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你越催孩子越慢?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美国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将自己催促孩子的话写成了歌。听完这首《妈妈之歌》,我忍俊不禁:原来全天下的妈妈唠叨起来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你越催孩子越慢?

瞧!你越催,孩子越慢这样的状况,你有没有经历过?马上就要出门了,孩子拿着鞋半天穿不上,好不容易穿上了,觉得不舒服又给脱了。吃饭时,拿着勺子吃一会儿玩一会儿,对着水杯吐泡泡,再发会儿呆。9点开始催他上床睡觉,10点能躺下就不错了,还总是特精神。干什么都磨磨蹭蹭,好像故意跟你唱反调。

“快点!别磨蹭了!”你是否经常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自己急得怒 怒发冲冠,孩子依旧岿然不动。妈妈的音量日益增强,一堆大道理对着孩子叨叨,孩子不仅不听,抗击打能力反而越来越强。你越催,他就越慢。这种时候,除了默念“亲生的”,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

为什么孩子越催越慢?从心理学上讲,过多催促孩子等于在否定孩子,暗示他“你自己做不好,必须经过我提醒”,这样的方式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即便接受,也心不甘情不愿。看到孩子一脸抗议的表情,大人会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质疑,因为接受不了这种挫败感,所以会继续命令或者威胁孩子。

在看到大人情绪不稳后,孩子会开始紧张,本来他只想着完成穿衣服或者刷牙这件事,而现在他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试图应对大人的情绪,甚至在紧张之下会更慢,更容易出错,而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根本就是故意的。其实想让孩子别那么磨蹭,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长先管住自己的嘴,实在管不住,可以试试把自己催促的话录音,感受一下催个不停的自己有多烦。

所有的改变,从学会尊重孩子开始,尊重孩子的节奏。静下心想想,孩子拖拉的后果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还是主要是我们自己在害怕?“你再拖拉,我也要迟到了!”“一堆处理不完的工作,我没有时间陪你耗!”我们害怕自己承担不好的结果,更害怕自己的节奏被打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不断去催促孩子来适应我们的节奏,只是我们忘记了孩子也有自己的节奏。

为什么你越催孩子越慢?

我们觉得自己吃饭只需要十几分钟,所以希望孩子也能在这个时间段内吃完,当看到孩子慢悠悠地举起小勺子,捡起掉在饭桌上的米饭往嘴巴里塞,一粒、两粒、三粒……我们就按捺不住了——“别捡了别捡了”,或者干脆拿勺子把饭快速地往孩子嘴里塞,看着他大口大口地咽下,异常满足。可是,我们忘记了,孩子明明可以靠自己吃完饭的呀!

虽然他会慢一点,但这是属于他自己的节奏,是最适合他,最让他感到舒服的生活节奏。你的代劳会打破和谐的节奏。当他以后有了“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做”的想法后,你能怨谁呢?孩子自有他的生活节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游戏吧,因为这些他亲自去体验才能学会,是旁人催促不来的。

他会乱涂乱画,但在信笔涂鸦中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会笨手笨脚,但在劳动中掌握精细动作,从而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他会犯点错误,但经历过失败才不会在同一个地方二次摔倒……恰恰是这些让孩子获得新技能,体会到成就感。所以,此时的慢换一时的轻松,又有何不可呢?

有些妈妈说,让我看着孩子动作缓慢还不催,我内心会焦急不安。如果非要说,在言语上,我建议用表扬代替催促,因为鼓励奖赏总是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比如,叫孩子起床,你可以提前10分钟,让孩子在自己的节奏中慢慢醒来,然后给予微笑:“宝贝,你比昨天进步了。”“很好,今天居然不用妈妈提醒你第二次了。”一句简单的话,传递的是认可和表扬,让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升,因为渴望得到认可,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快起来了。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其实,孩子更是父母的老师。还记得我们在孩子生命的最初阶段,都只是希望他健康平安。可随着孩子长大,我们的功利心却不停地增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着急地让他念诗歌、认字,上各种兴趣班,希望他长大有出息。

为什么你越催孩子越慢?

我们到底在急什么?对孩子不可拔苗助长,况且,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如蜗牛般慢速前进又何妨,笑到最后才是真赢家。可能是因为置身于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习惯于步伐匆匆,然后也督促我们的宝贝快一些快一些再快一些。我们嫌弃他走得慢,埋怨他穿个鞋磨磨蹭蹭,对他迟迟不肯起床表示不满。于是,我们愤怒了,怒吼了。我们拉他,扯他,甚至有时候还忍不住打他。我们的孩子被我们拖着赶路,气喘吁吁,伤痕累累;而我们自己也身心俱疲。

可是,受再大的委屈,孩子好像依旧会努力地笑着,开心地跳着,孩子真是我们看到过的最可爱的人啊!作为这个世界的初来乍到者,孩子用自己的细腻望闻问听,观察着思索着,不紧不慢地成长着。这一路和孩子走过的日子,虽然也有被气得崩溃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生命最美好的一面。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快,快地忘记了欣赏。

哪一天,试着和孩子一起放慢脚步。或许,我们会超然享受孩子带给我们的生命体验。可能是因为发现路边的一只流浪猫而惊喜万分;可能是因为被孩子夸了一句而自信心爆棚;可能是因为陪着孩子一路成长,让我们重温了一回童年的美好。我们也终于明白:不要因为速度太快而错失沿途优美的风景。不要因为我们的焦灼催促而让孩子变成一只流泪的蜗牛。好孩子,一定要慢养。笃定地告诉他:宝贝,慢慢走。

给孩子一点时间,也是给自己一点时间,我相信,这样成就的会是我们彼此。最后,感谢上帝,派了这么一只独一无二的小蜗牛,来牵我们每个人的手。慢慢地,给孩子一点空间,也给自己留一点时间,跟从蜗牛的脚步,成就的将不只是孩子,还有看见沿途最美丽风景的你。

我是幸福孕孕,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爱有思想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知识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沟通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