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23)

《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第七讲为政

不能狭义地理解“政”。

不是只有当了国家领导人才能谈“政”,

也不是只有进入国家机关才能谈“政”。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凡是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级别,凡是有级别的地方就可以“为政”。

【为政】【正身】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学生求教,就是“某某某问政”,比如“子张问政”。有职位的人探讨,就是“某某某问政于孔子”,比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他:“‘政’就是‘正’的意思。为政者自己首先要正派,行得端做得正。领导带头正派,下面的人谁敢不正派?”

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的人往往是有样学样。好的难学,坏的学得快着呢。大的贪大头儿,小的贪小头儿。大的自己都在贪,他会管束不让小的贪?不贪的人他还不敢用呢!

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为政】【正身】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中国古代律法,“盗”和“贼”是不同的。盗是指财产侵犯罪,贼则多是人身伤害罪。

季康子忧虑盗窃案频发,问计于孔子。

孔子对他说:“你要带头不贪图财物,如果你能以贪欲为耻,下面的人也会以贪欲为耻,那么,你就是奖励让他们去盗,也没人会去。”

这一段承上启下,意思是连贯的。上一段“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段“子之不欲,而民之不欲矣”。下一段“子欲善而民善矣,己欲正而民正矣”。

【为政】【向善】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就,靠近的意思。

偃,倒下,比喻被折服、被感化。

季康子对为政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把坏人都杀了,多表彰好人,怎么样?”季康子认为的“好人”和“坏人”是以什么为标准判定的?大概率是会以他的喜好和利益。那些盗窃的人是一定要杀之而后快的吧?而他不正是盗窃的最大倡导者和践行者吗?所谓窃国者诸侯。

孔子对此嗤之以鼻:“维持统治干吗非得靠严刑峻法呢?您带头向善,老百姓就跟着向善了。君子的品德就像风一样,百姓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一吹,草就倒了,关键还是风要起好的榜样和带头作用。”

【为政】【正身】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政者,正也。

身是指自己,自己品行端正,先之劳之,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帅正,孰敢不正?反之,自己立身不正,靠法令制度,靠严刑峻法,却也未必能管得住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尹氏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为政】【正身】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身,是指自己。

人,是指他人。

苟,如果的意思。

如果能够做到品行端正,那么从政又有什么难的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嘛。

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又怎么能纠正别人呢?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仅不从,甚至还可能跟你对着干。你摸得,我凭什么就摸不得?!

【为政】【举贤】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有司:就是“有关部门”,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仲弓给季氏当管家,也拿行政治理方面的事问计于孔子。孔子说了三条:给下属官吏做表率,宽以待人,提拔优秀的人才。

所谓“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友。一般人都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当领导的如果管得太严,眼睛里不揉沙子,则无人可用。

前两条好理解,仲弓追问第三条怎么做?孔子分开来讲:你所了解、熟悉的,要举荐;你不了解、不熟悉的,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别人否定了的,你还要亲自考察一番。

你所知道的总是有限的,但只要你确认过的,都可以举。你不知道,孔子又分成了两类:一是没有定论,既没有肯定的评语,又没有否定的评语;二是有定论,有人说不好的话。这两人都需要你亲自了解、把关。

【为政】【正名】【君子】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名:名称、名分。

阙:通“缺”,存疑。

错:同“措”,安置。

苟:马虎、勉强。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君主等着您去帮他治理国家,你就任以后打算先从哪儿着手呀?”孔子说:“当然是先得正名分呀!”

子路快人快语,心里怎么想的,嘴里就怎么说:“您真是这么想的吗?那也太迂腐了吧?干吗非得正名分,弄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呢?抓财政大权、抓人事大权、抓军事指挥权难道不香吗?”

老师要不怎么是你的老师,你不理解老师很正常,你可以放低姿态请老师给你细细讲解呀,但你公然质疑老师不就是找骂吗?!

孔子大怒,指着子路就骂:“你真是太放肆、太无礼了!君子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大概会采取保留态度,而不是乱下评论。”

下面的话是孔子的施政纲领,强调礼乐刑罚必以”正名”为前提。

如果名分不正,那么就不能以理服人;如果不能以理服人,事情就不能办成功;如果事情办不成功,礼乐教化就不可能顺利推行;如果礼乐不能推行,那么刑罚就可能出现偏差;如果刑罚做不到公正,老百姓们就会不知所措。

如果没有名分,你算老几?我凭什么听你的指挥?!说,谁不会说,只有名人说出来的话才可以称之为名言。只有皇帝说出来的话才可以称之为金口玉言。

言不顺,就是不能有效沟通。如果不能有效沟通,政令不出办公室,那么事情肯定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温暖都解决不了,谁来听你谈什么礼乐教化。

礼乐就是古时候的规矩,做人做事原则性的条条框框。如果礼乐意识得不到推广,不能让大家都了解,刑罚全凭长官断夺,那么就不是法治,不是礼治,而是人治。而人治难免夹带人情,同一件事,官长A说对,官长B却说错,没有统一的标准,民众就蒙了。

所以君子要想发号施令,必须先有合适的名分;要想政策得以推行,号令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君子对于自己说的话,来不得半点马虎,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都要符合既定的规则。我对我所说的话负责,我所说的话都有根有据,不是随便张口胡说的。

言之可行,是说言的内容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言之有物,不说废话、虚话、空话。

名之可言,是说名正,有可言之名。你的名赋予了你言的权力,可以去说这些话,可以去颁布这些命令。你是一把手,你是负责人,你说了算。

不是虚名,不是空位,不是“齐天大圣”,而是有实实在在职权的名,可以发号施令。

你子路,作为一个学生,不理解我的意思很正常,但你竟然敢质疑我,大放阙词,岂是君子所为?!

【为政】【好礼】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须,别名樊子迟、樊迟,鲁国人。

圃:pǔ,指园丁。

情:诚实。

襁:背负婴儿用的宽带。

樊迟要跟孔子学种庄稼和瓜果蔬菜,他这是找错了人。孔子很不高兴,你是在故意揭我的短吗?所以他就说“我不如老农,不如老圃”。等樊迟走了,孔子马上骂他“小人,胸无大志!”

孔子认为,只要当领导的喜欢“礼”“义”“信”,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能吸引四方之民携妻抱子来投奔,哪用得着亲自下地耕种。

当面不说,背后骂人这事值得探讨……杨氏曰:“樊须游圣人之门而问稼圃,志则陋矣,辞而辟之可也。待其出而后言其非,何也?盖于其问也,自谓农圃之不如,则拒之者至矣。须之学疑不及此,而不能问。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复。及其既出,则惧其终不喻也,求老农老圃而学焉,则其失愈远矣。故复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在也。”

【为政】【好礼】

14.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上层人,为政者,崇尚和遵守礼仪,老百姓就会尊敬他们,就会听从他们的命令。

礼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规矩。上层人守规矩,老百姓自然也就守规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百姓岂能心服口服?不服管,不听教,不规规矩矩也都是领导逼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