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标准不统一、口味待提升,预制菜会成为下一个万亿新蓝海吗?

近两年“火起来”的预制菜还在持续升温。

随着懒人经济兴起,“只要一加热就能上桌”的预制菜不仅成为众多消费者新宠,更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新星。2020年以来,千味央厨、巴比食品、味知香、春雪食品、盖世食品5家预制菜企业先后上市。2022年以来,“预制菜”概念在A股市场一骑绝尘,多只个股连续涨停。

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引发了预制菜行业的乱象。预制菜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会成为下一个万亿新蓝海吗?

又一个被“吃”出来新风口

虎年春节的销售高潮,让预制菜跑出“加速度”。据艾媒咨询统计,2022年春节期间,淘宝上的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100%;盒马预制年菜销售同比增长345%;叮咚买菜高端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7天卖出了300万份预制菜,而且客单价同比增长1倍。

新冠疫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餐饮习惯,也推动预制菜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消费普及。记者在一些生鲜平台上看到,预制菜的种类丰富多样,川、湘、徽鲁、苏、浙、闽、粤八大菜系无一缺席。例如一至二人份的桑拿鸡、羊蝎子、椰子鸡等,材料包括需要的食材以及定量的调味品。预制菜的价格从10元起步至百元不等,保质期则从3天到270天不等,有些预制菜保质期甚至长达一年。

标准不统一、口味待提升,预制菜会成为下一个万亿新蓝海吗?

图源:某生鲜平台

购买预制菜的是哪些人?艾媒咨询调研显示,预制菜用户中,65.5%的用户分布于一、二线城市,16.4%的用户分布于三线城市。中青年为主,22-40岁用户占比高达81.3%。女性用户较多,占比达58.4%。节省时间是用户购买预制菜的主要目的,达71.9%,其次是美味和不喜欢做饭。

标准不统一、口味待提升,预制菜会成为下一个万亿新蓝海吗?

预制菜用户画像。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预制菜处理简单,很快就能搞定一餐。”95后消费者李小姐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在电商平台下单一些预制菜,主要以自热米饭以及懒人火锅为主。由于下班时间不固定,有时下班晚,自己便会选择这些“不怎么需要处理”的食品作为晚饭。90后消费者张先生亦表示自己会在生鲜平台购买一些一人份的预制菜:“食材用量搭配合理,直接按顺序把食材和调料放进锅里就行,省事。”

预制菜是怎么火起来的?

事实上,在餐饮领域,预制菜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在此之前主要盛行在餐饮企业内部。预制菜是经过洗、切、搭配等预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菜,可以按照深加工程度与食用方便性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产品。

标准不统一、口味待提升,预制菜会成为下一个万亿新蓝海吗?

预制菜行业分类。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宅家文化、懒人经济、烹饪小白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助推了预制菜的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从冷冻鸡翅到自热火锅,从速冻饺子到椰子鸡套餐,预制菜的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变得更加多样。现在C端的预制菜以大众消费为主,食材也偏大众化。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冷链物流等设施的完善也推动预制菜从B端的餐饮企业直接走向C端消费者餐桌。

2021年4月27日,味知香作为国内“预制菜第一股”上交所主板登陆,发行价28.53元,其在上市后迎来了13个涨停板,市值最高接近140亿元人民币。公开资料显示,味知香成立于2008年,旗下产品包括肉禽类、水产类及其他类,涵盖数百种菜品。

标准不统一、口味待提升,预制菜会成为下一个万亿新蓝海吗?

近期预制菜品牌投融资情况。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味知香在上市前并未拿过融资,但就在其接受上市辅导前后,资本按下了布局的“快进键”:珍味小梅园、王家渡食品、三餐有料等预制菜企业均获得融资,金额达数千万元到近亿元不等。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等传统餐饮品牌,盒马鲜生、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生鲜零售商亦加入其中。

此外,这一赛道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策的落实。早在2016年,大陆《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各部门要不断强化市场营销服务,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推动绿色食品步入“以品牌引导消费、以消费拉动市场、以市场促进生产”的发展轨道。这是包括预制菜在内的餐饮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支持绿色食品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制造产业加快跃向万亿级,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生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一头连接产地田头,一头连接市场餐桌,是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有效手段。”全国人大代表陈瑞爱表示,广东农业资源种类丰富,发展预制菜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释放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群效应、推动大湾区“菜篮子”提质升级的有力抓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也曾发布多项支持预制菜企业发展的政策。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在政策支持、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观念改变、冷链技术进步等“利好”的综合作用下,预制菜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大陆涉及预制菜加工的企业仅有1400家,而到2021年4月,预制菜企业达到了7.19万家。

“突然爆红”的预制菜亟须统一标准

预制菜“突然爆红”让市场有点应接不暇,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引发了预制菜行业的乱象。产品标准不统一,很多非预制菜企业挂上预制菜的名头混淆概念,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预制菜行业仍处于题材炒作阶段,距离真正走进家庭的阶段还差很远。尤其是早期供应B端市场为主的预制菜,会通过高盐高油来延长保质期,与很多消费者的健康饮食理念相悖。

因此,口味和食品安全是较多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需改进的问题。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最需要改进的前三个问题分别是: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61.8%),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47.8%),预制菜向种类多样化发展(47.2%)。

“懒人火锅是方便,但是味道终究比不上餐馆。”曾购买多款网红懒人火锅的90后消费者林女士表示。除了“要好吃”以外,消费者对食材“新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添加剂与防腐剂成为预制菜的安全隐患。

据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月10日,全省关于年夜饭预制菜的舆情共计56948条。目前预制菜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菜品质量参差不齐、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识不详细、菜品种类单一、物流配送及提货问题多等方面。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出现菜品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菜内含有异物以及存在过期等现象。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主任高明芹建议:国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项目融资、用地、能耗、园区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全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壮大。据高明芹介绍,大陆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到2025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上万亿元。同时,她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早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条件,对预制菜原料、加工工艺、包装、标识、储存、冷链运输、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农药残留指标等作出统一规定,引导企业步入科学管理轨道。

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张洁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