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件事真的比成绩重要!预防孩子心理问题,家长必须掌握这4点|两会伴读

文 | 杜润楠

播音 | 武冰洁

栏目主持 | 杜润楠

听两会 说教育

“在这里听懂教育,

用声音直通两会”

欢迎收听今天的“两会伴读”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在今天节目正式开始之前:中教君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一些反常行为,比如头晕恶心经常失眠,不爱出门有时候还情绪暴躁,摔门、砸东西,严重时还会耳鸣,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A:揍一顿;B:就当没看见 ;c:赶紧和孩子老师联系,必要时去找心理医生。

如果你选择了C,说明你对的孩子心理问题,持有客观、科学的态度。你知道吗?青少年期是心理健康问题或精神障碍的高发期,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焦虑时有发生,且有低龄化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今天的“两会伴读”,我们一起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孩子心里的烦恼,你了解吗?

作为父母,我们都会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但身体健康容易操持,心理健康呢?很多家长感到无能为力,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高二刚开学,小陈就告诉妈妈自己不想去上学了,每天在教室里听不进去,头晕头痛,很难受。妈妈没好气地说,“好不容易考进市重点高中怎么能不去上?”

后来小陈心悸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情绪也越来越低,夜里很难入睡又很早醒来,精神非常疲惫,以前最喜欢的棒球也没了兴趣。最终,在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小陈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重视、不理解,有的以为孩子可能到了青春叛逆期,等青春期过去自然就好了,即便有的孩子被确诊抑郁症后,家长还会认为孩子是为了逃学而装病的。

如何守护青少年的心灵家园?

代表委员提出建议

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专家指出,儿童、青少年生活阅历较浅、抗挫折能力较低,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行为问题。

两会开幕以来,已有不少代表委员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崔建梅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组织编写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她认为这套教材应统一序列,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步,直至高中毕业。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建议,抑郁症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密,可考虑以学年为单位,未成年学生及家长可自主选择筛查时间和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点对点”告知,学校获知筛查结果应严格限定人员知晓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邱光和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应尽可能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力争各省每10万人平均有2-3名专门服务未成年人的精神科医生,并把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治疗费用纳入医保。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去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去年11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家长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预防和减少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其中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中教君给你一些小建议:

1.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如今不少父母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心理专家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2、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过分攀比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不要和别的孩子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另外,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不要非常强烈地在乎细节上的对和错,因为对错往往是相对的。对于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总用对错来分析。

3. 用“情”打动孩子胜过用“理”

有些父母教育起孩子可谓头头是道,可孩子就是不买账;有些父母对孩子没有讲什么道理,可孩子相信他们。

其关键就是做父母的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3、允许孩子犯错

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这是心理医生在临床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犯这种错误的结果往往是好的。

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肯定会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

4. 孩子的沉默不是对抗

沉默就是一个态度,比如“今天的争论到此结束”。如果爸爸妈妈认为孩子的沉默是对抗,就恼羞成怒,那是父母的问题。

说到底,孩子的心思不是家长自己猜出来的,而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体察到的。想让孩子对我们没有戒备,就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孩子害怕什么?

我有没有过度反应?

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吗?

我有没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聚焦民生,关注教育,

两会看点,伴您耳畔。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

咱们明天再见!

本文作者 | 杜润楠

继续阅读