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我们的相遇是渺茫人海中的一粒尘埃,但是一粒尘埃折射的阳光是最耀眼的,希望你可以把你的故事说给我听,而我将作为最好的听众倾听你的声音,大家好,这里是《杠杠情感站》,我是杠杠~

女人的婚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你嫁给一个人,第二个阶段是你嫁给这个人的性格和习惯,而第三个阶段则是你嫁给这个人的家庭。

婚姻和爱情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

即使是拥有令世人艳羡的爱情的三毛和荷西,在婚姻生活中,依然免不了家人的冷眼。

甚至在荷西亡故之后,婆婆不顾三毛的悲痛,断然提出了要求划分房产的要求,似乎在她心里,从未将三毛看作自己家中的一分子。

面对婆婆的冷漠,三毛毫不犹豫地让出了她与荷西的全部财产,或许,斯人已逝,对她而言,这些身外之物已然是无用了。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1967年,年仅24岁的三毛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感情磨难之后,选择了孤身前往西班牙求学。

谁也不知道,在这里她将会遇到自己一生的挚爱,荷西。

那一年的圣诞节,三毛应邀前往朋友家作客,也正是在那里,她结识了荷西。

这个还在上高中的西班牙男孩英俊而又帅气,幽默而又开朗,三毛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同样的,这个美丽而又神秘的东方女孩也深深地吸引了荷西的目光。

此后,三毛便与荷西开始熟识,他们一起相约游玩,散步,踏青,探讨关于人生和理想的追求。

直到荷西高三的最后一天,荷西目光灼灼地看着面前的三毛,他说:

“Echo,你再等我六年好不好,四年大学,两年服兵役,六年之后,我就来娶你!”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你才高三,为什么都想到要结婚了呢?”这是当时的三毛所不明白的。

“我是遇到你才想要结婚。”荷西说。

看着面前爱意炽热的荷西,三毛深受感动,然而,那个时候的她并不确定这一份少年滚烫的情意是否真的能够撑到六年后。

因此,她没有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只说了一句,如果六年后,你还这么想的话……

六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三毛辗转欧洲,随后又回到国内,深爱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给了她难以想象的打击,在她心灰意冷,无处可去时,她再一次回到了西班牙。

在这里,她突然想起了六年前的那个西班牙少年,想起他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信誓旦旦地说六年后他会来娶她的样子。

尽管不知道六年后的荷西是否还记得自己六年前的承诺,但是此时的三毛还是决定提起笔给他写一封信。

然而,写封信还没写完,她就接到了朋友的电话,三毛本以为她赴的只是一场故友之约,却没想到,这是一个六年前说好的仪式。

三毛到达朋友家之后,朋友将她带进了一个房间,在她还没有看清房间内容的时候,一双温暖的大手就捂住了她的眼睛。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她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人,这是六年后的荷西,他来赴这个六年之约。

这时的三毛感动地热泪盈眶,她抱住面前的荷西,并在心中决定,她会嫁给他。

为了三毛的梦想,荷西陪着她一起来到了撒哈拉。

他们在当地一个名为阿尤恩的小镇登记结婚,那一天,荷西跑遍了他所能达到的沙漠,为三毛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新婚礼物,一副完整的骆驼骨架。

这份礼物成为了三毛心中的挚爱,它不仅象征了二人之间的感情,更是荷西对三毛梦想的认可和支持。

他们的婚礼没有请任何家人,只是两个人一起吃了饭,交换了结婚戒指。

在他们心中,这是属于他们的婚礼,只要有他们两个人就行了。

然而,爱情和婚姻,必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荷西的擅自做主本就让父母对不曾谋面的儿媳妇有所抱怨,加之他们连婚礼都未曾邀请家中父母出席,这更是让荷西的父母感到生气。

为了缓解老人的不满,三毛开始定期给荷西的父亲写信,并告知他们自己与荷西的生活状况,而且在节假日时,二人也会一同回家,陪父母过节。

在三毛的不懈努力下,荷西的父母终于谅解了二人的选择,他们也终于承认了三毛的身份。

在三毛的笔下,那段婚姻生活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

尽管看不到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是清晨的一束花,下午落日余晖下的身影,门前的灯,书桌旁织了一半的毛衣,这些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彰显了三毛与荷西之间的感情。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如果一切都能停在那个时候,或许三毛和荷西的人生就会截然不同。

1979年9月30日,这是三毛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也是荷西生命的最后一天。

在伦敦送父母登机的三毛在听到荷西去世的噩耗时,手中的话筒“啪”地一声狠狠地砸向地面。

或许,此刻的她脑海里还停留着离开前荷西的音容笑貌,她怎么也不明白,明明刚刚见过的人怎么能一转眼就从这个世界消失。

回到家的三毛,在看到荷西遗体的那一刻,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一样,她不敢相信,面前躺着的这具冰冷的尸体,是那个承诺回来给她包饺子的大胡子荷西。

远在西班牙的荷西父母在听到儿子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他们赶来时,看到的是已经瘦弱不堪毫无求生之意的三毛,婆婆抱着三毛狠狠地痛哭一场。

在这一刻,三毛觉得自己和婆婆的心从未靠得如此之近过。

然而,当葬礼的事情全都处理完毕之后,真正的恶意才接踵而至。

当晚,婆婆敲开三毛房间的门,直截了当地说,要与她商量荷西的财产分割问题。

当时的三毛还未能从悲痛中走来,加之连日的操劳使得她身心俱疲,因而面对婆婆要求分割财产的提议,她并没有精力参与。

然而,这样的态度却让婆婆认为,这是三毛想要独吞儿子财产而所作出的逃避之举,因此语气更加强硬。

无奈之下的三毛,只能让婆婆给她一天时间,让她先从悲伤中缓一缓。

婆婆同意了三毛的请求,打算第二天再来与三毛商讨财产分割问题。

疲惫不堪的三毛在睡梦中梦到了荷西,她仿佛看到了荷西小时候的样子,年幼的荷西看着别人的笔记本,羡慕极了,然而他只能将自己用过的笔记本用橡皮擦干净,重新再用。

三毛醒来后,又狠狠哭了一场,或许是为了已经离开人世的荷西,又或许是为了梦中那个连一本新笔记本都得不到的小荷西。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第二天,三毛与公公婆婆外出之际,公婆二人话里话外都在提财产问题,但是当时的三毛却没能听出其中的深意。

直到晚餐时,公婆请来了姐夫,并在桌上说起了前一晚说的财产分割的事情,这才让三毛明白,原来,在自己还沉浸在悲伤中时,荷西的父母已经忘却了死去的儿子,开始谋求那些外在的财产了。

为了尽可能地多争取荷西留下的财产,婆婆甚至在饭桌上嚎啕大哭,哭声之哀切,甚至都超过了在荷西葬礼上的哭泣。

她声称,在荷西与三毛结婚后的第二年,他就已经不再往家里交生活费了,为了迫使三毛让出更多的财产,她还将二人婚礼没有邀请父母的事情也再次翻了出来。

事实上,三毛的婆婆一共生有八个子女,其中五个在成婚时并未邀请父母,因此荷西与三毛的婚礼并不是唯一一个。

除此之外,公公与婆婆有着自己的庄园,有着一笔很稳定的收入,也并非是难以度日才想要分割儿子的财产。

或许他们只是不愿意将儿子的财产留给三毛,这个在他们眼中并非是家人的儿媳妇。

尽管三毛反复说,想要安安静静地吃完这顿团圆饭,再商量这些问题,却仍然被斥责为逃避和推脱。

最终,在婆婆的嚎啕声中,三毛松口,她只要了她与荷西结婚时两人的婚戒,剩余的财产全都留给荷西的父母。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一旁的妹妹反复劝三毛不要轻易做决定,但是却也未能改变三毛的决定。

后来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爱的人已经离开了,其他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留给他的父母,至少让生养他的人过得更好一点。

然而,面对一无所求的三毛,婆婆却并未觉得感动,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应得的。

甚至要求三毛尽快地办好交接手续,而这种急切的态度让本就悲伤过度的三毛更是倍觉痛心。

她不明白,即使自己作为儿媳妇不被公婆接受,但是荷西作为他们的儿子,尸骨未寒之时,他们想到的不是悲伤,而是财产,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绝望的事情。

看到三毛失望且震惊的神情,婆婆不仅没有自责,相反还对三毛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不要我们要,反正你是不要活的。”

这句话一下将三毛的心击落到了谷底,她不明白,为什么婆婆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是一瞬间,她仿佛又明白了一切,以前她们因为有共同爱着的人所以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互相忍耐,然而一旦这个人消失,她们之间会比陌生人还陌生。

同意将财产全部留给公婆之后,三毛还来不及收拾自己的心情,就被赶着去办各种手续,一旦她表示劳累想要休息一下,公婆就会指责她想要逃避。

在这样的环境下,三毛曾经一度想要自杀,最终在好友和亲人的劝慰下,这才坚持了下来。

最终,在她处理完所有的财产问题之后,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她与荷西的家,她一落地就跑到了荷西的墓碑旁,靠着墓碑一边流泪一边说话。

因为她知道他们再也没有下辈子了,三毛想起她曾经和荷西说过的一段话。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她问荷西,如果有下辈子还会不会选择和她在一起,荷西说的是不会。

当时的她开始还有点生气,直到荷西解释了原因,“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过一种不一样的人生,而且,我知道,你也是这么想的。”

是的,荷西了解她,正如她了解荷西一样,所以靠着这块冰冷的墓碑,三毛比任何人都清楚,她永远失去了荷西,永远。

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何三毛的公婆能如此狠心,尽管婆媳关系向来是婚姻话题中最敏感的所在,但是在儿子过世后,第一时间就想和儿媳妇分割财产,这样的公婆还是不多见的,那么为何三毛的公婆则会如此呢?

其实在三毛的笔下,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尽管荷西出生在西班牙,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世俗习惯与中国截然不同,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很多问题是共通的。

荷西的父母生性强势,对待自己的子女以严厉为主,三毛与荷西结婚并未通知父母,这是第一个让公婆不喜的地方。

但是,他们不会将这种不喜归结到儿子身上,只会认为这是儿媳妇的不对。

三毛曾说,她与荷西父母的第一次见面,是二人婚后的一年节假日,当时临行之前,三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将所有最坏的情况都预想了一遍。

为了能够得到公公婆婆的认可,她主动承担起了公婆家的全部家务活,甚至为了准备一大家子37个人的饭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才得到了公婆的认可。

可想而知,荷西的父母心中想要的儿媳妇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的人,但是很显然,三毛并不是。

她可以为了爱荷西而委屈自己,但是她不会永远这样,而这,也是她与公婆永远不会达成一致的原因。

荷西亡故后:三毛婆婆提出分房产,她毫不犹豫让出后,婆婆这样追话

除此之外,荷西一共有七个兄弟姐妹,在这种子女众多的家庭,每个人能够分到的父母的爱也是有限的,这一点从荷西生前与三毛的对话中就能看出。

加之荷西服兵役之后就与三毛去了撒哈拉定居,因而在父母心中,他的份量或许就越来越轻微。

因此,在儿子死后,父母第一时间是悲伤,而悲伤过后,最先想到的就是财产问题。

他们认为,荷西生前是积累了很大一笔财富的,这笔钱理所应当是应该留给他们的。

而三毛,在他们的设想中,或许是应该追随荷西一起而去的,否则婆婆在三毛让出全部的财产后,也不会似诅咒般地说出那样的话来,除非这是出自她的真心。

荷西深爱着三毛,然而荷西的父母却不是,三毛明白,但是她爱的人已经离开,她又怎会因为这些事而去追责他的父母。

荷西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三毛都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抑郁之中,在无数个深夜,她都想一走了之,然而面对片刻不敢离开她的父母,她只能逼迫着自己活下去。

为了寄托她对荷西的思念,她写下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尽管身边的亲朋好友无时不刻不在劝慰着她,然而,荷西的离开似乎带走了她全部的生命力。

1991年1月2日,三毛因病住院,第二天,她顺利完成了手术,然而在手术结束后的一天,她选择了离开,终年47岁。

她曾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荷西死后,她只能流浪。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感谢你阅读到了这里,希望我们之间的故事还会延续,杠杠在这里准备好了倾听,你的故事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