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孩玩刺激性游乐设施,除了满足低级的快乐,别无其它益处

01 游乐设施事故频发,家长依然带着孩子前往

今天看到小孩玩刺激性游乐设施,发生意外的新闻。比如过山车、太空船、空中飞车、摩天轮、蹦床,甚至今年很火的彩虹桥滑道最近也发生了意外。

这让我陷入思考,尽管这些游乐设施时常发生意外,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家长热衷带孩子去玩这些。

我也有孩子,我从来没带孩子玩过刺激性游乐设施,偶尔去过一些儿童游乐场,均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小项目。现在孩子3岁多,平常带他去外面,他看到儿童游乐场,兴趣并不是很大。或许是因为他胆小吧。那种高高的游乐设施,让他担心会掉下来。平常爬上高一点的地方,我让他跳下来,他不跳,他说太高了,会摔跤的。然后自己想办法爬下来,或者让大人协助下来。

前不久一个朋友约我们去附近一个网红村玩,说那里新开了一个儿童游乐场,她孩子的很多同学都去过了。于是,我们就一起去了。那里正好有网红彩虹滑道。里面人山人海,每个项目都排着长队。考虑到排队太久,买票不划算,加上疫情,不适合人群多的地方转。朋友说,下次再玩。

于是我们就在村子里玩。我们穿过田野,经过养鸭子的池塘,她和她的孩子们去附近的商店买东西吃,在那边坐着。我和我儿子没有过去。而是我带我儿子去田野里采农民伯伯不种的田野里野生的油菜花苗。然后用这些菜苗喂池塘里的鸭子。孩子玩得很开心。玩了很久。

这时,朋友给我打电话,我让她们过来喂鸭子。她女儿也想去田野里采野油菜用来喂鸭子,她不让,因为田野里脏。我只好把我们采来的野油菜花分给她的两个女儿玩。

我们一直玩到傍晚才回家。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丝毫没有提起去游乐场玩。所以我想,并不是非得要去儿童游乐园,孩子们才能玩得开心。只要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同样可以让孩子玩得开心。

那些频繁带孩子去儿童游乐场的父母,我觉得是不太用心,甚至可以说是不太负责任的父母。他们认为只要孩子玩得开心,就是最好的亲子陪伴,他们就是很好的父母了。因为他们不愿意去思考或者不愿意付出精力让孩子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而是用最省事的方法让孩子享受原始的快乐。所以一旦孩子不如自己意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这样对孩子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东西,哪一样没有满足你?“他们养的是”宠物“,不是孩子。孩子是一个有精神要求的人。精神上得快乐也很重要。

02 游乐设施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后果

玩游乐设施当然是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是,你自己思考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可以持续多久?是不是发现只有玩的那一刻感到快乐,玩的过程中和玩结束后,整个人不需要思考,纯粹只是体验身体的刺激带来的快乐?或者如同我朋友孩子的同学那样,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虚荣心带来的快乐?当时她女儿也是受到同伴们的炫耀,才提出要去那个游乐场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低级的快乐。

相比于带孩子去采野油菜,喂鸭子,带来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接触了大自然,观察春天的特点;摘野油菜锻炼了手指精细运动;喂鸭子,投掷的动作增强了手臂的力量和手眼协调;观察了小动物的特征;让孩子要文明喂鸭子,不能扔到鸭子身上,不能采农民伯伯种的庄稼,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和道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提出很多问题,家长及时回答,一方面增强孩子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

03 一味满足孩子的低级快乐会带来什么后果

低级快乐是很容易满足的,通常家长有钱就可以买到。无非就是原始的吃喝玩乐而已。小孩无需付出任何努力,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身体享受。这会导致孩子认为只有花钱才能买来快乐。我发现这些孩子和家长去外面,每次都是提出的要求无非也就是吃喝玩乐。逛商场,下馆子,去游乐场,难得坐下来片刻就要玩大人的手机,在家看电视,否则就喊无聊。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专注力往往不太好,好逸恶劳,不爱思考。

大家可以看看很多留守儿童的例子,很多父母在外没办法陪伴,只能给孩子买买买,然后就是每次回家去各种餐厅、游乐场。每次孩子和父母都很满足和开心。然后家长又会抱怨孩子什么事都不想做,只会吃喝玩乐,天天玩手机、看电视、玩游戏。我真替这些孩子感到冤屈。因为他们小的时候,他们的父母没有让他们体会到除了这些以外的事务所带来的快乐。

为什么孩子们会感到无聊?因为对身边的事务缺乏观察和思考,发现不了生活中的乐趣,从而缺乏对美好生活的经营和热爱。无聊才会让他们沉迷吃喝玩乐。

04 后记

游乐园也不是不能带小孩去玩的。毕竟低级的身体上的快乐也是需要的。只是要把握一个度。另外要给孩子更多的亲子陪伴选择和更广阔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从最原始的身体上得快乐,变得可以享受精神上得快乐。内心充盈的人,才不容易对生活失去热爱。对生活充满热爱,才更可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

你们觉得呢?欢迎讨论和分享!我个人的观点毕竟狭隘,每次看到大家的评论,也是我修正自己的途径。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