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粘妈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在宝宝的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对妈妈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有些孩子一如既往地粘妈,就像是妈妈的小尾巴,而有些孩子则是和妈妈对着干,及早进入了叛逆期。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而大多数情况下,妈妈对待宝宝的态度是没有改变的,就算是孩子成家立业了,在妈妈眼里她还是自己的宝贝和孩子。

很多时候是妈妈更黏孩子一些

想要尽可能地拉长有限的亲子时光

宝宝成长中会遇到两个叛逆期,其中青春期叛逆更被大家熟知一些,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是中了邪一样,性情大变,就是和妈妈对着干。

另外一个就发生在2~4岁的宝宝身上。主要的表现行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总是想在妈妈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听到妈妈说自己长大了。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与此同时,宝宝也不会像从前那样黏着妈妈,反而总是向妈妈提出要求,宣誓自己的领地和权利。和妈妈的亲近行为也一下子减少了很多。

正式因为宝妈们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就更加珍惜有限的亲子时光,享受孩子围在自己身边时的美好。

展现了妈妈强势的特点

如果一个妈妈性格强势的话,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孩子。关于孩子大大小小所有的决定,都要妈妈亲自把关才行,在妈妈眼中,孩子不需要思考,就像是自己的牵线木偶一样。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这样一来,妈妈最理想的宝宝状态,就是像一只小绵羊一样躲在自己的身边,遇到问题都来问自己,什么事情都要让妈妈第一时间知道。

等到孩子开始形成独立人格的时候,妈妈就会感到非常不适,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和习惯。从而让孩子黏着自己,就变成了自欺欺人的方式。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产生了差距

在宝宝一岁的时候,思维方式开始不断发展,正常状态下会产生认生的表现,除了妈妈以外的人,都表现出非常抗拒的态度。从而和妈妈产生依恋关系的程度就更深了。主要表现就是非常黏妈。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但随着孩子一点点成熟,这种黏妈的程度就会越来越轻。等到1岁半的时候,不同的孩子行为就会出现更大的差距,直接影响到10年后的生活。

安全感方面:黏妈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一些妈妈总会吹嘘自己的孩子很懂事,根本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整天缠着妈妈,寸步不离地跟着妈妈,只要一离开妈妈就撕心裂肺地哭闹。

虽然有的时候,妈妈也觉得有些不舒服,也会羡慕那些黏着妈妈的孩子,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黏人的孩子,妈妈的幸福指数更高。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但实际上,这种不黏人的孩子心理并不健康,因为他们患上了“回避型依恋”。他们不断地克制着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就算是表面上非常平静,实际上却是疲惫不堪。

等到他们长大之后,这种回避型依恋更会让他们备受折磨,一边是渴望得到亲密的关系和感情,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另一方面又拒绝和对方产生练习,生怕自己受到伤害。

长期处于这种矛盾和纠结当中,会直接降低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情商发展。说得更严重好一点,就是他们需要用一辈子来抚平自己曾经经历的童年伤害。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能力方面:黏妈的孩子非常明确自己的想法

而那些总是黏着妈妈的孩子,就是非常健康的“完全型依恋”,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此行为,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敌我关系,知道自己最喜欢的人和东西是什么。

只要妈妈离开,或是妈妈的爱被被人分走,他们马上就会表现出反抗的行为,直到自己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才算结束。

一岁半以内“黏妈”和“不黏妈”的宝宝,10年后,性格出现差异化

这样的孩子在10年之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可圈可点,因为这种依恋类型让他们明确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什么,想要什么在意什么,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苟活。

今日话题:

你的孩子黏你吗?你现在知道黏你是怎么一回事了吧!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