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到中年,先谈钱,再谈其它

人到中年,难免“谈钱变色”。

有钱的人在显摆,没钱的人在炫耀,老实的人在尴尬。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过:“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做人,有了钱财,才能更加注重礼节,懂得荣辱,稳固各种人际关系。

钱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是我们必须好好谈钱,再谈其它。没有钱,说什么都是空话,不能落到实处。

人到中年,先谈钱,再谈其它

01

谈钱,是爱情的试金石。

刚刚恋爱的时候,我们以为,两个人只要好好相爱,哪怕是喝凉水,也是幸福的。只要有了爱情,面包总是会有的。

当人到了中年,才发现,爱情不能当饭吃。没有钱的家庭,矛盾明显增加。

有人说:“一个家庭,80%的矛盾,都是因为缺钱。”

我的一个表妹玲花,结婚之后,想要去做美容,等自己变美之后,再想办法拉拢一些爱美的女孩子,推销自己用过的产品,从中赚一些差价。

玲花向丈夫要五千块钱,并说明了用途。丈夫沉默了一会,黑着脸说:“这么多钱,你让我上哪去弄?”

因此,玲花和丈夫的矛盾,不断升级,他们互相责怪。

虽然很多富人,动不动就拿出几十万。但是穷人五百块钱都没有,也是常事。当一个男人,口袋一直干瘪的时候,难免会遭到嫌弃;当一个女人,自己不赚钱,天天找男人讨钱的时候,自然会被看不起。

有句话说得好:“不管爱情多浪漫,如果不落实到吃饭、穿衣、买房、睡觉这些事情上,就是虚假的浪漫。”

夫妻相处,等有了钱,再谈什么“相敬如宾、牵手同行”,否则,感情就是非常脆弱的,心也是很薄凉的。

02

谈钱,是孝顺父母的前提。

《湖南日报》里有这样的故事:一个湖北来凤县的姑娘黄翠云,21岁时,在湖南打工,爱上了一个湖南慈利的小伙子。他们不顾家人的反对,非常坚定地要在一起。

当初,也没有考虑小伙子的家庭条件的问题。

没想到,命运却捉弄了他们。他们第一次回娘家的时候,路上发生了车祸,黄翠云从此瘫痪了。出于家庭条件困难、自身行动不便等多重因素,黄翠云结婚后,近30年没有回娘家。

再后来,黄翠云的父母从老家一路寻来,才得以重聚。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对于一对贫困的夫妻来说,孝顺父母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或许只是在电话里问候几句,通过微信视频聊天。偶尔可以邮寄一些礼物给父母。开车回老家,接父母到身边,这样的孝顺,是难以做到的。

尤其是那些远嫁的女人,回一趟娘家,要花几天时间,还要花好几千块钱。孝顺的成本,真的不低。

对于有钱的人来说,提着很多礼物回老家,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可以全心全意照顾,在父母走不动的时候,可以请保姆。

孝顺,首先要有“孝心”,然后要“顺顺利利”,缺一样都不行。

人到中年,先谈钱,再谈其它

03

谈钱,是合作共事的筹码。

对于中年人来说,去任何地方应聘,最关心的不是工作的条件,而是工作的待遇。

总有一些人,为了工资更高一些,哪怕是做掏粪工,也愿意。

如果不谈待遇,那么出去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大家都要养家糊口,总不能天天讲“免费帮忙”。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那么你的终极目标,就是狠狠赚钱。不管是选择哪一个行业,都一样。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承包一个鱼塘。当初,朋友说:“只要赚了钱,不管怎么分钱,都好办。”

到了年底分红的时候,朋友说:“鱼塘主要是我在负责,应该拿八成。”

我说:“应该按照当初投资多少来算才对。”

几句话,我和朋友闹得很不愉快了。

有道是,亲兄弟,明算账。如果你和别人合作的时候,有了一笔糊涂账,估计你不会答应,并且以后再也不谈合作了。

人到中年,不管你在哪个圈子里混,多半是利益交换的关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个圈子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

04

谈钱,是亲戚朋友的面子。

“富在深山有远亲”,当一个穷人变成富人之后,也许会有这样的感悟:“我们家的亲戚,咋就那么多啊。”

曾经是,门庭冷落鞍马稀,后来是,一举成名天下知,来走亲访友的人,络绎不绝。亲戚朋友交往,越来越现实。

如果你没有钱,也许是兄弟姐妹瞧不起你,甚至在你需要借钱的时候,他们都会躲着你。各种拒绝你的理由,让你心里很不是滋味。

狠狠赚钱,别在乎亲戚朋友对自己的态度,也不要随便低头求人。

当你有钱了,不管是否能够帮助到亲戚朋友,你也会活得有头有脸。要懂得,趋炎附势是人的本性。

人到中年,先谈钱,再谈其它

05

人到中年,就会发现,不管是哪一种感情,那种生活模式,都很现实,难免要和金钱联系在一起。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文明人对待钱的方式和他们对待情感的方式大同小异,都是表里不一。表面一本正经,其实不过是惺惺作态罢了。”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不是因为金钱和物质的问题,而是金钱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东西,虽然看不到,但是体验特别真实。

大大方方谈钱,虽然显得庸俗,但是你会少一些烦恼。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