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说新语》:三十六门,清谈之风

《世说新语》:三十六门,清谈之风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的时代,似乎也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文人们也要进热搜,成为热点,成为新闻,成就自己的文名。而彼时和今日又有很大的不同,人的追求变了,原来是德行第一,如今是流量第一。彼时的热点,可以流传后世。今日的热点也就是信息大海的的一处浪花。这一篇文章,不进入文本,先来评一评36个标签,也就是这三十六门的名号。

一九

德行这两个字,贯穿我们这个文化几千年。如今也还讲,但是容易被人笑话。德性,一个人在践行中的礼,或者道。是一种现在进行时,既有过去修德的基础,也有未来会持续下去的信任。这是第一位的。《论语?先进第十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世说新语》也是朝向《论语》的一本书,也是要向《论语》齐名的一本书。

老子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论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言语这就是文士之间的应对,德行是看不见的,言语是听得着的。内在的德行映现在外在的言语,自有一番风致。所以言语第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德。言语不讲究好听,而是恰当、微妙、神来之言。这个人在彼时彼地说可以,你再重复,没那味了。

政事士人在政府办公、应事的时候的言行举止,以及行政处理事务的方式。政事也可以讲应事。我们这个文化讲内圣而外王,政事就是外王之一端,主要体现在安民上。《论语》学而第一,相应内圣。为政第二,相应外王。整部《论语》,围绕着为学和从政展开。《世说新语》也不外乎如此。所以政事第三,可得而明。

文学我们知道,孔门四科,文学排在后面,这是学习典籍。这个典籍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历代的前三科的经历记录和经验总结而来。

方正德行之一端。前四篇是总说,接下来是分说。方方正正,这就是文人所走的光明正大之道,也就是正道,行的端,立得正,走得直。

雅量这就是一个人处事不惊,临事的容色、心神状态。不慌乱,雅致能保持住,气量大,容得下事情。这样的人,能担当。这也是德行之一端。

识鉴有小识鉴,有大识鉴。大则看清天下大势,明了天下情势,知进退。小则识人鉴物。

赏誉也就是名声。一个人在社会的名声如何?别人怎么评价他的?在那个时代很重要。这个名声,多有当时的名人评价另一个人而得,叫老带新,或者互捧。要把一个人的好,讲出来。被讲的人有美名,讲的人也有美名。能给别人赞誉的,就像如今的大V,他可以捧出新人。

品藻同时评论几个人,特别是评价齐名的人,得把各自的特色都品出来。

二九

规箴劝勉告诫之意。让人不要做一件事,法家就很明确,严刑惩罚。儒靠自觉收礼,“非礼勿视……”。所以自觉嘛,哪那么容易呢?对于领导,不能行“法家”式的方式,对着来。只能提醒,让对方自省、自醒,然后就有自觉了。

捷悟就是临机的灵光闪现。快捷地悟透,反应。这是巧智的体现。也只能算是末上的东西,但是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敏于事”的能力。

夙惠早慧,小的时候展现出来的智慧。从小看到大。

豪爽就是一个人豪气、爽快、直接的个性,这和有别于一般的文士,所以单立一门,此门中着重言王敦。

容止仪容和举止,这体现士人的风度,气度。外貌、衣着、容色、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的综合表现。

自新改过自新。这里就谈两人,一个是周处,一个是戴渊。

企羡羡慕啊!《史记》中有两个企慕的典范,一个是项羽见秦始皇的车架很气派,他说“吾将取而代之”,刘邦呢,这样讲“大丈夫当如是!”一个霸气凛然,一个长者之风。

伤逝他人去世发出的伤怀之感叹。有一定的盖棺定论之意。

栖逸这一门多隐者之路,出世之人多。竹林七贤必居于此。

三九

贤媛讲《世说新语》里的奇女子门。

术解大多通风水、音律、医术、厨艺、识马等术之人。

巧蓺这一门多是棋艺、建筑、书画之艺。

宠礼受到恩宠的人,君臣或者臣属之间的亲密状态。表现的是对贤才的尊重。

任诞放任,荒诞之意。主要还是竹林七贤那样的人,在一中苦闷的政治环境中的“逃”。展现了各种非主流的行为。

简傲傲骨嶙峋之气象,不啰嗦,一身傲骨。

排调编排、调侃,有嘲笑嘲弄之意在。近于讽刺。

轻诋轻微地诋毁,也就是背后说人家的坏话的意思。

假谲假意、诈术,多是在生死关头的选择和策略。曹操就是一个假谲之人。

四九

黜免各种罢免官职之事,或者被罢免,或者罢免别人。

俭啬写那个时候的吝啬鬼,小气的人,精明的人,计较的人。还是比较有趣的,精于算计的人,看了之后会有相知之感。里面王戎就是一个很小气的人。

汰侈前面是小气一门,这里是奢侈一门。对着来的。

忿狷愤慨,狷介之人。看了之后,就会觉得魏晋怪人多啊。

谗险谗言,以及会遇到的险境。

尤悔过失,悔恨。

纰漏糗事,尴尬事,以及无心之过。

惑溺被人,多是女子所惑。以及溺爱身边的女子。

仇隙仇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裂痕引发的冲突。

前面多是大门,后面多是小门,大门正气,小门趣气。一九最是正风,二九的风气依然正,但是有所弱化,三九多是奇风,四九多是怪风歪风。这就是整个的《世说新语》三十六门,得见汉末到魏晋时期,几百年间士林的风气。

即便是正风,也多是清谈之士人之清风,少见先秦时期,文质彬彬、元气满满的醇厚之风了。清风抒怀,解怀,畅怀,其人格之坚定,其生命之不屈,其精神之独立,其行为之怪异,氤氲出的清风,亦是千年不息之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