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拖延症主客观原因想到的,只有家长不断成长孩子才能够健康长大

“妈妈,我要迟到了!”

上三年级的儿子看了时间,一声尖叫。

“那赶紧的!”

我迅速将孩子的书包收拾好,口罩递给他,然后带上自己的电动车钥匙,匆匆踏上鞋子,和他一起出了门。

我们两个人又一次踩着点,赶上了下午的第一节课前到达校门口。

看着儿子上学的背影,我皱了皱眉。

心想,哎!什么时候儿子才能改掉这个做事拖拉的毛病。

从拖延症主客观原因想到的,只有家长不断成长孩子才能够健康长大

要迟到了

其实,中午他做作业的时候,我已经提醒了很多遍了,他就是爱磨磨蹭蹭地做作业。

作业内容是很简单的,就语文课的生字加拼音,抄写5遍,再组词2遍。

这么简单的作业,他做起来却像是在挤牙膏。

我在一旁看着都干着急。

终于拖到了快上学的时间还没有做好,导致了开头我们两个人匆忙的一幕。

拖延症,这真是让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于是我查百度,向朋友请教,咨询教育机构的老师,终于是有些结论了。

原来拖延症并不可怕,它可以说是家长的焦虑心理在孩子身上的一种折射。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说白了,当我们越催孩子,孩子越是拖延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现象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了。

从拖延症主客观原因想到的,只有家长不断成长孩子才能够健康长大

分析原因

我们应该从当事人的角度跳出来,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分析一下。

孩子的作业做得拖延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大块的原因来分析。

主观方面:

1、孩子认为作业太简单了,过于自信,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不够自律,做作业的时候便不专心,导致了拖拉。

2、孩子认为作业太难了,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又不敢直接询问怎么做。这样子,做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不愿意写,拖拖拉拉的。

3、孩子做什么事都拖拉,是一种习惯。从小没有培养起孩子做事迅速的习惯,而是东扯一下,西扯一下的。这就跟家长在孩子习惯养成的初期经常打断孩子的专注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样波及到孩子做作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4、孩子态度不端正,不愿意学习,有厌学情绪在从而拖拉严重。这个原因就比较严重一些,可能是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可能的话,还要请专业的老师来进行干预才能够纠正。

客观方面:

1、家长的焦虑,心急。孩子刚开始做任何的一件事情,家长总是在旁边催促。家长的催促造成了孩子专心做事,提高效率做作业的障碍。试想,总是有人在吵着催着,能专心做好事吗?不管催促的家长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这样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催越慢,越慢越催。

2、环境的影响。不说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这里指的是家长给孩子创造的学习,生活的环境。比如脏乱无序的房间,其他家庭成员的懒惰对比,小朋友来玩时间没有受到约束等。

3、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就是,经常被邻居,亲戚拿去和其他优秀的小朋友对比,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了“我偏不”这样的想法,不愿意去专心认真地做作业。

综上可以看得出来,孩子的拖延症并不可怕,还是有迹可循的,可怕的是家长们的焦虑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行为是家长们行为的一面镜子。

也就是说,家长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

我意识到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关系到他的一生,细思极恐。

从拖延症主客观原因想到的,只有家长不断成长孩子才能够健康长大

亲子关系

因此,决定耐下心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仔细对照分析了儿子做作业拖延的原因。

而我发现,当我们放下心中的焦虑,正确看待孩子身上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将孩子的行为往正确的方向上去引导。

再不济,孩子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拖拉的毛病,我们也要试着去沟通和了解孩子的内心。

催促和吼叫绝对是适得其反的。

这么想和这么做了,有时候,我们真的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只有家长不断成长,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