很开心。

为什么呢?

因为他觉得自己孩子的作品,表现出了对几何图形的敏感,他断定孩子具有数学天赋,就开始引导他学习几何学和代数学,来培养他的数学能力。

事实真的能如这位家长所愿吗?

别说,他的孩子真的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这个孩子就是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的父亲,能从孩子的举动中,发现孩子的天赋。

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敏锐,发现孩子的优点,这份能力,真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家长学习。

殊途同归,看古代中国和近代外国的两位家长如何培养出科学家

耐心

#教育#

#因材施教#

#亲子#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