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每個邊上,都有風景美麗。」
◆◆ ◆
圖文原創:人生邊邊
歡迎轉載,謝絕抄襲
01
除夕
宋哲宗紹聖三年。
彼時的秦觀縱然小心謹慎,依然逃脫不了被貶谪的命運。
官職丢失,俸祿不再。
遠離政治中心的郴州,注定是秦觀的傷心之地。
這一年的除夕,在苦寒中飄然而至。
心情無比悲苦的詞人,提筆寫下了這首《阮郎歸》: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谯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峥嵘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02
清夜
湘天風雨破寒初。
有人說詞人這裡描述的情形是滿天風雨沖破南方的嚴寒。
往樂觀一點的方向去思考,似乎風雨還在隐隐呼喚春天的到來。
但真實情況,未必如此。
當寒冷遭遇風雨,所謂的破,不過是越破越讓人難耐。
風雨沖不破嚴寒,隻會加劇嚴寒的刺骨之意。
更何況,這寒冷僅僅隻是個開頭。
漫漫無盡的寒冷,有的是足夠的長度,可以一天一天和人耗下去。
寒冷,風雨。
所有的綠意與生機盡皆消失不見,隻留下一院空虛。
這種時候,就不該有樂曲聲響起。
尤其是幽怨凄迷的樂曲。
比如《小單于》。
可是,如同人無法阻止來勢洶洶嚴寒,如同人無法阻止割臉刺骨的風雨,人也同樣無法阻止這蓦然而起的樂曲。
傷心的人,畢竟不止一個。
他有什麼理由,又有什麼資格,去阻止一個借曲抒懷之人呢。
或許,他該靜下心來,去聽一聽這樂曲。
去聽一聽這樂曲中所蘊含的無窮無盡鄉愁。
可是,他憑什麼認定那個吹奏樂曲的人,就一定是在思鄉,而不是在思人,或者是在随心而奏呢?
沒錯,他什麼也确定不了。
他唯一能确定的,隻有這冷冷的天,這冷冷的夜。
以及,冷冷的天冷冷的夜中,冷冷的他自己。
迢迢清夜徂。
嚴寒來了,風雨來了。
現在,連黑夜也跟着來了。
所有該來的,都會來,一個也躲不掉。
03
峥嵘
黑夜來了。
并沒有什麼可怕的。
漂泊在外的人,至少還可以指望有夢可依。
“睡眠對我而言就是最美好的事,因為它讓我至少可以做夢。”
瑪麗蓮夢露如此說,夢所給予她的,也一定給予過漂泊的旅人。
确切地說,是不得不漂泊、由不得自己不漂泊的旅人。
鄉夢斷,旅魂孤。
可惜,如同現實常常是殘酷的一般,夢,有時也無法讓人安甯。
因為,并非所有的夢,都是好夢。
夢裡無數種的情境,完全可以和現實中的情境,逐一對應。
那麼,這一回,旅人遇到肝腸寸斷的夢,似乎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更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畢竟,要抱怨,他不應該抱怨夢,而更應該去抱怨現實。
可是,現實如此,縱然他拼力抱怨,又有何益?
相對而言,對于夢發發牢騷,反而更加現實一些。
這真是一件極為諷刺的事。
不過,若是人生能因為這樣的事而讓他有所釋懷,那也許并不壞。
峥嵘歲又除。
好也罷,壞也罷。
難也罷,易也罷。
日子,到底還是要向前的。
隻是,前方會有什麼,等着他的日子,又會是什麼?
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有春風拂過。
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有鴻雁傳書。
經曆了嚴寒,經曆了風雨,經曆了黑夜,經曆了峥嵘歲月。
他,到底要對自己說,還是看淡這一切吧。
04
奇迹
秦觀當然嘗試過自保,為此他清心求佛,擺出一副不問世事人畜無害的樣子。
可惜,風雨飄揚的時期,對手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威脅。
既然是清理,幹淨二字,必然成為無法動搖的原則。
秦觀無法像他的老師蘇轼那般灑脫。
雖然,我們一點也不懷疑,在灑脫這件事上,秦觀一定相當努力過。
但秦觀到底不是老師蘇轼。
在痛苦中深陷下去,在絕望中不停地讓愁腸回旋,回旋,再回旋。
直到夜色和孤苦吞沒一切。
這是終點,還是解脫?
秦觀到底不肯放棄希望,可在希望中,他也毫不留情地告訴自己,希望渺茫。
甚至,可以說是希望全無。
沒有鴻雁來往的地方,憑什麼盼望好消息在沒有翅膀的情況下,可以憑空飛來?
不,不。
哪怕嚴寒可以逆止,春天可以長駐,這樣的事情,也不可能發生。
可就算不可能發生的事,難道他就不可以心存一絲僥幸,為不可能的可能,保留一線最微弱的光芒?
那是他的黑暗,那也是他的出路。
絕望和希望相生,就算希望完全看不到一絲蹤迹,但它仍然可以成為奇迹。
誰又能否認,人活一天,就不是奇迹有可能發生的一天呢?
人生君說
“活着本身,就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