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教育孩子的诀窍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有一条高赞回答这么说:“运动让孩子变得勇敢而且自律。”

“别搞那些乱七八糟的运动,学习是第一位,其他的你都不用管。”

“我家孩子又不当运动员,浪费那时间干嘛?”

有很多父母都有这种想法,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完全不放在心上。

事实上,更有远见的家长愿意花精力在孩子的运动问题上。

尽管他们心里有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

但是他们知道,从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够孩子受用一生。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

有一条高赞回答这么说:“运动让孩子变得勇敢而且自律。”

01坚持运动,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

有一项统计表明从1991年开始,中国人的身体活动总体水平下降了44.9%以上,

缺少运动对儿童的影响非常明显:30%的儿童因缺少运动导致肥胖,体质下降,进而影响学习能力和成绩。

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体型过胖或者过瘦,近视眼的青少年人群数量急剧增长。

原因就在于电脑/手机游戏、垃圾食品、久坐少动的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大量侵害和不良影响。

一个缺乏运动的孩子,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负责,更何况以后的人生?

前段时间,网上爆出一个视频《人生最后十年》,视频中,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是否想过,自己人生的最后十年将会怎样度过?

一种是每天清晨,穿着运动鞋去公园遛弯,一种是坐在病榻上,手上插着输液管,只能透过窗口看着外面的天空;

一种是是骑着自行车四处旅行,陪儿孙玩耍,一种是坐着轮椅,受人照顾,吃下一堆药片;

一种是穿西装打领带,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美味,一种穿病号服,挂氧气面罩,全家人守着病房。

看完视频,很多人沉默了。

很多人都以为健康像空气,一直都在。

但是你的坏习惯,身体都早已暗中为你记下。

在人生最后的答卷中,岁月给人们打出的成绩,是运动与不运动的差异。

02运动是孩子坏情绪的宣泄渠道

我们总是不注重体育,常把体育课调去补英文或数学。

殊不知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

有些家长会有疑问,在家里的乖乖孩子,怎么总是在学校打架?

事实上,研究表明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升华为正面行为。

除了善良的行为的认同学习外,多运动是很好的宣泄管道,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有一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记得一次考试成绩出来,我考得很糟糕,心情一下子跌到低谷,感觉世界都没有爱了。

一下课自己就冲出教室,飞奔到操场,踏上塑胶跑道。

迈着轻盈的步伐、听着沉重的呼吸声,汗水和泪水一起从脸上冒出,那一刻心就放下来了。

不论是在家写作业感到乏味枯燥时,

解不出难题心烦意乱时,

或者心情不好时,

很多这样郁闷的时刻,都是运动让人变得平静和坚强。

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个多巴胺促进我们的正向情绪,使我们不易得忧郁症。

每个人都会有坏情绪,请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宣泄口,那就是运动。

03有运动习惯的人,都拥有着强大的自律

CCL 领导力调研机构,曾发布过一份报告:

《财富》 500 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找不到一个体重超标的人。

原因就在于,大多有运动习惯的人,都拥有着强大的自律。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被誉为「中国最帅外交官」。

66 岁的他处理繁琐的外交工作时,游刃有余,具有大国风范,却不想这样优秀且忙碌的人还是一位运动达人。

2015 年 3 月,王毅外长在瑞士参加会议期间,一组在日内瓦湖边慢跑的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的王毅外长体态轻盈、步伐矫健。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让人不得不感叹他强大的自律感。

国内还有一位热爱跑步的商界大佬,那就是潘石屹。

潘石屹的夫人张欣也是跑步爱好者,两口子在微博上经常晒出跑步记录,远到巴黎、纽约,近到北京的天坛、奥森跑步公园。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潘石屹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跑步后自己的变化:

「我觉得最明显的变化是情绪。成年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有时候难免会抑郁、不高兴,但是跑完后心情马上就能愉悦起来。」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就多次说,自己能够坚持写作,全仰赖于每天坚持跑步。

他从33岁开始跑步,每天按照规定的公里数目,已经坚持跑了三十余年。

他说自己写小说的方法与灵感,许多都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得到的。

比起稀里糊涂地活,运动会让你更加目标明确、生机勃勃地活着。

04如何让孩子培养运动的习惯

培养兴趣爱好,让孩子喜欢运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锻炼也是如此。

孩子对运动毫无兴趣,在家长的强制下被动参与是不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也不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简单的运动入手,

像饭后一起去公园散散步,周末去约上好朋友来一次亲子赛等活动,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魅力的。 掌握知识技能,让孩子擅长运动

一般来说,儿童在参与擅长的运动时,更容易产生快乐的体验和愉悦的感受。

所以,在培养孩子良好运动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发展孩子的身体能力和最基础的运动能力。

让孩子拥有参与运动锻炼过程中所需要的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速度等运动能力。 另外,建议家长还要给孩子传授一些有关运动锻炼的常识性知识,

比如运动前不宜吃太多、喝太多;运动时要穿运动鞋、着运动装;运动后不能立即休息和洗浴等。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在参与体育锻炼时的获得感,也能避免孩子在运动过程中受伤,降低运动伤害风险。 遵循发展规律,让孩子科学运动

由于各个年龄阶段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各个器官承受性等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黄金锻炼方案”。

家长在培养孩子运动习惯的时候可参照以下建议,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尽量做到适切、适度、适量。

● 5-7岁:属于缓慢发育阶段,尤其是心血管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迟缓,建议尽量选择游泳之类体力消耗不剧烈的运动。

● 8-12岁:孩子多接触些轻便类活动来培养运动兴趣,比如:打乒乓球以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减轻眼部疲劳、预防近视;打羽毛球以放松颈椎脊椎,增加心肺功能;打网球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学跳舞以提高身体的柔韧度等。

● 12-18岁:建议在锻炼时要尽量避开承重过大的运动,可以继续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也可以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爱因斯坦在《生活和宇宙》中说道: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到底差在哪里?

我想,孩子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以后的光明大道。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吧,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