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Shu Ru Biao TI

爱人才能被别人爱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你怎样爱别人,别人就会怎样爱你。也可以这样说,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出来的。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爱!我们大多人的感受是被爱的感觉。比如他送我花了,说明他爱我,如果他不爱我,怎么会送我花呢?它可以选择送给别人,所以他是爱我的,因为他送我花了。

从以上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爱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外在的表现,但是其实爱是一种能力,它是其实是个动词。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爱的最佳的定义应该是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可以是人、物品、动物),使其整体感到快乐,但被爱不一定感到快乐。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被爱

为什么说被爱不一定让人感到快乐呢?最显而易见的便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我举一个例子,也是我最近特别苦恼的事情,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学习上面,我们大家都觉得让孩子好好学习是对她好,我们管制她,让她尽可能的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的去学习,再加上现在孩子们都在家里上网课,这段时间更是感触深刻,我们总是一直要求她要按照老师的课程表好好学习,坚决不落下每一堂课,老师也是如此要求家长的。

孩子们可能就是在这样的高压下产生厌学的吧!我们每一个家长可能都不是完美的所以你也不能要求你的孩子如同别家孩子一样完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被平等地对待。这就要回归到大家总是说的,父母都是为你好,教育孩子不应该是把你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她愿意承受的基础上稍加干预。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你有没有想过管制孩子学习这可能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是在爱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他是被爱的,但是有谁体会过他们的感受,她们或许不需要这样的爱,她们可能此时需要的是你的关爱,不是你的逼迫!或者你可以给他一个环境让她说出她的感受,她这样被爱着,她快乐吗?她不快乐时,你有没有真正的从她的角度想过她为什么不快乐,她不快乐时,她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不让她学习,是不让她上学,还是不去管教她,还是不让她成才?种种的问题都在显示,我们给的爱未必是她需要的爱,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这样去释放我们的爱,哪怕她不快乐,哪怕她被溺爱,她都没有权利选择,因为我们比他们大,我们自认为比他有经验就不去估计她的感受,以至于最终她成为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最后她也不知道未来的人生她是否可以从这个原生家庭的被爱中走出来。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所以对于爱,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都要感受,都要彼此沟通,循序渐进的彼此学习。或许你给予的爱并不是她想要的。

爱人

爱是无私的奉献与给予,包括物质、感情、行动等形式。爱是一种能力,它要求人不仅要有能力,有精力,有爱心,而且愿意付出。爱是一个动词,更多的是去爱,去付出,去做一些爱人的事情。

如何培养爱的能力呢?首先你要认识自己,你是否真正地被爱过,被恰如其分地爱过的人,他才会依照别人爱他的模样去爱别人,也就是说,我们所爱人的方式也是后天习得的。

教会你的小孩,被爱的前提是先爱人!

爱是心体心的,爱是适度而不匮乏,爱是智慧而不是强迫。我们给予别人的爱,应当是被人需要的而不是用自己所认为的爱去爱别人。

最终相信你也知道了,在去爱别人的时候,你是需要做很多功课的,首先要了解别人,然后了解他的需求,最后给予恰如其分的爱。爱是这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体验,要体验和经历后,你才知道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爱和关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