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眠不觉晓”,春困来袭,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春困是由于春季气温渐暖以后,身体的汗腺、血管由冬天收缩的状态转为舒张,外周血液循环逐渐旺盛导致大脑供血相应减少,缺氧而引起的。

这是人体对自然变化的一个正常反应。随着身体对气候的逐渐适应会自然缓解。

“春眠不觉晓”,春困来袭,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中医认为,导致春困主要有以下原因:

1、阳气升发不足。

《素问》“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发陈”就是升发冬天储藏的肾阳之气,如果冬天没有做到避寒就温、神志内收、没有顾护好阳气,就会导致春季阳气升发不足,上升到头面部的阳气就不足,人便会哈欠连连。

2、肝疏泄不及。

春属木,通于肝,主疏泄。若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就会影响阳气的正常升发,从而引发春困。

3、脾虚湿重。

肝气过旺,伤及脾土,或脾胃素虚,则脾失运化,人体被湿气所困,导致运化失常、清阳不升,从而引发春困,同时还可能伴有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或腹泻等症状。

“春眠不觉晓”,春困来袭,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春困?

1、饮食结构合理,适当饮茶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易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由于湿性重浊黏腻,人体易感到疲乏、嗜睡。因此,健脾祛湿能够有效地解除春困。像怀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物,都是健脾祛湿佳品。

春季也要多吃绿色的“香”菜补助阳气,比如香椿、香菜、香葱、韭菜等。韭菜,又叫“初春第一蔬”,味甘性温,有温中下气、养阳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合。香椿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人体的应激能力,常吃可以消除春困,提升精力。

注意饮食的清淡,摄取足够优质蛋白质,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生冷、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时令果蔬。

饮用绿茶或花茶,不仅能令人神清气爽,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困倦感。

“春眠不觉晓”,春困来袭,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2、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动则养阳”,春季阳气初升,阳主动而阴主静,阳气充足,机体活跃,则困倦自除。运动有利于气血的运行,还可以让四肢的肌肉得以舒展,帮助细胞和组织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让大脑变得更加清醒,进而缓解“春困”。

春天里最好的户外活动是踏青出游和放风筝,尤其放风筝时的跑动、牵线和控制,可以促进身体四肢、大脑和眼睛的协调。风筝高飞时,眼睛远眺,双目的肌肉得到调节,既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明目养肝。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免疫力、让身体保持活力,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同时还可以增加视觉和嗅觉的刺激,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春眠不觉晓”,春困来袭,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3、作息规律,充足睡眠

《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清代医家李渔曰:“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充足的睡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夜间睡眠足够也有利于抵抗白天“春困”带来的疲劳感;另外,保证良好的睡眠还要做到“睡后勿思想”。

建议睡前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尽量不要熬夜或日夜颠倒;

早睡早起,克服消极懒惰的思想情绪;

午后适当小憩,闭目养神,可以使机体得到有效的调整,缓解疲劳。

入睡困难人群可以尝试睡前进行脚底按摩或热水泡脚,也可以听听舒缓的轻音乐,入睡前把房间灯光调暗,给自己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春眠不觉晓”,春困来袭,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4、开窗通风

春天选在阳光最好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1点)开窗通风,保持屋内空气新鲜流动,可显著减少室内微生物数量。常开窗也能调节室内的温、湿度,让人感到更舒适和清醒。

要注意改变冬天关窗闭户的习惯,保持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否则室内含氧量减少,会助长“春困”的发生。适当布置一些富有生气的装饰,比如一些绿植。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清洁、明亮。

5、伸懒腰

通过把手臂的肘部向上抬至超过胸部的自我锻炼,可使人体的胸腔对心、肺产生适当的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还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有助解乏,让人顿感清醒舒适。

“春眠不觉晓”,春困来袭,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6、穴位按摩

春季按摩养生以胆经为主,因为肝胆相表里,肝经为阴,胆经为阳,取“生发阳气之意”,故取胆经为主,自下而上,循经按摩,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推敲肝胆经,揉捏太溪、昆仑穴,有助肝气升发,缓解疲劳。按摩足三里、丰隆穴等健脾化湿要穴。

7、做头皮操

每天早起、晚睡前各做1次,可使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消除脑疲劳困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