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婆婆给儿媳宣读“妻子规”,儿子: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门

01

家中不宁,一般都是有个多事的家人在兴风作浪。

对于这类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远离。

否则一旦纵容其胡作非为,就是整个家庭成员的灾难。

接下来案例中的男主人公,就对自己不负责的母亲下了逐客令,才稳住了自己来之不易的婚姻。

孙斌和妻子都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却面露愁容,气氛也显得有些压抑。

妻子晓芬眼睛有些红红的,像是受了不小的委屈。而孙斌在一旁,也有些束手无策。

原来晓芬的婆婆最近搬来和他们一起住了,本想着好好孝顺老人,却没想到婆婆是个厉害角色。

老太太来了没多久就给晓芬摆起了婆婆架子,还动不动对她指指点点的。

这不昨天晓芬在家里想做个啤酒鸭,刚烧到一半就被婆婆大声的呵斥。

老太太非说鸭子脂肪多,吃了不健康,非要她倒掉。

晓芬花了几十元买的,自然是不肯丢掉。哪想到婆婆见她不听话,就没完没了的数落她。

还说在他们家,媳妇就得是低头干活,不能随便跟长辈儿顶嘴。

说完就一把抢过她的锅,把锅里还冒着热气的鸭子全倒了。

说实话,这一举动让晓芬开始怀疑婆婆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带着委屈和气愤,她第二天就跟丈夫在沙发上诉苦。

孙斌眼看着妻子越来越生气,只能把他家的事情托盘而出。

原来从孙斌有记忆的时候起,就对母亲没有什么概念。

孙斌母亲从小就喜欢打麻将,听奶奶说有一次他嗓子都哭哑了,母亲都懒得管他。

婆婆给儿媳宣读“妻子规”,儿子: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门

母亲在家里不仅什么事不管,更是从来没上班,打牌没钱了就找父亲要。

而孙斌的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一直是在工地打打散工。所以在家的时间不多,只是偶尔寄钱给他们。

后来在孙斌九岁的时候,母亲在外面和别的男人开始鬼混,最后被奶奶告诉了父亲。

这件事是孙斌父母离婚的导火索,在母亲丑事被戳穿后,就被大发雷霆的父亲赶出了家门。

从此孙斌小小年纪就被邻居们指指点点,都说他的母亲不检点。

这件事甚至一度给他造成了童年阴影,以至于一看到别人说悄悄话,就以为是在嘲笑他。

那些年他一直跟着奶奶和父亲生活,关于母亲的消息他也很少打听。

只是偶尔听说母亲后来被几个男人抛弃了,就一直一个人打工租房住。

最开始年幼的孙斌还有些想念母亲,私下也偷偷给母亲打过电话。

可每次都会被母亲挂掉电话,说白了就是怕孙斌找她要钱。

随着孙斌懂事长大了,他再也没联系过母亲,而母亲也从未找过他。

还记得大学入学的第一天,所有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一副好不热闹的校园美景。

放眼望去,好像只有他没有家人陪伴。长期的母爱缺失,也让他内心严重的缺乏安全感。

婆婆给儿媳宣读“妻子规”,儿子: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门

正因为家境的特殊,所以他比一般人努力,也比别人能吃苦。

在毕业时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

后来又幸运的遇到了晓芬,而她的出现给孙斌幽暗的心里带来了一丝阳光。

她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聆听他的烦恼和琐碎。

也会在孙斌茫然困惑时,给予他一份更好的建议。

两人的爱情朴实又纯粹,所以孙斌拼了命的工作,只想给晓芬一个家。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斌在三十岁的时候当上了公司主管,薪水也翻了一倍。

而奶奶和爸爸都拿出这些年攒的钱,给孙斌付了一个首付,催他和晓芬赶紧把事办了。

于是孙斌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给了晓芬一个满意的婚礼。

婆婆给儿媳宣读“妻子规”,儿子: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门

结婚当天母亲自然没有来,可他没想到婚后的某一天,他的安稳日子再一次被母亲的到来打破了。

原来母亲知道他工作成家后,就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和他修复母子关系。

可又怕费神花钱,就暗中等待着机会。

现在终于等到孙斌结婚了,他这个妈倒想前来坐收渔翁之利了。

于是孙斌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而她的语气里也透露着谄媚和讨好。

不仅表示自己现在过的很苦,还希望孙斌能把她接到家里一起聚聚。

虽然孙斌对母亲迟来的问候显的有些反感,可一想到毕竟是自己的亲妈,就心软同意了。

得到准许后,母亲就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孙斌家小住,对待儿媳也是彬彬有礼。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斌发现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不仅对他有时候爱搭不理,还开始使唤媳妇晓芬伺候她。

不是让晓芬把她换的衣服洗了,就是让她下楼买些高档水果给她吃。

甚至还给儿媳晓芬宣读了一份妻子规,就连做饭的食材都要按她的意思来。

规定里告诉她在家里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铭记于心。在外面说话更是要得体大方,不能让婆家人丢面子等。

晓芬整套规矩听下来气的脸都红了,没等婆婆说完就夺门而出,扭头就把委屈告诉了丈夫。

孙斌也没想到母亲能过分到这种地步,就赶紧找到了母亲想谈谈。

可到家后还没开口,母亲就恶人先告状,说媳妇晓芬没家教,给她摔门摆脸色。

孙斌听完后不耐烦的说道:“行了,你说的是什么妻子规吧。”

母亲一听理直气壮的说:“是我定的,我那是为你好儿子。”

孙斌直接打断道:“是吗,你为我好。要是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家门。”

看到孙斌一脸的恨意,母亲虽然气恼但也不敢立刻发作。

可孙斌没准备放过她,直接开始收拾她的行李,让她当天立刻走人,回到她的出租屋。

此时孙斌母亲才真的慌张起来,毕竟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此时能依靠的也只有孙斌了。

可无论怎么说,孙斌都坚定的要求母亲立刻离开他家……

案例中的孙斌最终是赶走了胡闹的母亲,保护了自己的爱人。

这也告诉我们老人在年华逝去后不仅要讲德行,更要谨记以下两点原则。

婆婆给儿媳宣读“妻子规”,儿子: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门

02

一:要想子孝,父母要先立行。

每一个老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幸福安康,子孙孝顺。

可别忘了,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其实早就是已经注定了的。

如果父母称职,在孩子幼时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那么孩子在长大后,就会用相同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父母。

说到底,这是先天的基因遗传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的。

所以道理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要想子孝,父母就要先立行。

案例中的母亲既刻薄又失德,从小也没有对儿子做到母亲的本分。

这样一个给孩子带来伤痛和阴影的母亲,又如何让孩子照顾她的晚年呢。

我们总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其实这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份感人的宣言,更是要身体力行的誓言。

婆婆给儿媳宣读“妻子规”,儿子: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门

03

二:有些老人的晚景凄凉,都是年轻时种下的因。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以有些老人晚景凄凉,问人问津,那都是自己年轻时种下的因。

有些不称职的父母虽然年轻时有愧于孩子,可老年时依然妄想用道德绑架约束孩子。

这样的恶毒心思,恨不得让孩子的一生都喘不过气。

所以天下究竟有没有无不是的父母,这个问题只能交给赤裸裸的现实去验证。

而我希望所有不被父母善待的孩子,都能坚强起来,闯过人生中的黑暗的日子。

要相信在未来你失去的那些,命运都会弥补给你。

更要努力强大自己,摆脱自私父母的纠缠和操控。

因为有些灵魂注定是不堪的,甚至他们还想不惜一切代价毁掉自己的孩子。

当走到黑暗中时,请不要慌张和妥协,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被自己扭转。

婆婆给儿媳宣读“妻子规”,儿子:你能做到一条,也不会被赶出门

04

父母,是每个孩子生命中的开始。

所以这个世界有幸运的孩子,也有不幸的孩子。

但无论你的父母是怎样的,成年后一定要自我独立起来。

如果还被父母影响着,那就是你自己的原因。

文/无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