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周隻讀一本書·尋親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了解被苦難吞噬的母親

她望向曆史深處找不到出路

俄烏戰事的發展聚焦了全世界人的目光,而馬裡烏波爾更是俄烏沖突的激戰區,經過一個月拉鋸,這座海濱城市已成廢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馬裡烏波爾也處于西方的納粹德國和東方蘇聯争奪的前沿,幸存的市民作為強制勞工,被擄往德國服苦役。

每周隻讀一本書·尋親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了解被苦難吞噬的母親

娜塔莎·沃丁就是一位馬裡烏波爾勞工的後代,她出生于1943年,母親葉芙根尼娅是個美麗的女人,五官深邃,眼睛像兩潭沉靜的湖水。但在娜塔莎印象中的母親總是精神狀态很差,常常瘋瘋癫癫說些胡話,甚至曾經差點掐死她。從4歲開始,娜塔莎就生活在随時可能失去母親的恐懼中。終于,在娜塔莎10歲時,母親離開了家,抛下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女兒,沒有再回來。

每周隻讀一本書·尋親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了解被苦難吞噬的母親

在半個多世紀後,娜塔莎無意間在網際網路上輸入母親的名字。這隻是她多年尋找母親生活蹤迹過程中再尋常不過的一個舉動。她知道母親來自烏克蘭馬裡烏波爾,但幾十年探尋下來,娜塔莎仍沒有找到任何線索。這一次,幸運降臨了。網際網路上彈出一個關于母親的詞條,娜塔莎抓住這個線頭,在一位熱衷找人的網友的幫助下,開始了母親生世的探尋之旅。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是一個尋親的真實故事,源自作者娜塔莎的親身經曆。記述了母親在烏克蘭、蘇聯、德國颠沛流離的苦難,書寫了幾代人的東歐災難紀實。母親來自馬裡烏波爾,出生于貴族家庭,可在戰亂的背景下,她一生都在颠沛流離着。遠離親人和祖國,在戰争中忍辱偷生,異鄉苟活中嘗盡了艱辛與白眼,恐懼伴随了她一生。娜塔莎的父親比母親大了二十歲,在他們相遇的時候,母親已是孤身一人,她的家人已死、已流放、已失蹤。

每周隻讀一本書·尋親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了解被苦難吞噬的母親

母親和父親結婚後并沒有獲得更多的幸福,她被掠奪到德國去做“強制勞工”,僅比送入毒氣室的猶太人好一點,無盡的勞作與侮辱,忍受非人的折磨,死亡的陰影始終籠罩着她,對家人和故土的思念更讓她脆弱不堪,即使戰争勝利也無法傳回故鄉。

故鄉的記憶、語言、友誼、藝術……一切能夠支撐精神的因素都被壓縮成碎片後,死亡成了葉芙根尼娅唯一的出路。1956年10月10日,36歲的她離開家,投入黑色的河水。和保羅·策蘭一樣,葉芙根尼娅熬過了最黑暗的歲月,卻最終無法承受靈魂的撕裂。

每周隻讀一本書·尋親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了解被苦難吞噬的母親

見證曆史這個聽起來回腸蕩氣的詞,在現實中卻幾乎總是伴随着撕心裂肺。曆史沒有創造出幾個像柏林牆倒塌一樣,可以舉國同慶雅俗共賞的瞬間,升鬥小民能見證的往往隻有以家破人亡換來成為“大時代”背景闆的機會。

娜塔莎以一個家族的興衰,展現了一段特殊時期的變遷。在這本書裡層層揭開了1920到1956二戰前後這段曆史時期的神秘面紗,一個個羸弱的、饑餓的非猶太裔東方難民,他們被大量運送至德意志帝國,在各行各業充當勞奴,他們的苦難和悲慘遭遇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每周隻讀一本書·尋親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了解被苦難吞噬的母親

時代的一粒灰,壓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娜塔莎的家人毫無遺漏地卷入到社會巨變的裂縫中,無一幸免。也許正是如此,母親對自己的出身和經曆隻字不語,這是一種對孩子的保護吧,“幾十年來,我對自己的出身一無所知......我隻知道,我屬于某種廢物,戰争遺留下來的垃圾。”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距離知道事實的真相并不遙遠。

每周隻讀一本書·尋親路上的和解,她用一生去了解被苦難吞噬的母親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王慕道 首席記者│樂水

編輯│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視覺總監│杜放 視訊監制│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為正午文化原創 轉載請聯系 圖檔來自網絡 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