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内向就是没出息?别给娃乱“贴标签”!

我家宝宝见到生人,不爱打招呼;

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总是一个人待着;

刚上幼儿园,太内向了,好担心他被人欺负;

......

家长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呢?这是因为,在他们心里认为内向的孩子不合群容易吃亏,不如性格外向的孩子讨人喜欢。

大家似乎对内向的孩子执有偏见,总是对他们抱有批评和对比的态度。其实,错的不是那些内向的孩子,而是逼他们外向的家长。

有些孩子活泼开朗,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地好奇心;而有些孩子生来便是腼腆内向的样子,对于他们而言,安静的环境让他们感到更加舒适。

内向和外向都只是孩子的特点,而不是他们的缺点。

01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内向?

你可以先确认孩子平时是不是有这些表现:

在一个活动开始之后,不会第一时间参与进去,而是先要在旁边仔细地看一看、听一听;

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喜欢在房间里独处;

有人提问不会急着回答,而是全面思考问题后才说话;

有强烈的个人空间感;

不喜欢别人坐得太近,也不喜欢别人不敲门就进他的房间;

轻易不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和别人相处愉快,或者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会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表现,别急,这不是社交技能方面的问题,只是你的孩子性格内向而已。

02

内向、外向

没有优劣之分

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家的孩子外向,因为他们认为外向的孩子更勇敢、更自信,内向的孩子往往胆小、怯懦,这是对性格的一种偏见。

实际上,外向、内向只是一种性格,与自信、勇敢的品质无关,只是因为外向的孩子更善于表现罢了。

可是不主动不等于没有没有迎接困难的勇气,不活泼也不代表就没有底气。

家长不必执着于孩子的性格,因为决定性格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生的,有些孩子天生就容易紧张不能肆意开怀大笑,而有些孩子就很容易与人亲近。

在孩子们的交往中,家长们发现外向的孩子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非常愿意表达。

内向的孩子不喜欢表达,即使说话也只是用非常简短的句子表达。但是内向性格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就不善于社交,也不代表不能适应社会,更不能武断认为不够优秀,无法获得世俗定义的成功。

03

内向的孩子身上

都有潜在优势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团队配合中大家更喜欢性格内向的人,因为他们更愿意倾听和采纳他人的意见,更有利于激发团队的活力。

性格内向的孩子看似木讷,实际更有主见。他们把别人用来说话的时间都用来思考,所以思考的深度更强。

很多不被大家看好的“内向星人”,往往都在默默积蓄力量,只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绽放光芒。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这样的人,他小时候就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总是表现得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当其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不是因为我很聪明,只是我与问题相处的时间比较久一点。

美国西雅图,有位7岁金发小男孩,平时最喜欢看的不是漫画、小说,而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不仅看,而且逐字逐句看,一看就是数小时,有时候一度连吃饭都不感兴趣,他甚至被母亲误认为心理有疾病,可是心理医生给了母亲一个建议:“请你最好别打扰他!”

这个7岁男孩,就是日后微软的创始人: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所以家长们请看,内向型的孩子积蓄着巨大的能量,更关注自我、反省自我,更容易获得成功。

孩子内向不是病

请不要逼他们活泼

看过一个关于内向者的漫画,可以说非常扎心了。

我们有一大堆词来形容这种人:闷、不爱说话、不合群、反应慢……这些都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但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定义他们。

内向者——这个占人群比例30-5-%的庞大群体,但似乎从未被大家真正认识过。

在《奇葩说》第五季中,颜如晶的一段话说出了内向型性格的心声:“他们不相信有人真心喜欢自己看书,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所以他们企图教化你,他们要改变你。但是我们内向的人从来没有要求合群的人改变,我们不改变不是因为我们要远离这个世界,是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没有必要要求一个内向的孩子合群,看似不合群的他们也可以过得很好,强行合群才会让人难受。

04

在家庭中,如何帮助

内向的孩子更好地成长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正视和欣赏自己的性格,而不是总是企图去打压他们,改变他们。

不给孩子贴标签

“这孩子太腼腆,不敢和大家打招呼。

她胆子小,不会表达。

他不合群,总是一个人待着......”

家长们是不是经常这样说自家孩子?家长们无意的举动,实际上给孩子贴上了标签。他们会在心里认为自己就是腼腆、胆怯、不合群的孩子,更加不想与他人沟通。

家长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从心底接纳孩子内向的性格。

不要试图扭转孩子的性格

作为孩子最信赖的人,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内向,请告诉他,内向是一笔财富,是值得尊重和理解的品质,

让他明白内向也有很多优势,让他知道内向并没什么值得羞愧和不安的地方。千万不要老想着去颠覆和改变,试图把孩子改造成一个外向的人。

这样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如引发孩子的焦虑症等等。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内向的孩子不喜欢表达,总是把心事藏在心里,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内向的孩子心理更加脆弱更需要沟通。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鼓励孩子表达,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并与老师及时沟通。

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

内向的孩子在新环境中或面对陌生人时往往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包容,可以多做些“铺垫”工作,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外界。

如带孩子参加活动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孩子提前到达活动现场,让孩子熟悉环境,营造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还可以允许孩子先与活动的焦点地带保持一定距离,让孩子先默默地观察,然后再鼓励他去尝试。

5

提供更多成长的空间

不逼迫孩子社交,并不表示不给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

内向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创造机会,可以多带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玩耍,或许就能帮助他们交上一两个好朋友。

内向的孩子也可以结交朋友,只不过他们更加注重交友的质量,需要更多的时间。

也可以带孩子尝试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最讲究团队配合,不但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心情还能帮助孩子融入集体。

如果你家也有一个安静内向的宝宝,放手让他们做自己吧,愿每个内向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