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通过俄乌战争,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原则

“他们为什么打仗啊?”

俄乌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七岁的女儿看着电视上的新闻,很不解地问我。

我忽然发现,我竟无法很好地给出合适的、孩子能理解的答案。总不能告诉她,这是地缘政治博弈,意识形态斗争,民族信仰积怨的多重累积造成的后果吧。

“等一下,爸爸看完新闻再告诉你。”我用出了拖延大法。

关上电视以后,女儿早就跑到一边玩积木去了。我问她:“你还想知道那两个国家为什么打仗吗?”她说想,我于是问她:“你们班的小朋友会打架吗?”

“一年级的时候会有,现在二年级了,最多吵架,打得少了。”女儿想了想,回答我。

“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就像人与人之间可能会打架是一样的,当相互的矛盾冲突大到不可调解的时候,战争就有可能爆发。”

女儿“哦”了一声,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答案。

“你有和同学打过架吗?”我突然想刺探一下她在学校的情况。

“当然没有!”我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我接着又问:“你就不会和同学闹矛盾吗?”

“当然有啊!”女儿开始诉苦水,什么同位儿的胳膊顶过来影响她,教室里乱跑的同学踩到她,某某同学撕坏了她的本子,等等诸如此类。

等她的倾诉告一段落,我说:“那可怎么办?要不要和他们打一架!”我还夸张地摆了一个起手式。

通过俄乌战争,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原则

“我才没那么傻呢!我会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他们也会和我说对不起,然后大家就是好朋友啦!这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女儿很得意地用两只手背顶着腰两侧,仰着下巴看着我。

“你做得非常好!”我知道她此时希望得到我的赞扬。我接着告诉她:“打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糟糕的办法,打仗也是一个国家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能动用的最后手段。”

又过了几天,相关的新闻仍然在不断刷新,女儿对局势居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她又一次提出了问题。

“爸爸,俄罗斯为什么打乌克兰?我们中国和俄罗斯是好朋友吗?”

这是两个问题诶!一个个解决吧。我在电脑上打开了一张世界地图,一边指着一边和女儿解释。

“俄罗斯是个大国,乌克兰是个小国,就像爸爸是个大人,你是个小孩一样。你之前不肯好好写字,爸爸天天说、反复说,可你就是不好好写。爸爸那天气急了,大吼了一顿,甚至想揍你,你记得吗?”

女儿白了我一眼,点点头表示她记着呢。

“乌克兰就是那个说啥都不听,把大人逼急了只能动手的小孩。俄罗斯发动了战争,很多国家都谴责和制裁他。爸爸前几天也说过,打仗是最糟糕的选择,但在最糟糕的时刻,这也是一种选择,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机会。俄罗斯现在选择了战争,就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有了大人小孩的比喻,女儿对这番解释基本算是接受了,我接着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咱们中国现在和俄罗斯是好朋友,其实我们和乌克兰的关系也很好,俄罗斯和乌克兰还算是亲兄弟呢,他们过去都是一个国家呢。”

女儿瞪大了眼睛,表示了她的惊讶。

我继续说:“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你有了好朋友,就要珍惜,但有一天彼此觉得不合适了,就平静地不再来往就好了,可不能打架哦。”

通过俄乌战争,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原则

女儿缓缓点点头,只有七岁多的她似乎还不能接受这样的说辞。但我后来和媳妇儿交流的时候讲,不要因为孩子小,就成天拿一些天真烂漫的话语和假大空的道理去哄她。我们这代人就是在学生时代活得太天真,步入社会以后遭受了一轮轮的毒打才真正成熟起来的。

“孩子,如果你的好朋友和别人打架了,你怎么办?要不要一起上?”我向女儿提问。

女儿双手直摇,“我才不呢!我会劝他们别打架,或者去告诉老师。”

“说得好,咱们中国现在处理俄乌冲突也是这个态度,叫劝谈促和,希望冲突双方通过谈判来和平地解决问题。你以后如果和同学发生纠纷了,也要和平友好地解决,解决不了就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如果其他同学之间闹矛盾了,不要掺和进去,也要劝谈促和,表达你的善意和公正立场,懂吗?”

“知道啦!”女儿摆摆手跑开去玩了,也不知道她能理解多少。但我觉得,在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的时候,适时地传递正确的观念,教授正确的方法,对孩子的社交成长是有帮助的。

如今,大家不但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了,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除了保障孩子的学习和温饱,我们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渐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平时对女儿的教育当中,我反复传递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观念:

1.与人为善。

小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我经常和孩子一起检讨她偶尔出现的霸道的语气、无礼的态度、失控的表情等等她现在不觉得是问题的问题。与人交往,不仅是要心存善意,更要学会正确传递善意。

2.不欺凌他人,更不谄媚他人。

我的孩子是个小女孩,自幼儿园开始,从未发生过行为或言语上对他人的欺凌,我们两口子也常常提醒她。更多的时候,我会提醒孩子,不要为了交朋友去讨好别人,女儿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比如在公众场合玩的时候,常有其他的孩子提出要求,比如要听我的话,要把玩具给我玩等诸如此类的要求,并表示如果不照做就不和你玩或你就不是我的好朋友等等。女儿在更小的时候会觉得不知所措或委曲求全,但现在的她会一笑了之,走开自己玩。反而是其他小朋友会觉得很是没趣,过不了多久可能会跑过来一起玩。

3.宽容对待矛盾,坚决反击霸凌。

我个人认为,小朋友之间,语言的争吵或者肢体的磕碰在所难免,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在这样的互动中慢慢成熟起来的,家长不要过多介入,但要有必要的引导和建议。家长敢于放手,孩子反而能很宽容随和地看待很多小问题,甚至能分辨什么样的人是要远离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危险的,从而避免很多矛盾冲突和安全隐患。关于霸凌,七岁的女儿还未见识过,但我大概和她介绍过,并告诉她,如果逃避不开的话,就要穷尽一切手段坚决反击。我还经常借着和孩子在家里玩闹的时候检测和评估她的反抗能力,希望以后都不要用上吧。

通过俄乌战争,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原则

前两天,女儿放学回来,很高兴地说,她劝说两个天天课间在教室里打架的男同学和好了,还联合了好几个同学课间一起去操场拍球玩。我心想,爸爸也上过学,那只是小男孩精力过分旺盛的一种释放形式罢了,不是真的打架,但我还是很高兴地夸孩子“懂得劝谈促和了”。可是对于持续至今的俄乌战争,在背后煽风点火、趁火打劫的魑魅魍魉何其之多,想要劝谈促和,却谈何容易呀!生活在那里的儿童,何其不幸!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