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不知不觉,这学期已经悄然过半。

正在读二年级下的小小常,很快将结束小学低学段的学习,迎来更具挑战的三年级。说起三年级,估计很多小学生家长们都会有点发怵。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三年级正处于分水岭,素有“三年级陷阱”这么一个说法。

“三年级陷阱”,也叫“三年级现象”。之前常爸觉得整个小学阶段都是打基础的,对这个说法也并不在意。不过,如今随着三年级的临近,常爸慢慢发现,三年级这个“坎”确实真不好过。

就拿常爸一个朋友家来说吧:他家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随便做张卷子就是90多分,拿双百也是常事,是全家人的骄傲。结果一上了三年级,瞬间拉胯,成绩下滑得厉害,最近的数学测验,80分都没拿到。孩子难过,朋友崩溃,家里跟着鸡飞狗跳……

而且因为double减的关系,现在的一二年级已经不允许留课后作业和考试了,所以三年级更可能会成为开盲盒一样的存在。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那,“三年级陷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家长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扶推一把?正好常爸之前跟我的老朋友,特级语文老师李怀源老师聊过,也跟大家好好说说!

1

“三年级陷阱”是怎么来的?

要想搞清楚“三年级陷阱",还得从小学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说起。

整个小学六年,其实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是低年级段,三四年级是中年级段,五六年级是高年级段。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二年级阶段因为孩子刚入学,侧重于孩子的入学适应和习惯培养,所以本身的知识难度就很低,有的孩子甚至一学期不咋好好学,到了期末突击一下,分数也不低。经常有这种情况,孩子考了95分,家长挺高兴,觉得孩子还不错,结果一看班级平均分是97,才明白不是自己孩子考得好,而是整个班级的分数普遍比较高。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但进入三年级就不一样了:孩子进入中年级学段,学习目标和要求变高了。相当于孩子本来在走平路,突然遭遇一个陡坡,得爬坡才能上去。

咱们就拿double减前三年级语文练习试卷的分数构成,来感受下这种变化:

一二年级比较难的是看图写话,但是这道题分数占比低,100分的试卷,这道题只占10-15分,而且要求也比较低,只要能写上几句话,交代了人物、时间、事件这些基本信息,就算达标了,所以孩子们普遍得分比较高。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到了三年级,作文一下子提高到30分,字数到了400字,写作要求不是写句子,而是有主题,有结构,详略得当地写篇作文,这背后可都是对写作功力的要求啊。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基础知识的量和难度会也出现一个很大的提升。写古诗词,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写出上一句让你接下一句。还有一些很活的题,让孩子自己发表看法。这时候不光要基础扎实,还要开动脑筋想问题、调动多种能力,想拿高分,可没那么容易了。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三年级还增加了知识的运用,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00分的试卷中,基础知识占30分,其余70分都是需要灵活运用的题目。也就是说,靠记忆的内容原来是90分,现在是30分。其余的70分,得拼能力。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看似只是升高了一个年级,但是背后的能力考察却是很大的跨度。这就是三年级的跳跃性,确实是难度增加了。孩子不可能轻松考到以前那么高的分数了,这时就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了。并且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搞不好三年级不仅仅是分数下降,甚至会出现梯度下降。

2

“三年级下滑”不是突然的

而是日积月累出来的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觉得既然“三年级”才开始两极分化,那么等到了三年级再开始给孩子加码吧,一二年级反正很简单,不用重视,让孩子能玩则玩,不然以后学习紧张了,就没有时间享受童年了。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要知道,孩子三年级出现学习困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孩子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没有跟上预设的进度,三年级只是问题的爆发而已,其实问题是日积月累出来的,是孩子的能力长期没有达标的产物。

说白了,三年级下滑是“果”,真正的“因”,早在一二年级就被种下了。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就拿识字这事来说吧:

识字本是一二年级的重点,有的孩子学习很被动,跟着课文学一个字是一个字,并不关注识字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但到了三年级,识字就不再是重点了,老师不会在课堂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去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识记。而是把重点分配给了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这时候,如果孩子还是靠死记硬背一个字一个字来,那可就太浪费时间了。之前在识字上累积的问题,现在马上就显露出来了。

识字问题的后续连锁反应也出来了:因为识字量上不去,阅读也受到了影响。有的孩子三年级已经可以自主阅读,甚至独立去阅读一些大部头的文字书。而有的孩子读课文还在磕磕巴巴,只能勉强读一点漫画书、简单的口水书,文字书根本读不下去,更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深度理解了。而阅读理解题,往往是拉开差距的重要环节。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说完了语文,再来说说数学。

一二年级的数学就是打基础,学的是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家长觉得这些孩子早在学前班就学会了,只顾着让孩子囫囵吞枣超前学,导致计算底子不牢。

可是一到三年级,数学计算越来越复杂,不仅仅是整数运算,还会有小数、分数,运算规则也更加复杂,题目还会设置很多陷阱,而这些都需要20以内基础加减法打底子。基础和底子没打好,后面学啥也不牢固,经常算错。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说白了,三年级就是让蓄势已久的孩子们发挥能力的时候,结果很多孩子因为荒废了一二年级的大好时光,导致进入爬坡期的时候,就缺少了后劲。这个时候就会遭遇“三年级陷阱”了。

原因知道了,那我们如何在一二年级抓住大好时光,给孩子建立起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呢?

常爸也理出了几点思路,目前正在跟小小常努力实践。跟小小常一样处于低学段的孩子,可以一并抄作业了。

3

三年级之前,提前做好这几点

1搞定写字关,麻烦少一半

双减之后,一二年级的孩子几乎没有作业了,就算有,语文和英语多以口头作业为主,笔头作业特别少。所以很多孩子除了上课的时间动动笔写写字之外,平时很少提笔写字,更别说练字了。

可是写字练字这件事最黄金的时间段就是小学一二年级,像是笔顺、笔画这种关乎一辈子的事情都是这个时候养成的。一旦孩子养成了错误的习惯,以后再改正过来太难了。

再加上三年级开始使用钢笔写字,不像铅笔那样可以涂改,如果孩子总是写不好写不对,那么以后写作业、考试都会拖后腿。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看这满篇涂涂抹抹的错别字,不看内容,卷面印象就已经很差了)

太多人在这件事上吃过亏,这也是为什么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常爸一定要把写字、练字这件事作为小小常假期第一项任务的原因。

2要想数学好,计算基础要打牢

很多家长觉得,一二年级加减法多简单啊,孩子年龄大一点了,就算不练习也会算,根本不需要小时候额外练习,有这时间还不如赶着学超着学。

实际上,一二年级数学计算是根,底子没打好,以后迟早出问题。因为三年级之后所有的计算都是建立在这些基本运算法则上。无论是理清数学概念,还是跳过题目的陷阱,都需要扎实的基础打底子,而且往远了说,对孩子中学六年数理化的影响也特别大。

而且据常爸所知,很多四五年级的孩子数学计算不行,回过头来重新练习的时候,老师还是会建议孩子要回到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去练……所以,低年级的孩子们千万不能浮躁,数学计算一定要练好。

3适当做点题,保持手感脑子活

说起三年级的不适应,很多老师反映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刚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的第一次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原因就是之前孩子没有考过试,做题太少,不懂得时间分配。其实一二年级的孩子倡导快乐学习本没有错,但是快乐学习可不等于不学习。所以对于小小常,我会特别注意,让他提前做做热身,适当做点题。时间不用长、量也不大,主要是让他有这个意识,避免“手太生”“脑子钝”“身子懒”的情况出现,以后能更好地适应三年级。

4日常要重视,养成好习惯

从三年级开始,“允许”各科留书面作业了。同样的课后时间,孩子的作业量大了,要求高了,难度提了,那孩子是否有能力去完成呢?这些背后的能力统称为学习习惯的问题。

很多孩子到了三年级之后,写作业时学会了摸鱼、划水、磨洋工,效率低下,最终的效果自然不好。

做好这几点,才能孩子建立能力框架,避免掉入“三年级陷阱”

所以一二年级养好学习习惯,其实不是空话大话,而是可以落到具体的实处的。比如说:

孩子是否能记清楚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事项?

作业怎么规划时间去完成?

先写哪一项后写哪一项?

哪些可以在学校完成哪些带回家完成?

能不能独立准备第二天上课所需课本的和物品?

如果以上事项孩子都能做好,那就说明孩子学习态度是端正的,能够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还具备良好的任务分解和时间管理能力。如果孩子在某些事情上还不够完善,趁早开始练习吧!

最后常爸想说:

今天说的这些话,看似老生常谈,但实际上学习就是这样,保证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习惯,就是三年级陷阱最好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