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能源行业也摆脱不了黄牛,涨价成了新“商机”

新能源行业也摆脱不了黄牛,涨价成了新“商机”

文/宝拉

相信大家最近都关注到了新能源车涨价的事,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国补退坡,从外资到自主品牌,都纷纷开始涨价。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的等品牌也有几千到上万不同程度地涨价,甚至有些车型连涨两三次。

油价上涨对于新能源车的销量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少用户都开始萌生卖掉油车换新能源车的想法,但是新能源涨价又阻挡了他们的步伐。殊不知,黄牛已经盯上了这个“商机”,趁机牟利。

倒卖订单平均获利3000+,黄牛无处不在

随着涨价热潮的来临,小红书、闲鱼等平台上出现了不少新能源车的出让或回收的帖子,其中绝大多数帖子都是黄牛发布的。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由于部分车主预判到新能源车价格的上涨,一些车主甚至会一次性下单多辆新能源车,先锁定优惠再转手卖出手头的订单指标,中间商通过回收这些订单指标再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新能源行业也摆脱不了黄牛,涨价成了新“商机”

以小鹏汽车P5为例,调整前全系补贴售价为16.27-22.93万元,调整后售价在17.79-24.29万元,全系涨幅在1.32-1.56万元,有车主去年订购该车入门款,价格为16.27万元,现在加价4000卖给黄牛,黄牛再加价4000卖给其他人,这时候买车的人以低于官方8000的价格得到这辆车。

新能源行业也摆脱不了黄牛,涨价成了新“商机”

这通操作下来用户省下了大几千块,黄牛也赚到了钱,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呢?光从价格上来看,车主的确是省钱了,但是自身的利益却受到了潜在的危害。

二手订单变“二手车”消费者权益遭受威胁

在很多转卖订单的帖子上我们可以看到“马上提车”、“全程陪同”等关键字,诚然,马上提车对新能源准车主来说拥有致命吸引力的词语,但是这也是一个“陷阱”。转卖订单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过户,虽然与卖家签订合同,但是仍然充斥着巨大的风险,当卖家违约时,维权的艰难可以预见。

另外,一套手续下来,新车秒变二手车,以后再想将这台车卖出,这辆车在市场上就成为了三手车,出售的价格势必大打折扣。

新能源行业也摆脱不了黄牛,涨价成了新“商机”

因此,为了省下几千块而面临着众多风险,仔细想想看这其实并不划算。面对这情况,车企也早已经察觉,并且开始行动。

车企出手制止

对于车企而言转卖,倒卖不仅对价格体系的冲击很大,同时危害车主的权益,因此,涉及转卖订单较多的特斯拉和比亚迪、理想、小鹏等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限制这种行为。

新能源行业也摆脱不了黄牛,涨价成了新“商机”

特斯拉发布“不转卖承诺函”,要求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承诺一年内不得向第三方转售,违者按车辆开票价20%支付违约金,相当于一台车最少 赔付6万块。

小鹏汽车则发布公告称,小鹏汽车购车渠道全国统一,无法通过私人线上交易转卖进行操作。我们将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消费者因私人交易产生任何争议或权益受损,小鹏汽车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小鹏的订单都要实名制,合同前均须核实身份信息后方可进入交付环节,除此之外,当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完全杜绝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性。

新能源行业也摆脱不了黄牛,涨价成了新“商机”

根据业内人士研究,此次新能源涨价会持续半年左右,因此限制倒卖已经成了车企必须面对的一场考验。

写在最后:

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国际局势都让新能源车企的发展进入地狱级难度,根据业内专业人士研究,此次涨价将持续半年左右,这半年新能源行业格局可能发生变化,涨价会让大多数企业受到冲击,但是这对有一些企业来说是个机会,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下,产品力强的车型可能会脱颖而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