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岁还让奶奶喂饭,这个后果你能承受吗?

9岁孩子还要奶奶喂饭,网友说这是要把孩子惯成巨婴。

孩子妈妈无奈算帐,养家压力大,奶奶照顾孩子帮大忙。她也知道给孩子喂饭不好,但奶奶付出这么多,她只能感恩。

很多家庭都面临类似的问题,爸爸妈妈上班,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孩子。

一个孩子最少4个人教育,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施加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有9岁还需要喂饭的,有从早到晚看电视不挪窝的,有去幼儿园穿8层衣服的。

奶奶觉得孩子冷,妈妈觉得孩子不冷;爸爸觉得孩子作业多,妈妈觉得鸡娃永远不够;爷爷觉得孩子累,妈妈觉得孩子该自理…

…一连串的分歧,引出家庭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到底该听谁的?

9岁还让奶奶喂饭,这个后果你能承受吗?

管理忌讳多头管理,但孩子的“多头”教育,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01

“多头”家庭教育下,父母的不恰当做法

有的家长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导致孩子的成长偏离正常轨道。看看以下这些不恰当的方式,你中招了吗?

“认命管不了”型父母

像文章开头的妈妈,她就属于这种类型。奶奶帮着照顾孩子不容易,家里离不开奶奶,所以,奶奶想怎么教育就随她去,我没办法,我也管不了。

乍一听很明事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奶奶付出了劳动,就得尊重奶奶,不能说三道四。

但话说回来,孩子是无辜的,他明明生活在21世纪,为什么要让他用三十年前的方式长大呢?

9岁还让奶奶喂饭,这个后果你能承受吗?

“带情绪怄气”型父母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据理力争,必须听我的,不管我对不对。

就像网络上很流行的,只有亲妈才具有的特权:我可以给孩子吃零食,我可以亲孩子,其他人都不行。我让孩子看电视是早教,别人让孩子看电视就对大脑不好。

这样的做法,就是带情绪怄气,孩子的每个养育人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

有一天晚上孩子玩玩具太晚了。我跟他说,再玩5分钟就睡觉,孩子不高兴,就哭了。

奶奶过来说,“孩子玩会儿玩具怎么了?”我当时火气也上来了,直接对孩子吼,立刻马上把玩具装起来睡觉。

事后想想,这样的做法纯粹是为了怄气,让孩子无端承受了太多大人间的情绪。

9岁还让奶奶喂饭,这个后果你能承受吗?

“拿孩子当盟友”型父母

另外一种高级点的做法,就是跟孩子拉帮结派,让孩子站队。比如说,跟孩子一起指责爸爸乱扔垃圾,指责奶奶说脏话,指责爷爷在屋里抽烟。在《父母挑战》中,美国医学博士鲁道夫·德雷克斯写道,你很容易利用孩子作为对抗他人的同盟,尤其当其他人也试图同样利用孩子的时候。

一旦玩起找同盟的游戏,家长在孩子面前就会丧失客观性,成为任由孩子操控的工具。孩子会利用家庭成员间的矛盾,讨好强势的一方,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9岁还让奶奶喂饭,这个后果你能承受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是无法改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教育只能听之任之。

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至少可以利用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就像鲁道夫·德雷克斯说的,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个永恒因素——一个完全可靠的人。

02

破解多头教育格局:成为孩子生命中的永恒要素

什么是永恒要素?成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如果能维持这样的地位,孩子还可以学会承受外来影响的同时不受伤害。

成为孩子生命中的永恒要素

比如平等对待孩子,对孩子保持友好,陪孩子玩游戏聊天,给讲故事激发孩子的能力,认可孩子取得的成就。总而言之,就是用正确客观的方式对待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可能有人会通过贿赂或骄纵争取孩子,这些负面影响都是对我们的挑战。

但不要气馁,从长远来看,正确的态度始终都会战胜骄纵或贿赂取得的虚假成功。

9岁还让奶奶喂饭,这个后果你能承受吗?

专注自己,而非改变他人

我们没办法要求孩子遇到的每个人都彬彬有礼,安静友好。

我们也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行为。这时候,不要抱怨外界的不良影响,专注于自己,施加自己对孩子的正确影响,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专注于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如果能坚持这一点,就会让孩子形成对“坏”东西的过滤器。他知道对错,他会有自己正确的处事方式,不会轻易被他人影响。

9岁还让奶奶喂饭,这个后果你能承受吗?

《父母挑战》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和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存在冲突和争吵、竞争和怨恨,但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应当始终保持不变。唯有如此,你才能正确养育孩子,对他的发展带去有利的影响。不论其他人可能施加多少危险和伤害,你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家庭纠纷不可避免,孩子的多头教育是无法改变的格局,既然这样,那就成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始终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关注于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人,对抗环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