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沉庭院,迢迢清夜,正适合梦断魂孤的人

深沉庭院,迢迢清夜,正适合梦断魂孤的人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

◆◆ ◆

图文原创:人生边边

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01

除夕

宋哲宗绍圣三年。

彼时的秦观纵然小心谨慎,依然逃脱不了被贬谪的命运。

官职丢失,俸禄不再。

远离政治中心的郴州,注定是秦观的伤心之地。

这一年的除夕,在苦寒中飘然而至。

心情无比悲苦的词人,提笔写下了这首《阮郎归》: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02

清夜

湘天风雨破寒初。

有人说词人这里描述的情形是满天风雨冲破南方的严寒。

往乐观一点的方向去思考,似乎风雨还在隐隐呼唤春天的到来。

但真实情况,未必如此。

当寒冷遭遇风雨,所谓的破,不过是越破越让人难耐。

风雨冲不破严寒,只会加剧严寒的刺骨之意。

更何况,这寒冷仅仅只是个开头。

漫漫无尽的寒冷,有的是足够的长度,可以一天一天和人耗下去。

寒冷,风雨。

所有的绿意与生机尽皆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院空虚。

这种时候,就不该有乐曲声响起。

尤其是幽怨凄迷的乐曲。

比如《小单于》。

可是,如同人无法阻止来势汹汹严寒,如同人无法阻止割脸刺骨的风雨,人也同样无法阻止这蓦然而起的乐曲。

伤心的人,毕竟不止一个。

他有什么理由,又有什么资格,去阻止一个借曲抒怀之人呢。

或许,他该静下心来,去听一听这乐曲。

深沉庭院,迢迢清夜,正适合梦断魂孤的人

去听一听这乐曲中所蕴含的无穷无尽乡愁。

可是,他凭什么认定那个吹奏乐曲的人,就一定是在思乡,而不是在思人,或者是在随心而奏呢?

没错,他什么也确定不了。

他唯一能确定的,只有这冷冷的天,这冷冷的夜。

以及,冷冷的天冷冷的夜中,冷冷的他自己。

迢迢清夜徂。

严寒来了,风雨来了。

现在,连黑夜也跟着来了。

所有该来的,都会来,一个也躲不掉。

03

峥嵘

黑夜来了。

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漂泊在外的人,至少还可以指望有梦可依。

“睡眠对我而言就是最美好的事,因为它让我至少可以做梦。”

玛丽莲梦露如此说,梦所给予她的,也一定给予过漂泊的旅人。

确切地说,是不得不漂泊、由不得自己不漂泊的旅人。

乡梦断,旅魂孤。

可惜,如同现实常常是残酷的一般,梦,有时也无法让人安宁。

因为,并非所有的梦,都是好梦。

梦里无数种的情境,完全可以和现实中的情境,逐一对应。

那么,这一回,旅人遇到肝肠寸断的梦,似乎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更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毕竟,要抱怨,他不应该抱怨梦,而更应该去抱怨现实。

可是,现实如此,纵然他拼力抱怨,又有何益?

相对而言,对于梦发发牢骚,反而更加现实一些。

这真是一件极为讽刺的事。

不过,若是人生能因为这样的事而让他有所释怀,那也许并不坏。

深沉庭院,迢迢清夜,正适合梦断魂孤的人

峥嵘岁又除。

好也罢,坏也罢。

难也罢,易也罢。

日子,到底还是要向前的。

只是,前方会有什么,等着他的日子,又会是什么?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有春风拂过。

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有鸿雁传书。

经历了严寒,经历了风雨,经历了黑夜,经历了峥嵘岁月。

他,到底要对自己说,还是看淡这一切吧。

04

奇迹

秦观当然尝试过自保,为此他清心求佛,摆出一副不问世事人畜无害的样子。

可惜,风雨飘扬的时期,对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威胁。

既然是清理,干净二字,必然成为无法动摇的原则。

秦观无法像他的老师苏轼那般洒脱。

虽然,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在洒脱这件事上,秦观一定相当努力过。

但秦观到底不是老师苏轼。

在痛苦中深陷下去,在绝望中不停地让愁肠回旋,回旋,再回旋。

直到夜色和孤苦吞没一切。

这是终点,还是解脱?

秦观到底不肯放弃希望,可在希望中,他也毫不留情地告诉自己,希望渺茫。

甚至,可以说是希望全无。

没有鸿雁来往的地方,凭什么盼望好消息在没有翅膀的情况下,可以凭空飞来?

不,不。

哪怕严寒可以逆止,春天可以长驻,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

可就算不可能发生的事,难道他就不可以心存一丝侥幸,为不可能的可能,保留一线最微弱的光芒?

那是他的黑暗,那也是他的出路。

绝望和希望相生,就算希望完全看不到一丝踪迹,但它仍然可以成为奇迹。

谁又能否认,人活一天,就不是奇迹有可能发生的一天呢?

深沉庭院,迢迢清夜,正适合梦断魂孤的人

人生君说

“活着本身,就是奇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