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周只读一本书·寻亲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理解被苦难吞噬的母亲

她望向历史深处找不到出路

俄乌战事的发展聚焦了全世界人的目光,而马里乌波尔更是俄乌冲突的激战区,经过一个月拉锯,这座海滨城市已成废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里乌波尔也处于西方的纳粹德国和东方苏联争夺的前沿,幸存的市民作为强制劳工,被掳往德国服苦役。

每周只读一本书·寻亲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理解被苦难吞噬的母亲

娜塔莎·沃丁就是一位马里乌波尔劳工的后代,她出生于1943年,母亲叶芙根尼娅是个美丽的女人,五官深邃,眼睛像两潭沉静的湖水。但在娜塔莎印象中的母亲总是精神状态很差,常常疯疯癫癫说些胡话,甚至曾经差点掐死她。从4岁开始,娜塔莎就生活在随时可能失去母亲的恐惧中。终于,在娜塔莎10岁时,母亲离开了家,抛下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女儿,没有再回来。

每周只读一本书·寻亲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理解被苦难吞噬的母亲

在半个多世纪后,娜塔莎无意间在互联网上输入母亲的名字。这只是她多年寻找母亲生活踪迹过程中再寻常不过的一个举动。她知道母亲来自乌克兰马里乌波尔,但几十年探寻下来,娜塔莎仍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这一次,幸运降临了。互联网上弹出一个关于母亲的词条,娜塔莎抓住这个线头,在一位热衷找人的网友的帮助下,开始了母亲生世的探寻之旅。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是一个寻亲的真实故事,源自作者娜塔莎的亲身经历。记述了母亲在乌克兰、苏联、德国颠沛流离的苦难,书写了几代人的东欧灾难纪实。母亲来自马里乌波尔,出生于贵族家庭,可在战乱的背景下,她一生都在颠沛流离着。远离亲人和祖国,在战争中忍辱偷生,异乡苟活中尝尽了艰辛与白眼,恐惧伴随了她一生。娜塔莎的父亲比母亲大了二十岁,在他们相遇的时候,母亲已是孤身一人,她的家人已死、已流放、已失踪。

每周只读一本书·寻亲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理解被苦难吞噬的母亲

母亲和父亲结婚后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幸福,她被掠夺到德国去做“强制劳工”,仅比送入毒气室的犹太人好一点,无尽的劳作与侮辱,忍受非人的折磨,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对家人和故土的思念更让她脆弱不堪,即使战争胜利也无法返回故乡。

故乡的记忆、语言、友谊、艺术……一切能够支撑精神的因素都被压缩成碎片后,死亡成了叶芙根尼娅唯一的出路。1956年10月10日,36岁的她离开家,投入黑色的河水。和保罗·策兰一样,叶芙根尼娅熬过了最黑暗的岁月,却最终无法承受灵魂的撕裂。

每周只读一本书·寻亲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理解被苦难吞噬的母亲

见证历史这个听起来回肠荡气的词,在现实中却几乎总是伴随着撕心裂肺。历史没有创造出几个像柏林墙倒塌一样,可以举国同庆雅俗共赏的瞬间,升斗小民能见证的往往只有以家破人亡换来成为“大时代”背景板的机会。

娜塔莎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展现了一段特殊时期的变迁。在这本书里层层揭开了1920到1956二战前后这段历史时期的神秘面纱,一个个羸弱的、饥饿的非犹太裔东方难民,他们被大量运送至德意志帝国,在各行各业充当劳奴,他们的苦难和悲惨遭遇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每周只读一本书·寻亲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理解被苦难吞噬的母亲

时代的一粒灰,压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娜塔莎的家人毫无遗漏地卷入到社会巨变的裂缝中,无一幸免。也许正是如此,母亲对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只字不语,这是一种对孩子的保护吧,“几十年来,我对自己的出身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我属于某种废物,战争遗留下来的垃圾。”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距离知道事实的真相并不遥远。

每周只读一本书·寻亲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理解被苦难吞噬的母亲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